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祖等
摘要:為探討棉稈替代鋸末制作發酵床養殖的效果,選擇日齡相近、生長發育良好、體重在30 kg左右的杜×長×大三元商品育肥豬30頭(公豬去勢,母豬不去勢),隨機分成3組并分別飼養:試驗Ⅰ組,稻殼、鋸末配比為5 ∶ 5的發酵床;試驗Ⅱ組,稻殼、鋸末、棉稈配比為5 ∶ 3 ∶ 2的發酵床;對照組為常規水泥地面。結果表明,試驗Ⅱ組用棉稈部分替代鋸末發酵效果良好,發酵床舍內溫度低于對照組和試驗Ⅰ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與試驗Ⅰ組差異不顯著;試驗Ⅱ組的豬末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平均日增重顯著低于試驗Ⅰ組,末重、料肉比均雖然低于試驗Ⅰ組,但相互間差異不顯著;試驗Ⅱ組的飼養總成本比試驗Ⅰ組和對照組分別節約22.7元/頭和43.7元/頭。
關鍵詞:發酵床;養豬;日增重;經濟效益;棉稈
中圖分類號: S828.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157-02
隨著人們環境生態意識的加強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發酵床養豬以無污染、零排放、肉質好的優勢被逐步認可[1-2]。發酵床墊料成本是影響發酵床養豬投入的因素之一,而墊料的發酵效果是影響發酵床養豬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3-5]。目前使用的原料中,鋸末的纖維素含量高,不易被微生物快速分解,發酵效果好,使用年限較長。隨著發酵床技術的推廣,鋸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鋸末的價位也隨之直線上升,養殖成本急劇增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稈資源豐富,用棉稈制作發酵床,降低發酵床成本成為關注熱點。本試驗采用部分棉稈代替鋸末進行發酵床養豬效果對比,為發酵床養豬技術在棉稈豐富地區的推廣提供參考,為不同地區發酵床墊料的選擇提供思路。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墊料 墊料主要組成為玉米秸稈、鋸末、稻殼、棉稈。玉米秸稈、稻殼、棉稈均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當地農戶,鋸末購自木材加工廠。
1.1.2 供試豬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養豬場選擇日齡相近、生長發育良好、體重在30 kg左右的杜×長×大三元商品育肥豬30頭(公豬去勢,母豬不去勢),隨機分成3組,每組10頭,進行正常的防疫、驅蟲、消毒。
1.2 試驗方案
1.2.1 試驗設計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選擇發酵床式生態豬舍進行養豬,豬舍面積為12 m2。設2個試驗組和1個對照組,試驗Ⅰ組:以稻殼、鋸末配比5 ∶ 5作為發酵床;試驗Ⅱ組:以稻殼、鋸末、棉稈配比5 ∶ 3 ∶ 2作為發酵床;對照組豬舍為常規水泥地面。
1.2.2 發酵床的制作 棉稈用粉碎機粉碎,與稻殼、鋸末按照試驗設計比例混合均勻?;旌狭现屑尤胱灾凭汉退ㄋ挚刂圃?5%左右),后堆積發酵,發酵成功后待溫度降到 40~50 ℃ 作為墊料。進豬前先用秸稈鋪滿底層,厚度為 0.20 m,再加墊料,總厚度約0.90 m。
1.2.3 飼養管理 日糧為自配飼料,用20%正大豬用濃縮飼料加70%玉米、10%麩皮均勻混合,配制成全價料。將每日配制的混合飼料平均分成3等份,分別在09:00、13:30和19:30分3次人工飼喂對照組和試驗組,自由飲水,不清糞,每周翻耙墊料2~3次,翻耙深度0.30~0.40 m。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1.3.1 溫濕度 試驗期間于1~7、14~20、27~33 d…采用干濕球溫度計測定水泥地面豬舍和發酵床豬舍內溫濕度,測定時間為每日10:00、16:00、22:00,計算豬舍的平均溫度與濕度。
1.3.2 發酵床的運行 試驗期間觀察發酵床是否正常運行,主要結合飼養管理對墊料板結情況、透氣性、發酵程度等進行觀察,記錄發酵床下沉5、10、15、20 cm的時間,添加墊料時間與添加量。
1.3.3 豬健康狀況 觀察豬精神狀態、毛色、食欲等,記錄病豬的生病時間、數量及用藥情況,計算發病率、死淘率。
1.3.4 育肥豬生長性狀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空腹稱重并記錄,記錄日采食量,計算總增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日平均溫度、濕度
