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蓉
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工作宗旨、思路、方法和作風的統一,是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卓越勝利總結出來的真理、法寶。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肩負著組織、發動、宣傳、教育、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本質上就是群眾工作。在當前傳播手段和輿論格局發生重大改變的形勢下,唯有深入踐行群眾路線,才能讓黨的聲音最響亮,讓政府的信息更可信;才能打通宣傳工作“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地把廣大群眾凝聚起來。
在理論宣傳中貼近群眾。理論只有說服人,才能武裝人。一方面,要發揮好“網絡講堂”“百姓講堂”“面對面輔導”等群眾理論學習陣地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要多培養一些“群眾理論專家”,用地方話、順口溜、歇后語等群眾易于接受的語言方式擴大理論教育宣傳的效果。同時理論宣講對象要分眾化,群眾走到哪里,宣傳工作就要做到哪里。企事單位、學校、社區、工廠等,都是理論宣傳應該延伸到的地方。理論宣傳手段要適應現代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快節奏習慣,整合網絡論壇、QQ群、微博等現代溝通媒介,打造指尖上的理論課堂。
在文明創建中引導群眾。文明創建是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載體,要結合弘揚踐行“厚德行廣、堅韌自強、創新開元”的新時期廣元精神,深化各類文明細胞創建工作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集中示范活動,實現以點帶面、拓展延伸。要注重用先進典型來帶動群眾學習,深入開展“爭做文明廣元人,共建美麗廣元城”活動,讓廣大群眾在活動中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
在文化建設中感化群眾。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要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以文化人,不斷繁榮文化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堅持文化惠民,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把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廣播站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整合起來,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社會化,努力推出一批反映百姓生活、記錄時代脈動、振奮民族精神的優秀作品。面向基層一線,對接群眾需求,推進文藝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把文藝成果分享給廣大群眾。堅持“文旅興市”發展思路,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和“劍門蜀道·女皇故里”文化品牌,做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文章。
在網絡管理中聯系群眾。互聯網已成為廣大群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黨委政府為民執政的新路徑,廣大黨員干部要主動上網、織網、用網,辦好書記市長信箱、建言獻策論壇、民生政務微博、應急短信平臺,切實做到“民呼我應、我為民知”。領導干部可利用網絡監督更好地約束自己,更好地管理和規范行業部門履職情況,通過設立網絡監督信箱、領導信箱,公開收集民情,及時發現和掌握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即知即改。從源頭入手加強互聯網傳播秩序管理,“配好剎車再上路”,以免網上“洪水泛濫”、網下“手忙腳亂”。堅決打擊網絡謠言,大力整治各種網絡亂象,避免網絡謠言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在輿論引導中凝聚群眾。春風化雨,要不斷創新輿論引導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寓宣傳于傳播引導之中。要把握住意識形態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各類媒體、研究機構、高校課堂、講座論壇等陣地的有效管理,決不給錯誤思想言論提供傳播空間和渠道。把握好時、度、效,加強輿論引導,針對干部群眾普遍關注的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問題,主動設置議題,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和改進突發事件輿論引導,做到及時準確、公開透明、有序開放、有效管理、正確引導。(作者系中共廣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