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宏

利物浦市市長喬·安德森是個大忙人,緊鑼密鼓進行的利物浦國際商務節占據了他不少的日程安排。在充滿歷史韻味的泰坦尼克酒店里,他下車后甚至還來不及喝一口水,就開始向100多名各國來賓推介自己的城市。
國際商務節是利物浦自1951年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商務展示和推廣活動,以推動出口、引進外資為目的。在商務節后活動間隙,《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對安德森市長進行了專訪。
利物浦土生土長的安德森說話帶有濃重的當地口音,這位海員的兒子在談起自己的城市時充滿了驕傲之情。
除了足球和音樂外,還有什么
《瞭望東方周刊》:人們在談起利物浦的時候,總會說起足球和音樂,英超球隊和披頭士樂隊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兩張名片。不過另一方面,除了足球和音樂外,人們卻對利物浦知之甚少,你認為這更有利于利物浦在全球推廣自己的形象,還是反而會成為一種障礙?
安德森:無論在北美還是在亞洲,利物浦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讓人們說出三個英國城市的名字,他們不知道英國很多城市,但利物浦通常會名列其中,我們也一直努力把利物浦打造成倫敦之外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在經過兩年的討論后,我們批準了利物浦球場的擴建計劃。利物浦俱樂部所提交的球場擴建計劃,是這個城市改造計劃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擴建安菲爾德球場,是我們安菲爾德地區施展雄心所邁出的一大步,這項計劃可以改變該地區長久以來毫無生氣的狀況,擴建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還能為這一地區增加700多個工作崗位。披頭士樂隊也是這個城市的驕傲,他們的歌每個人都會唱幾句,在阿爾伯特碼頭上有最好的披頭士博物館。
足球和音樂能為利物浦吸引大量的游客。而當人們來到利物浦后,會驚喜地發現除了足球和音樂外,還有很多充滿吸引力的項目。這里有一大批一流的博物館、劇院等文化場所,也有現代化的購物中心,有大量被評為歷史遺產的宏偉建筑,也有公園綠地等休閑場所。
用創造力驅動經濟
《瞭望東方周刊》:你提到在歷史上港口業最發達的時候,利物浦有上百萬人口,而現在這個城市卻只有50多萬人。從人口遷徙的數據看,是否意味著目前并非利物浦城市發展中最好的時期?
安德森:事實并不是這樣的。雖然因經濟衰退而導致城區就業崗位有所減少,不過在整個利物浦地區的人口減少卻沒那么嚴重。在過去30年中,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住在鄉下,他們從城市中搬出去,享受田園生活,很多城市都有這種趨勢,這也是利物浦市區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
從另一方面看,雖然現在的人口比最多時要少,但比起20年前還是有所增加。現在城市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我們計劃讓利物浦成為英國首屈一指的智能城市,對雇主、雇員、投資者、居民、游客以及學生來說都是機遇之城,這樣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口。
其實利物浦的好日子還在前頭,縱然我們還面對大量的挑戰,但利物浦一直在物色新的機遇——而且我們能用雙手牢牢抓住這些機遇。我們有著開放的思想,并且不畏艱難,有著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
安于現狀是經濟發展的牢籠,利物浦已經通過努力擺脫了舊的定式。現在的利物浦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城市,私營部門在這個城市里的投資超過15億英鎊,在過去的9個月里,新增了1700多個就業崗位。我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刻,現在正用創造力驅動經濟,朝新的方向發展。
不過和其他城市一樣,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我們的經濟復蘇還很脆弱。不管怎么說,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
文化活動提升市民信心
《瞭望東方周刊》:利物浦以其濃厚的文化氛圍聞名于世,并且由于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個城市在2008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當時利物浦舉行了很多活動,可那之后文化之都給利物浦留下了哪些遺產呢?