由表1可以看出,舍外溫度顯著低于水泥地面及發酵床豬舍;傳統水泥地面豬舍溫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與試驗Ⅰ組沒有顯著性差異;試驗Ⅰ組室內溫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舍外濕度顯著低于水泥地面及發酵床豬舍;傳統水泥地面豬舍濕度低于試驗Ⅰ組,且相互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試驗Ⅰ組室內濕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
3 小結與討論
發酵床養豬,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發酵床產熱就能有效保證舍內環境溫度,與傳統水泥地面相比不需供暖,可以保證育肥豬的正常生長,節約飼養成本。另外,豬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疾病發生率低,生長速度快,試驗結果與相關報道[6-8]相一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稈部分替代鋸末,發酵床運行效果良好,雖然發酵溫度較低,但是可以保證育肥豬的正常生長,經濟效益較傳統水泥地面高。
棉稈豐富的地區,棉稈部分代替鋸末,雖然發酵床發酵程度比鋸末發酵床相對差些,但是初期差異不明顯,可以節約墊料成本。隨著發酵床使用年限的延長,篩選菌種,促進碳氮比較低的墊料充分發酵,以保證發酵床的正常運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周忠凱,秦 竹,余 剛,等. 發酵床育肥豬舍內濕熱環境與通風狀況研究[J]. 江蘇農業學報,2013,29(3):592-598.
[2]胡志剛,劉榮生,陳志雄.發酵床豬舍對育肥豬生長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8):222-223.
[3]劉小莉,馬 平,鄭愛華,等. 發酵床養豬與常規養豬的效果對比試驗[J]. 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2,32(3):61-63.
[4]高麗南,王思珍,馮 霞.生物發酵床養豬與傳統養豬生產效益的對比試驗[J]. 豬業科學,2010(11):44-45.
[5]王小紅,呂 峰,常代奇,等. 不同菌種組合的發酵床養豬試驗效果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3):177-178,387.
[6]王 誠,盛清凱,武 英,等. 冬季水泥地面豬舍與發酵床豬舍養豬效果比較[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09(7):56-57.
[7]劉 讓,崔艷霞,李宏建,等. 發酵床養豬模式與傳統養豬模式飼養效果比較[J]. 家畜生態學報,2011,32(6):88-90.
[8]帥起義,鄧昌彥,李家連,等. 生物發酵床自然養豬技術養豬效果的試驗報告[J]. 養豬,2008(5):27-29.endprint
摘要:為探討棉稈替代鋸末制作發酵床養殖的效果,選擇日齡相近、生長發育良好、體重在30 kg左右的杜×長×大三元商品育肥豬30頭(公豬去勢,母豬不去勢),隨機分成3組并分別飼養:試驗Ⅰ組,稻殼、鋸末配比為5 ∶ 5的發酵床;試驗Ⅱ組,稻殼、鋸末、棉稈配比為5 ∶ 3 ∶ 2的發酵床;對照組為常規水泥地面。結果表明,試驗Ⅱ組用棉稈部分替代鋸末發酵效果良好,發酵床舍內溫度低于對照組和試驗Ⅰ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與試驗Ⅰ組差異不顯著;試驗Ⅱ組的豬末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平均日增重顯著低于試驗Ⅰ組,末重、料肉比均雖然低于試驗Ⅰ組,但相互間差異不顯著;試驗Ⅱ組的飼養總成本比試驗Ⅰ組和對照組分別節約22.7元/頭和43.7元/頭。
關鍵詞:發酵床;養豬;日增重;經濟效益;棉稈
中圖分類號: S828.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157-02
