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東
黨的十八大以來,走群眾路線,到群眾中去,是黨中央轉變工作作風的要求。翼城縣教科局趙大志局長就是一位勤接地氣,多走基層的好榜樣。還記得2011年他剛任縣教育局長之際,就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訪了全縣半數以上的學校,通過走訪、聽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了解翼城教育的現狀、存在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辦法。誠然,教育行政部門有職責,教育局長有職責,班子成員也各有自己的職責。作好縣級教育部門的領頭人,趙大志從“六員”做起,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牢記宗旨,勤于學習,加強修養,樹立領導就是服務員的意識,開啟了任期內的工作新起點。
一、做好講解員。全縣的學校布點、重點工程建設情況等,趙大志心中都有一筆賬,在全市組織的各縣市黨政領導在翼城的觀摩會上,每到教育系統,他作為第一講解員,給與會人員講解。
說是講解,也是匯報。趙大志在匯豐幼兒園的重點工程觀摩會上講解過,在每年高考期間翼城三中的監控室給縣領導講解過。一是對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的講解,二是對教育法律法規的講解,三是對縣教科局制定的政策、方案、規劃、制度的講解。他深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經歷就沒有表態權。正是因為他的講解清晰,教科局的一些制度、舉措、辦法才得以政令暢通。2013年是教育系統打造“高效課堂”年,趙大志多次在局機關會議和全縣校長會議上宣講:打造“高效課堂”,要在全縣教育系統行動起來,首要解決的就是教師們的理念問題,只有思想上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高效課堂才能得以有效實施。因為他的耐心講解,“高效課堂”的理念才深入人心,校長、教師們的思想才被深深觸動,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高效課堂才得以在全縣各校扎實推進,師生的減負行動才全面落實,課堂也煥發起應有的生機和活力,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才得以真正提升。這就從根本上激發了教育的發展活力,推進了教育的科學發展。
二、做好協調員。長期以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對于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說,感受到的是教育工作者仍屬于弱勢群體。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縣委、政府的關心,也離不開涉教部門的支持。每年為給教育部門招聘數量適當的教師、更優秀的教師,趙大志都要向縣委、政府領導請示、要與涉教部門協調。市委市政府考核縣黨政一把手教育工程,涉及到縣委、政府兩辦、財政、國稅、地稅、人社等部門的配合,趙大志做好方方面面協調工作,保證了協調會的效果。
工作即協調,協調是一種能力。在趙大志的協調下,臨汾市委、政府對縣黨政一把手教育工程考核順利完成,全市中學生運動會在翼城勝利召開。外圍環境的協調就是為教育上供應保證正常運轉的經費和教師數量。因翼城縣2003年至2009年連續六年沒有招聘教師,教師短缺較大,為補上缺口,趙大志與縣上領導、涉教部門協調,連續三年為教育系統招聘教師400余名。他呼吁建立翼城縣招聘教師的長效機制。2013年,經他多方協調,又再次為農村學校補充本科以上學歷教師63名,其中研究生學歷29人,進一步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在縣域經濟持續低迷、財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經他多方協調,投資1269萬元的翼城三中標準化操場、翼城二中宿舍樓建設工程如期興建;投資140萬元的中衛完小教學樓加固工程和西下坪小學教室建設工程按期完工;新建的特殊教育學校、匯豐中心幼兒園及5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全部于2013年9月份投入使用。在他協調之下,各項教育經費有效落實,辦學條件全面改善,為翼城教育事業在“十二五”期間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 了堅實的基礎。
三、做好調解員。教育系統點多面廣,戰線長,教育上長期遺留的問題很多。有些是在職教師存在的問題,有些是退職教師存在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影響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影響著所代班級的教育質量,也可能導致一部分教師對教師職業認識上的偏見。趙大志說過:我的辦公室門是敞開的,有問題、有困難直接找我。他認為:只要從大局出發、從工作角度考慮,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實事求是的立場,能 立即解決的,就立即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列出時間表,定期解決。只有教育上的問題越來越少,全體教職工才能人心思齊,人心思穩,教育才能科學地發展,和諧發展。某校有一位教師因與領導有隔閡,產生情緒上的不滿,想調動工作。經他調解,穩定了這位教師的情緒,化解了其與領導的矛盾,打消了教師顧慮,安穩了教師工作,保證了學校教學的有序開展。
四、做好審稿員。翼城縣《教育月刊》自2011年創辦以來,就牽動著趙大志的心,從剛開始的周刊到2013年變革為月刊,就提出不少的建議和意見。他深知翼城縣《教育月刊》的編稿和發行,是宣傳教育的一扇窗口,也是展示翼城教育的一張名片。他發揮自己長年在政府辦工作的優勢,對材料把關、審稿速度快、質量高的特點,對每期教育月刊都過問準備情況。2013年《教育月刊》的合訂本,就是對翼城縣2013年教育工作的最好總結。而發往上級媒體的稿子也必經趙大志的終審,3年來,經他審閱,有60多篇通訊、消息等稿件在《山西日報》《政府法制》《山西教育》《青少年日記》《臨汾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有力宣傳了翼城教育,擴大了翼城教育在全省、全市的影響力。
五、做好督導員。工作有安排不落實,等于零;工作只布置不檢查,等于零。趙大志要求每項工作有督查,每件事情有回應,做好每項工作全過程的督促、指導和檢查。每年春秋兩季開學,必組織對學校開學情況的檢查,他本人也親自檢查并了解各組檢查情況。夏季早晨天亮得早,在學生上早自習前,他一人到過翼城中學、翼城四中等校進行隨機督查;上班期間一有空閑,就自己開車到鄉鎮學校,檢查學校辦學行為是否規范,了解教師的思想動態,學生的學習狀況等。教科局有許多新舉措都來自于他自己督查發現的問題。如鄉鎮教師短缺、音體美教師不專業、學生學習時間過長、課外業務活動不豐富等等。可以這樣說,是他的親歷督導,找對了問題,把準了脈博,尋求到了良藥,醫治了教育系統的好多頑疾。當他得知近年來全縣教職工沒有統一組織過體格檢查時,決定劃撥70萬元對全縣教職員工進行了免費體檢。
六、不做“教員”做“學員”。2013年是翼城縣教科局建設“三型機關”的第二年,為提高局機關的服務效率,他號召局機關人員“下鄉支教”。機關人員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為學校增添了生動活潑的氛圍,學校多了歌聲,多了歡聲笑語。股室人員行動起來了,趙大志也按耐不住,他不做“教員”做“學員”。為講好一節課,他參閱了大量的資料。在精心準備下,最終鼓起勇氣,戰勝自我,站在了匯豐學校的講臺上給學生上了平生第一課,為局班子成員作出了榜樣。
做好講解員,使得工作無阻力;做好協調員,促教育事業和諧發展;做好調解員,保教育系統內部穩定;做好審稿員,營造外圍環境;做好督導員,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學員,體現謙恭心。要做好每一“員”,趙大志都要接地氣走基層,心靜眼明,不急不躁、虛心學習、認真辦事,真正做到為全縣教職工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著想,把家長們所系所盼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自己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