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最近,在“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榜上有名。今年87歲的黃旭華院士,在默默奮斗了近半個世紀后,首次進入公眾視野。
他的事跡感動了中國,在中華大地上口口相傳。
在戰亂中成長
黃旭華,我國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原籍廣東省揭東縣玉湖鎮新寮村。1926年3月,黃旭華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少年時期曾在聿懷中學讀書,母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8年抗戰時期,學校搬到了揭陽辦學。學生們上課就坐在空曠的草地上,聽到飛機響就趕緊躲起來,等到飛機飛走又繼續上課。期間,還經歷了半年的停課期。讀完初中后,年少的他步行數百公里跋山涉水去梅縣并輾轉廣西桂林求學。正是這段艱苦的歲月,讓少年黃旭華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堅定了一顆愛國主義的心。因為家鄉在海邊,他對海有很深的感情,戰亂中目睹日軍的艦艇炮擊沿海城市,他就暗下決心,要為振興祖國造船事業作貢獻。1949年,黃旭華從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畢業。他后來回憶道,“那時日本人入侵,我們被迫離開華南沿海家鄉,往內陸轉移。轟炸一來,必須躲到掩體中。那時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這為他的日后研制核潛艇埋下了伏筆。
沒想到自己會和核潛艇連在一起
1958年,聶榮臻元帥以戰略家的勇氣向中央請求搞核潛艇建設,黨中央、毛主席很快予以批準。核潛艇工程一經立項,核潛艇研制馬上進入準備狀態。
那時,中蘇關系尚處于蜜月期,依靠蘇聯提供部分技術資料,是當初考慮的措施之一。1959年,蘇聯提出中斷對中國若干重要項目的援助,開始對中國施加壓力。這一年,赫魯曉夫訪華,中國提出希望蘇聯幫助中國發展核潛艇。赫魯曉夫卻說,“核潛艇技術復雜,耗錢多,你們搞不了。只要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焙蒸敃苑虻陌谅蠲珴蓶|發出巨人的怒吼: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黃旭華是新中國最早參加核潛艇設計的29個人之一。他曾有過幾年仿制蘇式常規潛艇的經歷,且畢業于上海交大造船系。自此,黃旭華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潛艇拴在了一起。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黃旭華隱姓埋名工作30多年。
這一年開始,由于工作性質需要高度保密,黃旭華開始減少了和家人朋友的聯系,不多的家信中也只能告訴父母,自己在北京工作,但工作單位、地址和具體內容一個字不能透露。
盡拋心智于中國核潛艇研制事業
核潛艇,被稱為集海底核電站、海底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于一體的尖端工程??墒牵l又能想到,中國的核潛艇竟是從玩玩具開始的呢?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一個玩具店,一個個鐵灰色的玩具正在出售。在去飛機場途中,一個中國外交官停車對妻子說,“這玩具不錯,買一個回去給咱們的寶寶玩玩。”這是一艘用鐵皮做的導彈核潛艇玩具模型。這個不經意間被帶回中國的兒童玩具,成為我國研制核潛艇的第一個模型。
潛艇和核潛艇有著根本區別,核潛艇什么模樣,大家都沒見過。當時,只有黃旭華等少數人搞過幾年蘇式仿制潛艇。握在黃旭華等研制人員手中的,除了一些模糊不清、從外國報紙上翻拍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零碎的報告之外,就是那件從西方玩具店里買來的核潛艇模型了。這個核潛艇玩具模型,被他們拆了又裝,裝了又拆,而對“真家伙”的內部結構則始終一無所知。
在奉命研究核潛艇前,黃旭華是一名文藝活躍分子:五六歲時,歌曲簡譜一拿到手就會唱;中學時,他曾毛遂自薦男扮女裝演街頭??;大學時,他是文藝社團的頭面人物??勺詮倪x擇與核潛艇為伴后,他就把愛不釋手的口琴、揚琴、胡琴、小提琴統統送人了。
為了中國的核潛艇,新婚不久,黃旭華告別妻子只身來到風暴經常光顧的試驗基地。后來他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涼的小島。為了艇上的千萬臺設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他要聯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單位,工程復雜。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們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送走了一個個不眠之夜。
黃旭華所在的這個半島,當時一年刮兩次風,有時一刮就是半年。島上每人每月可領3兩油,他和同事曾在半年內一點油星也沒見到。伙食也很“綠色”,有一句俏皮話說,早上土豆燒白菜,中午白菜燒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燒。