隨著人們環境生態意識的加強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發酵床養豬以無污染、零排放、肉質好的優勢被逐步認可[1-2]。發酵床墊料成本是影響發酵床養豬投入的因素之一,而墊料的發酵效果是影響發酵床養豬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3-5]。目前使用的原料中,鋸末的纖維素含量高,不易被微生物快速分解,發酵效果好,使用年限較長。隨著發酵床技術的推廣,鋸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鋸末的價位也隨之直線上升,養殖成本急劇增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稈資源豐富,用棉稈制作發酵床,降低發酵床成本成為關注熱點。本試驗采用部分棉稈代替鋸末進行發酵床養豬效果對比,為發酵床養豬技術在棉稈豐富地區的推廣提供參考,為不同地區發酵床墊料的選擇提供思路。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墊料 墊料主要組成為玉米秸稈、鋸末、稻殼、棉稈。玉米秸稈、稻殼、棉稈均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當地農戶,鋸末購自木材加工廠。
1.1.2 供試豬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養豬場選擇日齡相近、生長發育良好、體重在30 kg左右的杜×長×大三元商品育肥豬30頭(公豬去勢,母豬不去勢),隨機分成3組,每組10頭,進行正常的防疫、驅蟲、消毒。
1.2 試驗方案
1.2.1 試驗設計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選擇發酵床式生態豬舍進行養豬,豬舍面積為12 m2。設2個試驗組和1個對照組,試驗Ⅰ組:以稻殼、鋸末配比5 ∶ 5作為發酵床;試驗Ⅱ組:以稻殼、鋸末、棉稈配比5 ∶ 3 ∶ 2作為發酵床;對照組豬舍為常規水泥地面。
1.2.2 發酵床的制作 棉稈用粉碎機粉碎,與稻殼、鋸末按照試驗設計比例混合均勻?;旌狭现屑尤胱灾凭汉退ㄋ挚刂圃?5%左右),后堆積發酵,發酵成功后待溫度降到 40~50 ℃ 作為墊料。進豬前先用秸稈鋪滿底層,厚度為 0.20 m,再加墊料,總厚度約0.90 m。
1.2.3 飼養管理 日糧為自配飼料,用20%正大豬用濃縮飼料加70%玉米、10%麩皮均勻混合,配制成全價料。將每日配制的混合飼料平均分成3等份,分別在09:00、13:30和19:30分3次人工飼喂對照組和試驗組,自由飲水,不清糞,每周翻耙墊料2~3次,翻耙深度0.30~0.40 m。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1.3.1 溫濕度 試驗期間于1~7、14~20、27~33 d…采用干濕球溫度計測定水泥地面豬舍和發酵床豬舍內溫濕度,測定時間為每日10:00、16:00、22:00,計算豬舍的平均溫度與濕度。
1.3.2 發酵床的運行 試驗期間觀察發酵床是否正常運行,主要結合飼養管理對墊料板結情況、透氣性、發酵程度等進行觀察,記錄發酵床下沉5、10、15、20 cm的時間,添加墊料時間與添加量。
1.3.3 豬健康狀況 觀察豬精神狀態、毛色、食欲等,記錄病豬的生病時間、數量及用藥情況,計算發病率、死淘率。
1.3.4 育肥豬生長性狀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空腹稱重并記錄,記錄日采食量,計算總增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日平均溫度、濕度
由表1可以看出,舍外溫度顯著低于水泥地面及發酵床豬舍;傳統水泥地面豬舍溫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與試驗Ⅰ組沒有顯著性差異;試驗Ⅰ組室內溫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舍外濕度顯著低于水泥地面及發酵床豬舍;傳統水泥地面豬舍濕度低于試驗Ⅰ組,且相互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試驗Ⅰ組室內濕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
3 小結與討論
發酵床養豬,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發酵床產熱就能有效保證舍內環境溫度,與傳統水泥地面相比不需供暖,可以保證育肥豬的正常生長,節約飼養成本。另外,豬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疾病發生率低,生長速度快,試驗結果與相關報道[6-8]相一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稈部分替代鋸末,發酵床運行效果良好,雖然發酵溫度較低,但是可以保證育肥豬的正常生長,經濟效益較傳統水泥地面高。
棉稈豐富的地區,棉稈部分代替鋸末,雖然發酵床發酵程度比鋸末發酵床相對差些,但是初期差異不明顯,可以節約墊料成本。隨著發酵床使用年限的延長,篩選菌種,促進碳氮比較低的墊料充分發酵,以保證發酵床的正常運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周忠凱,秦 竹,余 剛,等. 發酵床育肥豬舍內濕熱環境與通風狀況研究[J]. 江蘇農業學報,2013,29(3):592-598.
