葛嘯宇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淺談設計史中某種現象興起的原因
——以工藝美術運動為例
葛嘯宇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有什么樣的結果,就有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原因和結果天生就是直系血親,它們從不分離。研究設計史中某種現象興起的原因,可以讓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各種設計現象,而不是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并且可以更加容易的記憶設計史。
設計現象;工藝美術運動;因果聯系
盡管從遠古的人類用一塊石頭砸另一塊石頭時起設計的歷史就開始了,可是對于設計史的研究只是近幾十年的事情。設計史作為歷史的一個分支,其中的設計現象的發生必然有它產生的原因,但目前很多設計史書籍更多的強調結果,很少提及原因,作者可能認為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歷史背景,可事實就是很少有人知道。由于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學科分類也出現了相同的問題,學生的知識面變得越來越窄,比如說,學設計的學生可能對工程學、經濟學等學科完全不了解。但事實上,設計學這門學科是以人類設計行為的縱向發展史(設計史)和橫向的理論研究(設計理論)為對象,涉及哲學、藝術學、美學、心理學、工程學、工程學、管理學、經濟學等眾多學科的相互交叉。1以上的情況就造成了我們在讀完設計史后有時會一頭霧水,還不知道原因,就出現了結果,總感覺少了點什么。所以設計史應結合著當時的歷史來讀,只有這樣才能搞清楚前因后果,并對設計活動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19世紀的英國,率先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原有的生產方式被打破,舊的生產方式和新的機械化生產方式產生了激烈的碰撞。為了表達對新生產方式的不滿,以莫里斯、謝姆佩爾和拉斯金在內的一些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發起了一場設計運動,在設計史上稱之為工藝美術運動。
首先,強調手工藝,明確反對機械化生產。 其次,主張設計的誠實,反對設計上的華而不實趨向。例如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其他各種古典、傳統的復興風格。提倡哥特風格和其他中世紀風格,講究簡單、樸實,功能良好。最后,裝飾上還推崇自然主義,吸收了東方藝術的特點。
1851年英國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國際工業博覽會,舉辦這次博覽會的目的既是為了炫耀英國工業革命后的偉大成就,也是試圖改善公眾的審美情趣。2觀看展覽的大約有一萬人,基本所有人都對展品贊不絕口,感嘆工業革命的偉大成就,但也有例外,博覽會上展出的外形簡陋的工業品引起了包括謝姆佩爾、拉斯金和莫里斯在內的一些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的不滿。工藝美術運動的理論倡導者拉斯金把產品粗制濫造的原因歸于機械化批量原因,明確提出反對機械化。工藝美術運動的奠基人莫里斯也認為工業化是造成設計水準下降的原因,提出要復興中世紀的行會精神,恢復手工藝生產。這兩個人的思想歸結起來就是要恢復舊的生產方式,這也就是工藝美術運動的目的。
一種運動的興起必然有其受益者,政治上有句話叫“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以手工業為生的這些設計師們看到機器大生產生產產品如此之快,擔心自己會因此失去生存空間。1764年前后,英國的木匠詹姆斯,哈格里沃斯將手搖紡紗機的一個紗錠改進為八個紗錠,并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為“珍妮紡紗機”。這是一種手動的高效率紡紗機,一個人操作可獲得八倍的利益,因此搶去了別人的飯碗。珍妮的同行闖到她家搗毀了這臺機器。詹姆斯,哈格里沃斯便遷居他鄉,開始制造并出售珍妮紡紗機。3所以說因為產品太丑陋而反對機械化生產可能只是一個幌子,有一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感覺。此外,莫里斯一直希望恢復中世紀的手工業行會精神,他認為只有中世紀的設計才是誠實的設計。從這句話看,中世紀的手工藝行會是挺完美的。但事實上,按照1348年倫敦制帽業行會的部分規章內容來看,4在市場有限,原料供應有限的條件下,作為小生產者聯合組成的行會,追求對外保持本行的壟斷性,大都規定非本行成員不得開業,外商不得零售,幫工非經允許不得獨立開業等,以防止競爭;而對內則盡量使各師傅、各小生產者機會均等,避免分化。而在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條件下,資本家可以任意生產工業產品,并且獲得絕大部分的設計財富,當時有一個統計:1860年英國國民收入的36.5%歸于僅占全人口中不到2%的統治階級— —包括大工業家、銀行家及大地主,而占全人口中的80%以上的工人只能得到國民收入的40%。5可以看出,在工業化的籠罩之下,很多以手工業為主的人面臨著失業的可能,世界通史英國工業革命一章中有這么一段話:機器大工業,促使工廠手工業逐步崩潰,家庭手工業迅速衰落。經不起大工業競爭的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僅織布手工業者就達80萬人。所以他們反對機械化,強調手工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設計風格上,工藝美術推崇中世紀哥特主義并且提倡師法自然。它開啟了現代設計的啟蒙并直接引導了后來的新藝術運動。工藝美術運動內在的精神追求,即以拉斯金、莫里斯為代表的思想家、設計師所期望解決的問題,不單是產品形式和功能的問題,不單是對傳統手工藝的強調與對機械化現代化的貶低,不單是在裝飾上提倡什么風格和反對什么風格。它的最終目的是以設計來改良社會,它所要傳達的價值內涵是“人性之美”:是對理想的社會制度的追求,是對傳統道德的渴望,對藝術和美的精神與實質的探索,以及對生活環境自然生態的關心。這個風格反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很好理解,因為它有明顯的階級特征,是權貴們為了炫耀地位而喜歡的風格。但它反對除了哥特式以外的一切古典、傳統復興風格就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思考了。
下面看最后一點,這個風格推崇自然主義裝飾,原因是拉斯金主張觀察自然,他的口號之一就是“像自然學習”。而莫里斯從小就熱愛美麗的大自然,喜愛英國的傳統藝術7,在設計中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鳥類等自然因素。至于采用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也是有它的原因的,1853年,當美國的佩里將軍帶著幾艘大黑船轟開日本國門的時候,這個當是還很封閉的國家向西方人展示了自己的藝術,后來也直接影響到了美國的工藝美術運動風格,賴特、斯體格利、格林兄弟等人的設計在裝飾上都體現了東方風格的細節。日本的這種風格同樣也影響到英國,東方典雅的風格正好可以讓大眾從維多利亞的矯飾風格中逃離出來。
蓋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亦即能引生結果者為因,由因而生者為果。以時間之因果關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稱為因果異時。設計史中處處充滿了因果聯系,脈絡清晰可見,從任一節點出發你都可以一路找下去。知曉了前因后果之后,你會發現設計史并不是那么難以記憶。
注釋:
1.李敏敏著.世界現代設計史.湖南美術出版社,第一章第一頁.
2.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
3.詹秦川.李睿著.論工藝美術運動的追求.陜西科技大學設計學院.
4.馬克垚.英國封建社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45頁.
5.劉祚昌.光仁洪.韓承文著.世界通史(近代卷上).443頁.
6.劉祚昌.光仁洪.韓承文著.世界通史(近代卷上).85-86頁.
7.李敏敏著.世界現代設計史.湖南美術出版社.12頁第二章.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劉祚昌.光仁洪.韓承文.世界通史(近代卷上),人民出版社.
[3]李敏敏.世界現代設計史,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
[4]諸葛鎧.設計藝術學十講,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
[5]馬克垚.英國封建社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