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琳 (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0)
舞蹈編排的構思與創作
姚 琳 (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構思”是所有編舞工作的基礎。因此要想將豐富、鮮活的素材和思想感情注入舞蹈中,編排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舞蹈,就必須經過精致的藝術構思與創作。那么如何進行舞蹈編排的構思與創作呢?本文將一探究竟。
舞蹈編排;創作;藝術構思
什么是舞蹈編排的構思呢?是指舞蹈編導在孕育和創作舞蹈作品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舞蹈編排的構思并非憑空想象,而是編導根據自己的個人閱歷及個性情感而創作的舞蹈作品,它是取材于生活的,同時是遵守藝術規律的。那么如何進行構思與創作,才能編創出優秀的舞蹈作品呢?下面我們分四點來探討一下。
對于舞蹈作品的編創而言,無論是構思還是創作都需要首先確立作品的主題,抓住作品的靈魂,先將作品出于什么目的而創作,想要表現什么,想要引起人們哪些情感等等這些問題考慮清楚,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構想,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舞蹈腳本。那么如何確立主題呢?確立什么樣的主題才能增加舞蹈作品的感染力呢?筆者認為,新鮮的舞蹈題材會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因此我們在舞蹈編創的過程中應該多選取一些新鮮的、鮮活的、與眾不同而又優美、深遠的題材,形成自身舞蹈作品的一種獨創性。確立了主題,第二步應該做的就是對作品的結構進行構思。一個好的舞蹈,從開始到結尾的整個發展過程,應當是布局合理、起伏自然,整個結構既渾然一體,又層次分明,富于變化。一部藝術作品的結構,就是根據主題的需要,按照事物的內部聯系和發展規律做的安排和布局。現實生活中,每個事件的發展,每一種矛盾的運動過程,都是有因有果、有頭有尾、有起有伏、有一個完整的發展過程的。藝術作品的結構,也應有起、承、轉、合的過程,這就要求編者在選取一定的材料之后,在醞釀作品主題的同時,必須考慮如何安排這些材料。這些材料的選擇和安排,既要符合客觀生活的規律,又要根據塑造舞蹈形象、顯示作品主題的需要而定。哪些材料要表現,哪些不要;哪些為主,應當突出;哪些為次,可以從略;哪些在前,哪些在后;如何使作品的各個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等等,這些都是作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部舞蹈的創作過程,是一個認識生活、體驗生活和投入舞蹈家的審美情感去表現生活的過程。認識生活是表現生活的基礎,而深入生活又是認識生活的必要條件。不貼近生活,不深入生活,就不可能正確地認識生活,認識不清楚生活的本質,也難于用舞蹈去正確地表現它。所以對舞蹈家們來說,應重視生活、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感受人生、表現人生,這樣的創作才能正確地反映生活,才會有自己的個性特色。如賈作光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創作演出了一大批優秀舞蹈,1988年年底有關單位為他在北京舉行了紀念演出活動,同時,研討和總結他五十年舞蹈藝術生涯的創作經驗。通過他的藝術經歷可以看出他走的是一條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創作道路。賈作光是滿族人,生長在東北,年輕時代酷愛舞蹈藝術,曾跟日本現代派舞蹈家石井漠學習過舞蹈,后來在北京組織舞蹈團,并親自登臺演出,但由于沒有足夠的生活積累,沒有來得及真正的同群眾相結合,盡管他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卻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后來,他投奔革命,從東北到內蒙,逐漸同內蒙古人民有了緊密的聯系,對蒙古族民間舞蹈藝術有了比 )較深刻的了解,這樣他便創作出了一系列優秀的舞蹈,像《雁舞》《牧馬舞》等,甚至內蒙古人民都承認他的作品是蒙古族的舞蹈,還親切地稱呼他是“我們的賈作光”。另外,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的黃素嘉,曾創作過《豐收歌》《水鄉送糧》等優秀作品,她在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中編導了《春回大地》一場,由于她對江南人民的生活非常了解,所以舞蹈編得很有特色,如詩如畫,生機盎然。還有陳翹、冷茂弘、黃石等,這些舞蹈編導,都曾長期的在人民群眾中生活,所以他們創作的作品都有鮮明、濃厚的民族風格和生活氣息。
在深入生活過程中,舞蹈家還必須培養符合專業需要的獨特的感受能力和觀察能力。因為對待同樣的生活中的素材,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察,也就是說不同的舞蹈編導對同樣的生活會有不同的感受力和觀察能力,舞蹈家對生活中人物的動作、姿態、節奏,以及自然景物的形態、動律具有特殊的敏感,正是這種敏感成就了舞蹈家,正是這種敏感使舞蹈家捕捉到了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人物、事物、景物,進而創造出了美的舞蹈。舞蹈家陳翹的經驗有助于說明這個問題:在一天的辛苦勞作之后,陳翹十分疲憊,累的只想睡覺。然而不經意間她看到了編草笠的姑娘這么晚還毫無困意,還在辛勤勞動。換做他人,可能根本不會去觀察,甚至根本就注意不到這個編草笠的黎家姑娘,可是陳翹卻順著這個線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分析,終于了解到草笠這一生活用品在黎族姑娘中占有獨特的位置:她們把情人從深山采來的野葵葉,精心地編織成輕巧的草笠,配上最心愛的彩帶,成了一種別出心裁的裝飾品——草笠。因此,陳翹通過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感受,終于從生活的土壤中,培育出一朵為祖國增添榮譽的鮮花—《草笠舞》。在《草笠舞》中,陳翹從生活中提煉了許多動作:手插腰,微出胯,順拐式的步態與擺手以及相互梳理帽穗、織帶的細節……無不表現出黎族姑娘特有的美。
靈感指人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活動中突然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思路,創作靈感,單指在文學藝術方面瞬間產生的新奇獨特的念頭。它是一切藝術創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因素,只有有創作靈感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對于舞蹈編創者來說也是一樣的,舞蹈編創者只有在具備以上我們所提到的幾種能力的基礎上,有了強烈的創作靈感,才能創作出優秀地舞蹈作品。好的“靈感”能在創作者的腦海中產生一個舞蹈作品的雛形,而且將會把這個成為雛形的舞蹈作品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激發創作靈感的方式很多,對于舞蹈的編創而言,要想培養創作靈感,可以通過即興舞蹈來實施。因為創作靈感是非常寶貴的思維活動,需要善于捕捉,及時利用,否則它轉瞬即逝,錯過時機無法挽回。所以就產生了即興舞蹈這一舞蹈形式,舞蹈家被一種氛圍或者情感所感染,情不自禁地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即興舞蹈是十分有利于舞蹈編創者進行靈感的捕捉和培養的,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鍛煉。
總之,舞蹈編排是一個積累與實踐的過程,只有精美的舞蹈藝術構思,才能將生動的形象和豐富的想象統一起來,融合升華,使塑造的舞蹈形象藝術化,創造出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之美。
[1]殷志強.初探舞蹈創作的創新思維方式[J].黃河之聲,2011(12).
[2]遲佳.論舞蹈創作的創新意識[J].群文天地,2011(12).
[3]王珍珍.結構,舞蹈創編的重中之重——舞蹈語言服務于舞蹈結構[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
[4]孫慶龍.動作結構在舞蹈創作中的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