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玉米
1959年8月12日
中午廣播臺上響起:“三、四、五、六年級同學回學校搬玉米了……”
我們立即朝學校奔去,王秀蘭老師回來了,管樹高老師也來了。他們將學校在灣崖的玉米割倒了,我們紛紛前來搬回學校。搬運的隊伍就像一條長龍似的。你看,在灣南岸轉好幾個彎才進溝底,又從溝底轉回灣北崖,一直通向學校。奔忙的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就像一條巨龍在爬行,彎彎曲曲多好看呀!今年玉米大棒子有一尺多長,每個有10兩多重,管樹高老師數了一個,就有720粒。這是豐收的喜悅。
打油
1959年8月16日
喂!全村的社員們,趕快到大槐樹底下打火油和豆油了!……廣播筒又開始了叫喚。隨著喊聲,人們三三兩兩提著油瓶來了。
“供銷社真好,”大娘開了腔。“好什么呀?”大嬸子接過話音。“豆油、洋油送到大門口,怕咱沒錢買,還收購雞蛋,也不用趕集了。”大娘說。因打油的人很多,我剛擺上油瓶子排號,后邊就又排起了長隊。這時輪到我了,賣雞蛋的大娘過來了,要求賣油的先給她打,說家里很忙,我看到,就讓大娘先打了,我又排到了最后。
休息背書
1959年8月17日
我們三排(第三生產隊,軍事化稱連排)組織掰玉米,按判計算,上午三判,下午三判,早上一判,每判之間休息半個多小時,這是我學習的好機會。有時作畫,有時背書。在口袋里裝著早寫好的公式、定義和書的重點內容。上午休息兩次,下午休息兩次,大家說七道八,我到一邊去讀書、背公式、定義。有人說我不知累似的,我確實也沒感到累,為了學好知識本領,需抓緊點滴學習時間。
發新書
1959年8月19日
“同學們,”班主任戰寶林老師講話了,教室里一片寂靜。“從今天你們都是六年級了……”嘩嘩,同學們鼓起掌來。“也就是說,現在發六年級新書了……”又是一陣掌聲。
我光榮地擔任了發書員。入學時發了兩本,今天發到11本了。我從小就愛書,放學后剛到家,就包呀包,給新書穿上了外套。
注:從一年級到師范畢業,所有的課本我都保存至今,有些封面還和新的一樣。五十年的課本教科書不管內容還是價格都可寫一篇文章。2012年7月20日)
團結友愛
1959年8月20日 今天雷雨4厘米
各班發新書了,可五年級有一個班孟憲圖老師沒訂上,如今發現才去訂,可臨時來不了。如等新書來,他們就落下課了。“我們要發揚團結友愛精神,把過去五年級的書借給他們用一用!”我們班提出了一個口號。大家紛紛回家找書了,可打破了我們升學復習計劃,為了小同學學習,也只得這樣了。當管炳然(邱家河套)借去我的書,激動地說“謝謝你,我一定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