核潛艇工程涉及航海、核能、導彈、計算機等幾十個專業,被稱為浮動的海上科學城堡。在這個尖端科學工程中,黃旭華負責總體設計。黃旭華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核潛艇的形狀。黃旭華選擇了難度很大,但卻是最先進的水滴線型為艇體的形狀。為了確定水滴線型的可行性,他和同事們在實驗室里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常規潛艇大部分時間的水面航行,大多采用線型設計,而核潛艇大部分時間在水下航行,為了盡量減少水對潛艇的阻力,必須采用水滴型設計,但這會使核潛艇的操縱性差一些。其間,黃旭華和廣大科技人員一起奮力拼搏,正確地提出了兩型核潛艇主要設備配套項目和艇的總體方案,成功地處理好關于艇與核動力、武備、聲吶、導航、通訊以及人工大氣環境諸系統之間的協調關系。
1964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比美國的第一艘核潛艇研制時間縮短了近兩年,各項性能也均超過美國1954年的第一艘核潛艇。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朱德總司令健步登上指揮艦專程檢閱了“長征一號”,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元帥莊重地抬起右手,向那條鋼鐵巨龍、也向以黃旭華為代表的制造這條鋼鐵巨龍的科學家們敬禮。1981年,我國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
“花甲癡翁,志探龍宮”
“核潛艇艇體強度、密封性如果稍微有一點問題,外部水壓造成的進水速度、強度就會像子彈一樣具備強大的殺傷力。”世界上曾有10多艘核潛艇在進行試驗或航行時沉沒了,如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王牌核潛艇“長尾鯊”號做深潛試驗,還不到200米,潛艇上129人就全部葬身海底。
1988年初,核潛艇進行最后的深潛試驗。這是舉世公認的危險試驗,已經62歲的黃旭華親自下潛,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后來,黃旭華自己回憶道,當年有人強調“任務光榮”,越講光榮,艇員的思想就越亂,有的人甚至給家里寫了遺書。“有人下艇之前唱了一首《血染的風采》,這首歌很好,但我當時說,‘今天要下潛,不希望大家唱這首歌,而要唱一個雄赳赳氣昂昂。”
下潛到設計要求深度時,艇上鴉雀無聲: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壓使艇身多處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響。當核潛艇重新平安上到水下100米左右時,氣氛一下子變了,艇員們激動得相互擁抱。黃旭華詩興大發,現場作詩一首:
花甲癡翁,志探龍宮;
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正是這一年,我國政府對外宣布:中國進行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個擁有第2次核打擊力量的國家。至此,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過程,人民海軍也由此成為一支戰略性軍種。
“我還是要走我的獨木橋”
1958年,黃旭華調到北京海軍,不久后任核潛艇研究室副總工程師。根據保密規定,接到命令后,黃旭華曾寫信簡單告訴老家的母親,自己要到北京工作,但具體干什么,他只字未提。與家人亦是聚少離多。
女兒出生后,很少見到父親。有一次,黃旭華從外地回家,女兒說了一句讓他哭笑不得的話:“爸爸,你到家里出差了?”黃旭華是客家人,妻子拿這個跟他開玩笑:“你是真正的‘客家人,你到家里來是做客的?!?/p>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研制成功的消息傳遍世界的時候,黃旭華遠在汕尾老家的母親,絲毫不知這一震驚世界的壯舉是仿佛人間蒸發了的兒子領頭創造的。30年間,家人和黃旭華之間的聯系,僅僅只是一個海軍的信箱。因為不能回家,黃旭華只能每月從工資里拿出10塊、20塊錢寄回去。即使是父親因病去世,黃旭華也沒回家奔喪,父親也一直不知道兒子在干什么工作?!案赣H只曉得我在北京工作,一直到去世,他都不曉得我具體在什么單位、在干什么?!?/p>
1995年,黃旭華“消失”30多年后首次公開身份。黃旭華的身份公開后,他把媒體的報道寄給母親,母親看了很感動。母親特地把兄弟姐妹聚到一塊,她講的一句話,至今讓黃旭華銘記于心:“我是家里的老三,她說,‘三哥的事情,大家要諒解?!痹诩壹赖臅r候,在父親的墳前,黃旭華淚水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他說:“爸爸,我來看你了,我相信你也會像媽媽一樣諒解我?!?/p>
“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1998年,身為中國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的黃旭華回到了家鄉。90多歲的老母親此時見到的已是一個年已花甲的兒子。當見到這個30年來“不要家”的“英雄”時,交談中發現8個兄弟姐妹里就數他房子最小,工資最低,甚至連當時高中剛畢業的侄女每月工資也比黃旭華多。對此,黃旭華卻淡淡一笑,“你們的我不眼紅,我還是要走我的獨木橋?!?/p>
談及往事,黃旭華說:“為祖國的核潛艇事業隱姓埋名,我無怨無悔?!敝型馊耸拷豢谫澴u黃旭華為“中國的李科維爾(核潛艇之父)”,他卻一再否認:“中國的核潛艇是一項群體事業。我不是‘核潛艇之父,我只是其中一員,我不過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了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