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文 (浙江省根藝美術學會 浙江嵊州 312400)
淺談核雕藝術
蔣德文 (浙江省根藝美術學會 浙江嵊州 312400)
核雕是用果核為雕刻材料加工成作品的一門民間藝術,主要有橄欖核、桃核、杏核等。核雕材料大同小異,但經創作者匠心獨運,就能成為一件件有特色的藝術品,它早已成為文玩收藏界的朋友所喜愛。本文主要從核雕技術的摸索、核雕藝術的歷史追溯及創作特點方面做了淺略的研究。
核雕藝術;歷史追溯;創作特點
多年前我從事根雕創作,在一次打初坯過程中把腳筋鋸斷了,為此住院治療行動不便,作為雕刻愛好者行動不便失去了自由,心里別提有多苦了,后經朋友指點。腳不便何不嘗試雕一些核之類的小玩意,一句話便使我茅塞頓開,也許這就是緣分!讓我接觸到核雕,直到喜歡上核雕藝術。
因核雕和與根雕為姊妹藝術,相互之間有很大的包容性,從我的體會就是把根雕縮小融入到核雕中,但碰到的問題也不少,主要是核的內部是空的,稍微刻深一些就會穿掉,多年下來也記不清刻壞了多少枚核。由于今天處于信息化時代,每年各類雕刻的展覽也很多,學習交流比較方便,這樣可以從別人那里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對舟山橄欖核雕,濰坊桃核雕有了更深的認識。但是由于雕刻地域特色比較明顯,就像中國人吃菜一樣,什么川菜,粵菜等,不是本地人手藝最好都不是正宗的。許多核雕玩家一看便分清楚是南工還是北工,模仿某人某派之類的話,沒有自己的個性。特別是蘇州藝人刻的羅漢頭給人感覺好象是孿生兄弟。為了避免此類現象,我盡量不去模仿別人,走自己的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平時我把定性為商品與作品的核雕分開對待,商品為了生計有時會重復制作。搞作品創作就不同了,有時為了一件作品的構思,對著雕刻材料呆呆坐上很久,連吃飯睡覺時都在思考,滿腦子是一個個不同的形象。也時??匆恍┟佬g畫冊,從中受到啟發。經過反復推敲最后敲定題材。首先我會先畫設計稿,一般只畫草圖而已。接下來是做泥稿,拿泥做成核的形狀,然后根據設計思路在上面刻,泥可以反復修改,沒有壓抑感。有了泥稿做起核雕就更加有把握了。潛心于創作的藝術家,一日也不肯忘記他的創作,一刻也不肯停留自己的腳步。對生活上的瑣事煩事恨不得都去回避。老實說,真正的藝術家,他的眼中只有“藝”沒有豐滿的報酬不要緊,求一藝之精,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
經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核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究竟源于何朝何代沒有史書記載,不過最早記載可見于宋朝中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想不到聰明的中國人這么早就開始發掘核的價值。明朝時期,這門民間藝術到了盛行期,當時的平民百姓、達官貴人甚至皇親國戚對蘇州核雕情有獨鐘,皇宮里還專門請有核雕高手,為達官貴人雕刻桃核、橄欖核、杏核等,所作題材多是仙道人物,辟邪瑞獸,吉祥物象等,精巧玲瓏。有的垂掛于衣帶,有的成為紈扇下面的吊墜物,起到裝飾和點綴作用,也可用作賞玩。當時核雕主要流行于蘇、浙、魯、粵等地,其中以蘇州地區最為興盛。從古至今,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一帶賞玩核雕之風久盛不衰。到了清朝核雕名家不斷出現,乾隆時期核雕藝人仕上元被稱為“鬼工”。沈君五,宋風起等都是有名的核雕藝人,其絕妙之處是把蘇軾的《前赤壁賦》用行楷刻在小船底部,使這一民間藝術珍品在文玩層次上得到提升。清中期開始,核雕作品大部分用胡桃核雕刻,供文人雅士和富家子弟玩賞。到清末民初,由于戰亂等多種因素,核雕藝術開始衰落,逐漸被人們淡忘。新中國成立之后,核雕又重新恢復生機,逐漸被廣大玩家藏友所認識。
核雕屬于微雕范疇,在此不得不提中學課文中的《核舟記》,文中講的是明朝有個手藝精巧的藝人叫王叔遠,他用桃核雕刻成小船,刻的是蘇東坡泛舟游赤壁的情景。核舟中部是高起而寬敞的船艙,上面覆蓋著箬竹船逄,船艙兩旁開有八扇小窗,窗子可以打開。關上窗子可欣賞到右邊窗上刻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字。船頭上坐著三個人,當中戴高帽滿腮胡須是蘇東坡,右邊的是佛印和尚,左邊是黃魯直,蘇黃共閱一手卷,船尾還刻有兩船夫。在如此小的一枚核中刻劃出細到如此程度的場景,不得不佩服他的雕刻技藝之精湛。
1.核雕創作上要有一定的寫實性,更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作者要掌握浮雕、圓雕、透雕等雕刻技藝。核雕制作除了要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還要有好的材料、特制的刀具,現代人已廣泛使用電動工具,雕刻起來方便了很多。作者的眼力和手指功夫加上獨特的構思也極為重要,雕刻的核最好選擇肥厚的面雕刻主體,這樣可為作者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
2.核雕作品保養也非常重要,不管是橄欖、核桃還是桃核都是要保養的。為防核雕開裂,要注意防曬、防水、防風等,更不要放置在有暖空調的環境中。把玩是最理想的養護,當核雕表面出現污垢時,可用棕刷滴上少量橄欖油去刷,刷完后用干凈的刷子再刷一遍,把積下的油刷均勻,然后用軟布吸干積油。保養得好包漿會迅速滲透,能有效防止核雕開裂,同時也使核雕作品的魅力倍增。
3.核雕作品種類豐富,有手串、掛件、擺件等。剛接觸核雕的人往往不清楚怎樣去選擇,現在還有許多核雕作品加上了“大師”的光環,價格不扉。機工、代工的出現也為消費者帶來很多煩惱。選擇購買核雕除了要了解藝人的背景資料和工藝特色,另外核的質地也極為重要。相對來說老核優于新核,存放的時間越長,包漿程度越好。選購核雕時最好選手工原創、造型奇特、刀法干凈有力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富有韻味,另人陶醉。
核雕這門工藝屬于功夫活,心浮氣躁是做不出好東西的。核又小又硬,雕刻時難免會弄傷手指,這就要有堅韌的毅力,否則只能半途而廢。這幾年核雕業可謂迅速復興,發展蓬勃。天南海北的玩家們對核雕的喜愛愈發熱烈,核雕身價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加入到核雕行業中的藝人也越來越多,有不少學院派的人士加入,核雕界需要著樣的人才。有人擔心這么多人來做核雕,大量作品出現會不會讓玩家產生審美疲勞,聰明的藝人們早已意識到核雕作品如過總是沿著老路子走肯定不行,緊跟市場需求,題材不斷創新,才是核雕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