[2]胡志剛,劉榮生,陳志雄.發酵床豬舍對育肥豬生長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8):222-223.
[3]劉小莉,馬 平,鄭愛華,等. 發酵床養豬與常規養豬的效果對比試驗[J]. 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2,32(3):61-63.
[4]高麗南,王思珍,馮 霞.生物發酵床養豬與傳統養豬生產效益的對比試驗[J]. 豬業科學,2010(11):44-45.
[5]王小紅,呂 峰,常代奇,等. 不同菌種組合的發酵床養豬試驗效果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3):177-178,387.
[6]王 誠,盛清凱,武 英,等. 冬季水泥地面豬舍與發酵床豬舍養豬效果比較[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09(7):56-57.
[7]劉 讓,崔艷霞,李宏建,等. 發酵床養豬模式與傳統養豬模式飼養效果比較[J]. 家畜生態學報,2011,32(6):88-90.
[8]帥起義,鄧昌彥,李家連,等. 生物發酵床自然養豬技術養豬效果的試驗報告[J]. 養豬,2008(5):27-29.endprint
摘要:為探討棉稈替代鋸末制作發酵床養殖的效果,選擇日齡相近、生長發育良好、體重在30 kg左右的杜×長×大三元商品育肥豬30頭(公豬去勢,母豬不去勢),隨機分成3組并分別飼養:試驗Ⅰ組,稻殼、鋸末配比為5 ∶ 5的發酵床;試驗Ⅱ組,稻殼、鋸末、棉稈配比為5 ∶ 3 ∶ 2的發酵床;對照組為常規水泥地面。結果表明,試驗Ⅱ組用棉稈部分替代鋸末發酵效果良好,發酵床舍內溫度低于對照組和試驗Ⅰ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與試驗Ⅰ組差異不顯著;試驗Ⅱ組的豬末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平均日增重顯著低于試驗Ⅰ組,末重、料肉比均雖然低于試驗Ⅰ組,但相互間差異不顯著;試驗Ⅱ組的飼養總成本比試驗Ⅰ組和對照組分別節約22.7元/頭和43.7元/頭。
關鍵詞:發酵床;養豬;日增重;經濟效益;棉稈
中圖分類號: S828.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157-02
隨著人們環境生態意識的加強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發酵床養豬以無污染、零排放、肉質好的優勢被逐步認可[1-2]。發酵床墊料成本是影響發酵床養豬投入的因素之一,而墊料的發酵效果是影響發酵床養豬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3-5]。目前使用的原料中,鋸末的纖維素含量高,不易被微生物快速分解,發酵效果好,使用年限較長。隨著發酵床技術的推廣,鋸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鋸末的價位也隨之直線上升,養殖成本急劇增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稈資源豐富,用棉稈制作發酵床,降低發酵床成本成為關注熱點。本試驗采用部分棉稈代替鋸末進行發酵床養豬效果對比,為發酵床養豬技術在棉稈豐富地區的推廣提供參考,為不同地區發酵床墊料的選擇提供思路。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墊料 墊料主要組成為玉米秸稈、鋸末、稻殼、棉稈。玉米秸稈、稻殼、棉稈均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當地農戶,鋸末購自木材加工廠。
1.1.2 供試豬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養豬場選擇日齡相近、生長發育良好、體重在30 kg左右的杜×長×大三元商品育肥豬30頭(公豬去勢,母豬不去勢),隨機分成3組,每組10頭,進行正常的防疫、驅蟲、消毒。
1.2 試驗方案
1.2.1 試驗設計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選擇發酵床式生態豬舍進行養豬,豬舍面積為12 m2。設2個試驗組和1個對照組,試驗Ⅰ組:以稻殼、鋸末配比5 ∶ 5作為發酵床;試驗Ⅱ組:以稻殼、鋸末、棉稈配比5 ∶ 3 ∶ 2作為發酵床;對照組豬舍為常規水泥地面。
1.2.2 發酵床的制作 棉稈用粉碎機粉碎,與稻殼、鋸末按照試驗設計比例混合均勻。混合料中加入自制菌液和水(水分控制在45%左右),后堆積發酵,發酵成功后待溫度降到 40~50 ℃ 作為墊料。進豬前先用秸稈鋪滿底層,厚度為 0.20 m,再加墊料,總厚度約0.90 m。
