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晨
近年來,圍繞實現“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非公經濟發展同步提速”目標,遂寧市著力完善企業黨建工作保障機制,健全黨務工作者選拔、管理、激勵機制,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夯實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人才保障。
推行雙推直選,提高非公企業黨組織成員的認同度。近年來,遂寧著眼于在規模以上、黨員人數較多、黨建工作較好的企業全面開展“雙推直選”工作,即分別由企業職工代表和黨員進行公開直接推薦,在企業黨員中直接推薦產生黨組織成員候選人;召開黨員大會,直接選舉產生黨組織書記及成員。目前,全市通過“雙推直選”產生的非公有制黨組織書記和委員達510名,其中書記241人,占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總數的65.1%,實現了從管理和技術崗位、黨性觀念強、思想政治素質好、善于做群眾工作的黨員中選拔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和成員。
實行組織選派,壯大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指導員隊伍。針對有外地引進或本地投資新建的企業缺乏合適黨組織書記人選,有的雖有人選但其抓黨建工作的精力有限,不少出資人要求配備了解當地情況、熟悉黨務工作和企業管理、善于協調工作的人選擔任黨組織書記等實際情況,遂寧市按照“熟黨務、懂經濟、會協調、敢監督”的原則及標準,從機關不再擔任實職的黨員干部、年輕干部、企業退休管理人員、事業單位退休退職人員中選派或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截至目前,全市通過各級組織選派非公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及黨務工作者864名,其中擔任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的91人。
落實兩項待遇,解決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后顧之憂。在實行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及專職黨務工作者享有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同等的工資福利待遇的基礎上,遂寧市普遍實行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企業工資(津貼)+上級黨組織黨務補貼”制度,工資(津貼)由企業按月發放,黨務補貼則由上級黨組織考核后支付。目前,全市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及兼職黨務工作者基本享有每月60元—150元不等的黨務補貼。實行“三優先對待”,落實黨務工作者政治待遇。對黨建工作成效突出、企業業主和職工滿意度高、對企業發展壯大貢獻較大的黨務工作者,優先推薦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優先提名為企業工會主席、團委書記職務。報考縣(鄉)公務員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據統計,全市擔任市、區縣、鄉鎮“兩代表一委員”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共91名,占企業黨組織書記總數的24.6%。
健全四項制度,強化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管理。遂寧推行“持證上崗”制度,采用長期培訓與定期培訓、常規培訓與專業培訓、崗前培訓與在崗培訓互動互補的方式,培養非公企業復合型黨建人才,實行非公企業專職黨務工作者資格認證。經過全市培訓的240名黨務工作者都實現了“持證上崗”。建立黨務工作者崗位績效考核制度,大英縣通過公開述職、民意測評的方式對黨務工作者工作情況進行考核。2013年全市215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中有8名因考核不合格不再擔任黨組織書記。建立表彰激勵機制,市委每兩年一次對十家非公企業黨建示范單位、十位優秀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和十位支持企業黨建的出資人進行表彰。目前,受到市、區、縣黨委政府及組織部門表彰獎勵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及黨務工作者共有168人。建立黨務工作者權益保障基金制度,黨組織書記及黨務工作者因履行職責、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被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或遭受重大損失時,通過權益保障基金給予適當的補償。大英縣將企業解聘或遭受重大損失的黨務工作者納入黨員幫扶基金的幫扶對象,一次性給予2000元以上的經濟補償。(作者系中共遂寧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責編:賀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