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璠 趙凱
摘要:采用正交試驗,探討不同連作障礙防控技術措施對太子參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太子參的產量鮮重分別與塊根鮮重、塊根長度、塊根直徑、須根數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地下莖節數之間呈負相關,總體而言,各因素最優組合為A3B3C2D3,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 450 kg/hm2 +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1 000倍液,連噴2~3次。
關鍵詞:太子參;連作障礙;防控技術;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567.5+30.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194-03
連作障礙在農業生產上普遍存在,國內外對設施蔬菜[1-4]、大豆[5-6]、辣椒[7]等農作物連作障礙作了大量研究。目前我國約40%的藥材供應主要依靠栽培品種,而大多數栽培品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連作障礙問題,有些栽培藥用植物的連作障礙問題相當突出。本研究以太子參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連作障礙防控技術對太子參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為開發利用太子參資源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
太子參品種為拓參1號,由福建省寧德市拓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供。
1.2 方法
試驗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設計,4個因素分別為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基肥施用量、藥物稀釋倍數,每個因素分別設置3個用量(表1)。試驗在太子參6年連作土壤上進行。試驗共9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共27個小區,各小區面積為1.2 m×10 m。
2.4 不同防控技術組合對太子參地下莖節數的影響
由圖4可知,太子參地下莖節數與產量鮮重之間呈負相關,且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r=-0.043。
由表2可知,A1(A2)B3C1(C3)D2(D3)為本試驗的最優水平組合,即栽植深度為5 cm或8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施用草木灰1 200 kg/hm2+磷肥300 kg/hm2+復合肥1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或草木灰 1 800 kg/hm2+磷肥600 kg/hm2+復合肥300 kg/hm2+硫酸鉀300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 1 000 倍液,連噴2~3次。由表3可知,4個因素對太子參地下莖節數的影響均不顯著。
2.5 不同防控技術組合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
由圖5可知,太子參須根數與產量鮮重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r=0.832* *。
由表2可知,A3B3C2D3為最優水平組合,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 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 1 000 倍液,連噴2~3次。各因素對太子參須根數影響的主次順序為藥物稀釋倍數、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基肥施用量。由表3可知,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藥物稀釋倍數3個因素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均極顯著,基肥施用量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不顯著。
3 結論
本研究表明,太子參的產量鮮重分別與塊根鮮重、塊根長度、塊根直徑、須根數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地下莖節數之間負相關,總體而言,各因素最優組合為A3B3C2D3,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1 000倍液,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鄭良永,胡劍非,林昌華,等. 作物連作障礙的產生及防治[J]. 熱帶農業科學,2005,25(2):58-62.
[2]梁銀麗,陳志杰,徐福利,等. 黃土高原設施農業中的土壤連作障礙[J]. 水土保持學報,2004,18(4):134-136.
[3]毛亦卉,譚亮萍. 蔬菜連作障礙及其防控措施[J]. 湖南農業科學,2011(16):26-27.
[4]鄭軍輝,葉素芬,喻景權. 蔬菜作物連作障礙產生的原因及生物防治[J].中國蔬菜,2004(3):56-58.
[5]王宗瑋,張鑫生,閆 飛. 大豆連作障礙機理的研究簡述[J]. 吉林農業科學,2009,34(3):12-13,27.
[6]喻景權,杜堯舜. 蔬菜設施栽培可持續發展中的連作障礙問題[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1):124-126.
[7]楊廣君,趙尊練,鞏振輝,等. 線辣椒根系分泌物對辣椒等受體作物的化感效應[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10):146-152,157.
摘要:采用正交試驗,探討不同連作障礙防控技術措施對太子參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太子參的產量鮮重分別與塊根鮮重、塊根長度、塊根直徑、須根數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地下莖節數之間呈負相關,總體而言,各因素最優組合為A3B3C2D3,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 450 kg/hm2 +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1 000倍液,連噴2~3次。
關鍵詞:太子參;連作障礙;防控技術;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567.5+30.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194-03
連作障礙在農業生產上普遍存在,國內外對設施蔬菜[1-4]、大豆[5-6]、辣椒[7]等農作物連作障礙作了大量研究。目前我國約40%的藥材供應主要依靠栽培品種,而大多數栽培品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連作障礙問題,有些栽培藥用植物的連作障礙問題相當突出。本研究以太子參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連作障礙防控技術對太子參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為開發利用太子參資源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
太子參品種為拓參1號,由福建省寧德市拓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供。
1.2 方法
試驗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設計,4個因素分別為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基肥施用量、藥物稀釋倍數,每個因素分別設置3個用量(表1)。試驗在太子參6年連作土壤上進行。試驗共9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共27個小區,各小區面積為1.2 m×10 m。
2.4 不同防控技術組合對太子參地下莖節數的影響
由圖4可知,太子參地下莖節數與產量鮮重之間呈負相關,且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r=-0.043。
由表2可知,A1(A2)B3C1(C3)D2(D3)為本試驗的最優水平組合,即栽植深度為5 cm或8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施用草木灰1 200 kg/hm2+磷肥300 kg/hm2+復合肥1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或草木灰 1 800 kg/hm2+磷肥600 kg/hm2+復合肥300 kg/hm2+硫酸鉀300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 1 000 倍液,連噴2~3次。由表3可知,4個因素對太子參地下莖節數的影響均不顯著。
2.5 不同防控技術組合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
由圖5可知,太子參須根數與產量鮮重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r=0.832* *。
由表2可知,A3B3C2D3為最優水平組合,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 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 1 000 倍液,連噴2~3次。各因素對太子參須根數影響的主次順序為藥物稀釋倍數、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基肥施用量。由表3可知,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藥物稀釋倍數3個因素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均極顯著,基肥施用量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不顯著。
3 結論
本研究表明,太子參的產量鮮重分別與塊根鮮重、塊根長度、塊根直徑、須根數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地下莖節數之間負相關,總體而言,各因素最優組合為A3B3C2D3,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1 000倍液,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鄭良永,胡劍非,林昌華,等. 作物連作障礙的產生及防治[J]. 熱帶農業科學,2005,25(2):58-62.