安德森:2008年文化之都的系列活動,給地區經濟帶來8億英鎊的收入,也提升了世界對利物浦的看法。利物浦繼續打造文化之都的努力并沒有隨著2008年的結束而停步,各類節日、文化和藝術活動一直是利物浦城市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化活動能最大程度拉動利物浦市外商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并鼓舞群眾和社區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最大潛力。
對于文化主題活動我們也有長久的規劃。與商務節相配合,今年文化活動的主題是“利物浦商機”;明年 “尋找新大陸”將成為重點,尋求與美洲的多層次聯系;到了后年,“公園生活”將作為城市主題,重點強調利物浦市的公共藝術、節日活動和綠地空間。而2017年“都市傳奇”將是主打品牌,宣揚利物浦流行音樂對世界的巨大影響;2018年,“慶典之都”將作為焦點,旨在慶祝“一戰”勝利一百周年紀念,以及利物浦成為歐洲文化之都的十周年紀念。
對“歐洲文化之都”活動而言,最重要的遺產是提升了利物浦人的信心。這些年來我們通過舉辦全球性的活動,讓大家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希望,人們都變得更加自信,這也讓城市充滿活力。
文化活動也改變了外界對利物浦的看法,讓人們重新認識到這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和一些老電影里的并不一樣。有調查發現,超過90%的游客喜歡利物浦的“文化氛圍”和“賓至如歸感”,這在英國所有旅游城市中,名列榜首。這種正面形象能讓利物浦長期受益。
55億英鎊改造城市
《瞭望東方周刊》:在兩個世紀前,利物浦因棉紡和航運舉世聞名,一半以上的人口在這兩個行業中謀生,但如今城市的經濟支柱是哪些行業呢?
安德森:利物浦曾是英國著名的制造業中心和港口,雖然以往的制造業已輝煌不再,但仍是英國中心城市之一,我們的商業和旅游業興隆。自2000年以來,利物浦吸收了60多億英鎊的投資,經濟增長高于英國整體水平。我們在努力重新打造利物浦作為世界級商業樞紐的地位,并展示城市在促進本國經濟生長方面的作用。
目前文化創意產業是利物浦重要的經濟部門,旅游業也發展很快。金融服務業、教育產業和制藥業都在城市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這里有大型醫藥公司阿斯利康的工廠和研發基地,還有三所著名的大學,每年會吸引兩萬多名學生。endprint
一些原有的優勢也保存了下來,制造業仍在增長,港口業在利物浦重新崛起。雖然歷史上集裝箱的出現讓利物浦港口走向衰落,但今年秋天,利物浦耗資3.5億英鎊的新碼頭將投入使用,這個碼頭能讓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貨輪開入,將貨物卸載到利物浦的倉庫里。作為市長,我對城市經濟涌現新的增長點充滿信心。
《瞭望東方周刊》:在老城市的現代化轉型中,利物浦積累起哪些經驗?
安德森:利物浦一直注重平衡新的城市發展建設和妥善對待歷史遺產兩者的關系。比如我們現在所在的泰坦尼克酒店,本是1901年的建筑。酒店所在的斯坦利碼頭區從1849年投入使用,現在整個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我們對歷史建筑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不但保留了原有風格,延續了建筑壽命,而且使其能夠繼續在城市發展中提供支持。
這些年來我們投入了55億英鎊來改造城市,讓人們不僅能看到歷史遺產,也能看到一個漂亮的現代化城市。
此外,保持與其他城市密切的交流與合作也很重要。我們在爭取與倫敦的高速公路連接,和歐洲的其他城市也盡量開辟航線,通過便捷的交通,讓我們保證利物浦能從其他地區發展中受益。
現在中國正在和英國在高速鐵路方面進行合作,如果英國修建高鐵,我們要爭取讓利物浦成為重要的一站。
在歷史上利物浦就是重要的港口和交通樞紐,這個城市現在努力要重現以前的盛況。我們要重新讓利物浦成為全球范圍內享有盛譽的城市,這也是我的工作職責。
中國的投資不斷增多
《瞭望東方周刊》:在吸引投資,特別是吸引外國投資方面,利物浦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安德森:我們一直在強調,地處英國中部的利物浦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我們面向大西洋,有著良好的港口和開放的胸懷。
利物浦與中國有悠久而緊密的聯系和紐帶,利物浦有英國最古老的唐人街,近年來與中國有關方面的交往發展迅速。在幾年前的上海世博會上,我們的場館展示了利物浦如何通過政府、私人開發商公共團體合作模式,系統地保護和利用的歷史文化遺產,使老城煥發新活力。這種合作模式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成為城市再生的基礎,也引起了很多中國城市的興趣。
中國的投資不斷增多,來自其他國家的投資也是如此,因為投資者們都看到了利物浦的發展機會。近年來我們接待了來自中國、印度、巴西、美國、加拿大等很多國家的商業代表團,他們都對在利物浦投資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認為我們能以爭取的方式把事情做好。
良好的基礎設施有利于吸引投資。我們這幾年投入了1.3億英鎊用于建設新的學校和住宅。利物浦的中央商務區發展良好,我們還計劃在北部建立新的企業園區。對于新創企業我們給予大力扶植,減少繁瑣的審批過程,銀行對小企業也提供優惠利率的貸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