1.2.3 飼養管理 日糧為自配飼料,用20%正大豬用濃縮飼料加70%玉米、10%麩皮均勻混合,配制成全價料。將每日配制的混合飼料平均分成3等份,分別在09:00、13:30和19:30分3次人工飼喂對照組和試驗組,自由飲水,不清糞,每周翻耙墊料2~3次,翻耙深度0.30~0.40 m。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1.3.1 溫濕度 試驗期間于1~7、14~20、27~33 d…采用干濕球溫度計測定水泥地面豬舍和發酵床豬舍內溫濕度,測定時間為每日10:00、16:00、22:00,計算豬舍的平均溫度與濕度。
1.3.2 發酵床的運行 試驗期間觀察發酵床是否正常運行,主要結合飼養管理對墊料板結情況、透氣性、發酵程度等進行觀察,記錄發酵床下沉5、10、15、20 cm的時間,添加墊料時間與添加量。
1.3.3 豬健康狀況 觀察豬精神狀態、毛色、食欲等,記錄病豬的生病時間、數量及用藥情況,計算發病率、死淘率。
1.3.4 育肥豬生長性狀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空腹稱重并記錄,記錄日采食量,計算總增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日平均溫度、濕度
由表1可以看出,舍外溫度顯著低于水泥地面及發酵床豬舍;傳統水泥地面豬舍溫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與試驗Ⅰ組沒有顯著性差異;試驗Ⅰ組室內溫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舍外濕度顯著低于水泥地面及發酵床豬舍;傳統水泥地面豬舍濕度低于試驗Ⅰ組,且相互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顯著高于試驗Ⅱ組;試驗Ⅰ組室內濕度顯著高于試驗Ⅱ組。
3 小結與討論
發酵床養豬,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發酵床產熱就能有效保證舍內環境溫度,與傳統水泥地面相比不需供暖,可以保證育肥豬的正常生長,節約飼養成本。另外,豬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疾病發生率低,生長速度快,試驗結果與相關報道[6-8]相一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稈部分替代鋸末,發酵床運行效果良好,雖然發酵溫度較低,但是可以保證育肥豬的正常生長,經濟效益較傳統水泥地面高。
棉稈豐富的地區,棉稈部分代替鋸末,雖然發酵床發酵程度比鋸末發酵床相對差些,但是初期差異不明顯,可以節約墊料成本。隨著發酵床使用年限的延長,篩選菌種,促進碳氮比較低的墊料充分發酵,以保證發酵床的正常運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周忠凱,秦 竹,余 剛,等. 發酵床育肥豬舍內濕熱環境與通風狀況研究[J]. 江蘇農業學報,2013,29(3):592-598.
[2]胡志剛,劉榮生,陳志雄.發酵床豬舍對育肥豬生長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8):222-223.
[3]劉小莉,馬 平,鄭愛華,等. 發酵床養豬與常規養豬的效果對比試驗[J]. 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2,32(3):61-63.
[4]高麗南,王思珍,馮 霞.生物發酵床養豬與傳統養豬生產效益的對比試驗[J]. 豬業科學,2010(11):44-45.
[5]王小紅,呂 峰,常代奇,等. 不同菌種組合的發酵床養豬試驗效果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3):177-178,387.
[6]王 誠,盛清凱,武 英,等. 冬季水泥地面豬舍與發酵床豬舍養豬效果比較[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09(7):56-57.
[7]劉 讓,崔艷霞,李宏建,等. 發酵床養豬模式與傳統養豬模式飼養效果比較[J]. 家畜生態學報,2011,32(6):88-90.
[8]帥起義,鄧昌彥,李家連,等. 生物發酵床自然養豬技術養豬效果的試驗報告[J]. 養豬,2008(5):27-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