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平
(浙江浙能北海水力發電有限公司,浙江青田 323907)
關于水電運行中安全技術的方法探討
王麗平
(浙江浙能北海水力發電有限公司,浙江青田 323907)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水電行業的發展空前繁榮,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安全事故,而且此類事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令人十分擔憂。相比其它行業,水電行業涉及范圍較廣,具有復雜性、長期性、技術性強等特點,要想保證水電運行的安全性,必須將安全技術放在首位。因此,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本文主要針對水電運行中安全技術的方法進行深入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電 運行 安全 技術
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這一切帶動了各個行業的經濟發展,而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水電資源,重視水電資源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水電行業在整個社會中處于特殊地位,尤其是水電的安全運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水電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水電企業需要認真分析當前水電運行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提高水電運行的安全技術,同時還要增強防范、化解設備風險的意識。鑒于此,本論文從水電生產的基本特點出發,分析了現行水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有利于水電運行的安全技術措施。
水電生產是一個特珠的行業,不只是簡單的一個經營企業,水電運營關系著各行各業以及人類的日常生活的正常進行,其獨特別自身特點是任何一個行業都無法取代的。具體地講,水是性產主要包括兩大特點,一是涉及系統的多樣性,比如:水工建筑物、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組輔助系統、升壓變電及開關站、輸電線路、計算機監控、保護系統等等;二是容易受外界環境干擾,比如:容易受氣候因素、電網調度、電網運行,以及洪水、地震、臺風、海嘯等種種不可抗力的影響。由此可見,水電生產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安全生產的風險性,這些風險因素基本包括長期性、復雜性、瞬時性、不可逆轉性、對環境影響巨大性和因素多維性。
現階段,在一部分地區,盡管政府和相關部門都非常重視水電行業的發展建設,且建立了水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但是其運行維護工作依然滯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相對應的專業技術人員,難以從根本上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不但影響系統效率,而且限制了系統功能的有效發揮。
目前,水電運行基本上使用了調度自動化系統,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缺乏相關的管理制度,不利于水電網調度運行管理工作的展開。比如:不僅缺乏運行經驗,而且缺乏管理經驗,甚至不及時制定各種管理制度,從而導致系統在運行維護中常常處于“無制度可依”的不良狀態。因此,只有及時制定各種相應的管理制度,才可以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在整個水電運行過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員往往只重視水電設備的“使用”,而對過程的“管理”置之不理,即“輕管理”現象尤為嚴重。比如:在配置專業技術人員方面不合理,很少進行技術培訓,一旦發生問題,一味地將責任推給供貨商,這對水電運行中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連續、安全、穩定運行極其不利。所以,這就要求及時改正不良現象,力爭實現“使用”和“管理”并重的預期目標。
3.1.1 風險回避
關于風險回避方案,其一,在汛期來臨前,依據當地年平均降水量做好水庫調節,與調度協調發電將高水位降至汛期控制水位,如遇臺汛期來水較大緊逼設計洪水位時,嚴格執行水力部門精神及時泄洪,從而為水工建筑的安全度汛和機電設備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其二,如果雷暴中心處于廠區的位置,這時只能帶廠用電,可以有效防止雷電波侵襲機電設備;其三,針對那些前景好但不成熟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水電企業不可進行推廣使用,為了防止不必要的損失;其四,在上報電力生產計劃的時候,水電企業一定要清楚全年來水量和機組的運營狀態,最好按照下限電量報計劃,這樣可以杜絕枯水年,減少機組檢修期,避免形成“倒扣電量”的損失現象。
3.1.2 損失控制
關于損失控制方案,實際上也是“預防損失”措施和“減少損失”措施的有效結合,它是一個完整的、周密的計劃系統,具體包括預防、災難、應急等三種計劃,即水電企業制定的防洪預案、防雷生產預案,以及水電生產技術部門的事故處理預案等等。此外,如果存在水庫大壩,水電企業需要制定相關的災難計劃和應急計劃,比如:一旦大壩遇到險情,水電企業就需要啟動非常溢洪道措施,大壩樞紐也要采用雙電源供電,并且要自備燃油發電機組,這樣可以為大壩樞紐的正常運作提供有效的應急措施。
水電運行的安全技術中,完善大壩或者廠房周邊的災害防護設施也是一項重要的保護措施,即相關人員要關注水電站周邊的災害監測設施。其一,要加強監測周邊地質和氣象災害,盡量做到能夠提前預警異常情況,這樣可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其二,為了防范暴雨、山洪、落石、塌方等自然外力的損傷,需要提高防范設施的等級,做好妥當的維護管理工作。其三,對于廠房外的截排水設施,以及廠房內的抽排水設備,它們的容量都要足夠且要完好無缺。最后,設計標準范圍內遇到突發性災害時,一定要保證水電站的安全,一旦超過設計標準的情況,抵御能力也要強,以便降低其損害程度,從而獲得后續處理機會。
強化水電設備的運安全運行技術,需要重視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檢修維護工作,減少缺陷率,保證相關設備的可靠運行。水電設備的修檢質量高于一切,特別是設備運行狀態中要采取合理的檢測方式,這樣才能保證水電運行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狀態檢測而言,它是一種以設備實際運行狀態為基礎的預知檢修制度,水電工作人員必須精確測量參數,仔細判斷現有設備是否要檢修,同時要具體到需要檢修的項目和內容。經研究證明,通過科學合理的狀態檢修,不但能夠解決傳統檢修制度中的“檢修不足”、“檢修過剩”所引起的設備運行效率低的難題,而且大大提高了水電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同時減少了缺陷率。
在水電運行控制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先進監測技術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水電運行的安全性,特別是遠程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建立,可以使水電企業積極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的先進成果,為各個水電站建立必要的監控系統,同時還要建立針對水電站群的遠程集中監控的控制中心。比如:在各個水電站內,建立監控系統,可以全面監測各部設備的運行參數,監測與記錄關鍵部位中水電運行的參數和異常信息,同時還能自動控制發電機組。此外,應用專用遠程數據網絡,連接水電站與遠程控制中心的監控系統,以便將重要信息送至遠程控制中心,遠程控制中心還可以干預與控制水電站的主要設備。
總之,隨著水電行業的不斷發展,強化安全技術、促進水電運行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這樣才能降低事故發生率。因此,相關人員要充分認識水電運行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安全技術,嚴明紀律,積極采用科學的運行方式和調度計劃,確保水電能夠安全、優質、經濟地運行,以便提高水電運行的管理效率,推進綠色水電、和諧水電建設。
[1]楊春明.提高水電站運行安全水平的技術措施[J].水電2013大會——中國大壩協會,2013(10).
[2]肖天海,回士光.推進人力資源開發確保農村水電安全[J].中國農村水電及電氣化,2006(2).
[3]王澤玉.風險管理與水電安全生產[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09(12).
王麗平(1984.08-),性別:男,籍貫:浙江青田,目前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