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鋼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達州市開江縣在全縣開展“民情大調查、問題大解決”群眾路線主題活動。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用“民情倒逼”的方式,開江縣取得了全省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滿意度測評和群眾安全感測評均位居達州市第一名的成績,全省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滿意度測評更是實現了134位的大躍升,為真正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作出了生動有效的實踐探索。
察民意 倒逼干部作風轉變
真正搞清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抓住這個源頭,一切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行之有據。開江縣以“民情大調查”為抓手,用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提出的各種需求倒逼全縣干部作風大轉變。縣委書記、縣長等縣委常委深入基層、隨機走訪、親查民情、傾聽民聲,以集中調研、包村入戶、走村串戶的方式,切實融入到群眾中,全面直接地掌握群眾最為關心的各種問題,帶頭解決群眾面臨的各種困難。組織全縣黨政工群、鄉鎮村社近3000名黨員干部分批、分階段,集中時間、集中力量,以各鄉鎮交叉調研,分片包干的方式,全面深入到194個村、21個社區。縣級民情調查隊和鄉鎮村社民情巡訪隊,每季度不定時深入基層巡察民情,每月在村社開展民情聽察。通過將收集到的民情信息與各職能部門的“群眾接待日”和紀委“接訪日”對接,有力倒逼干部作風轉變。
強信念 倒逼干部真心為民
堅定的信念是黨員干部奮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永葆先進性的力量源泉。開江縣所有黨支部深入開展了“強信念、守紀律、轉作風”的黨章學習活動800余場次,參與黨員干部達到6000余人次。全縣組建了10個縣級黨風廉政建設宣講團,縣級領導干部帶隊承擔宣講任務,就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政策、惠民措施、政務辦事流程等對廣大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進行了多達93場次的宣講,編印發放《黨務政務明白冊》25萬余冊、惠民政策宣傳單15萬余份。同時,全縣各部門、鄉鎮的所有黨員干部,結合自身工作崗位,深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重點化解服務群眾的疑難雜癥,選取群眾反應最大、最有需要的工作作為突破口,自查自糾、邊查邊改。通過這樣的宣講和自查,有力的推動了廣大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群眾工作信念形成。
嚴法紀 倒逼干部廉潔勤政
嚴明的法紀是保障廣大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能夠真正走好群眾路線的組織基礎。開江縣紀委對各職能部門、各鄉鎮反饋上來的民情信息背后可能隱藏的違法違紀、貪污腐敗、濫用權力的現象采取充分的大排查,堅持嚴肅法紀,不斷重拳出擊。通過對長田鄉高速公路征地補償款貪污案、講治鎮黨委書記陳子均貪腐案、沙壩鄉原人大主席違規參與房地產開發案等這樣一批基層貪腐問題的高調嚴肅處理,有力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可,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監督積極性,廣大群眾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權利維護方式,倒逼全縣黨員干部面對問題依法依規、及時有效解決,讓每一個干部都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全縣黨員干部勤政廉潔程度大大提升。
新平臺 倒逼干部提能增效
開江縣紀委監察局經過科學合理的指標選取和設計,開發了基于現代網絡基礎上的民情綜合管理與服務系統,以現代管理技術倒逼全縣干部提能增效。民情綜合管理與服務系統涵蓋了全縣25萬余戶、60多萬人口的基礎信息,囊括了全縣老百姓對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個人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具體要求,覆蓋了全縣縣鄉兩級黨政工群各部門以及村社干部在處置民情、服務民生中的方式、方法、態度、效果等。運用這一系統,開江縣將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集中吸納,分類分送職能部門處理解決,并采取全程追蹤的方式促使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開江縣繼續深化發展“民情倒逼法”,繼續把重心放在基層、把精力用在基層,著力消除一切可能導致“最后一公里”栓塞的新節點和新問題,實現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作者系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