[2]梁銀麗,陳志杰,徐福利,等. 黃土高原設施農業中的土壤連作障礙[J]. 水土保持學報,2004,18(4):134-136.
[3]毛亦卉,譚亮萍. 蔬菜連作障礙及其防控措施[J]. 湖南農業科學,2011(16):26-27.
[4]鄭軍輝,葉素芬,喻景權. 蔬菜作物連作障礙產生的原因及生物防治[J].中國蔬菜,2004(3):56-58.
[5]王宗瑋,張鑫生,閆 飛. 大豆連作障礙機理的研究簡述[J]. 吉林農業科學,2009,34(3):12-13,27.
[6]喻景權,杜堯舜. 蔬菜設施栽培可持續發展中的連作障礙問題[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1):124-126.
[7]楊廣君,趙尊練,鞏振輝,等. 線辣椒根系分泌物對辣椒等受體作物的化感效應[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10):146-152,157.
摘要:采用正交試驗,探討不同連作障礙防控技術措施對太子參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太子參的產量鮮重分別與塊根鮮重、塊根長度、塊根直徑、須根數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地下莖節數之間呈負相關,總體而言,各因素最優組合為A3B3C2D3,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 450 kg/hm2 +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1 000倍液,連噴2~3次。
關鍵詞:太子參;連作障礙;防控技術;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567.5+30.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194-03
連作障礙在農業生產上普遍存在,國內外對設施蔬菜[1-4]、大豆[5-6]、辣椒[7]等農作物連作障礙作了大量研究。目前我國約40%的藥材供應主要依靠栽培品種,而大多數栽培品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連作障礙問題,有些栽培藥用植物的連作障礙問題相當突出。本研究以太子參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連作障礙防控技術對太子參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為開發利用太子參資源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
太子參品種為拓參1號,由福建省寧德市拓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供。
1.2 方法
試驗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設計,4個因素分別為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基肥施用量、藥物稀釋倍數,每個因素分別設置3個用量(表1)。試驗在太子參6年連作土壤上進行。試驗共9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共27個小區,各小區面積為1.2 m×10 m。
2.4 不同防控技術組合對太子參地下莖節數的影響
由圖4可知,太子參地下莖節數與產量鮮重之間呈負相關,且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r=-0.043。
由表2可知,A1(A2)B3C1(C3)D2(D3)為本試驗的最優水平組合,即栽植深度為5 cm或8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施用草木灰1 200 kg/hm2+磷肥300 kg/hm2+復合肥1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或草木灰 1 800 kg/hm2+磷肥600 kg/hm2+復合肥300 kg/hm2+硫酸鉀300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 1 000 倍液,連噴2~3次。由表3可知,4個因素對太子參地下莖節數的影響均不顯著。
2.5 不同防控技術組合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
由圖5可知,太子參須根數與產量鮮重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r=0.832* *。
由表2可知,A3B3C2D3為最優水平組合,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 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 1 000 倍液,連噴2~3次。各因素對太子參須根數影響的主次順序為藥物稀釋倍數、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基肥施用量。由表3可知,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液、藥物稀釋倍數3個因素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均極顯著,基肥施用量對太子參須根數的影響不顯著。
3 結論
本研究表明,太子參的產量鮮重分別與塊根鮮重、塊根長度、塊根直徑、須根數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地下莖節數之間負相關,總體而言,各因素最優組合為A3B3C2D3,即栽植深度為11 cm,土壤消毒液為代森銨,基肥施用量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復合肥225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發病嚴重時,7~10 d噴1次50%多菌靈1 000倍液,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鄭良永,胡劍非,林昌華,等. 作物連作障礙的產生及防治[J]. 熱帶農業科學,2005,25(2):58-62.
[2]梁銀麗,陳志杰,徐福利,等. 黃土高原設施農業中的土壤連作障礙[J]. 水土保持學報,2004,18(4):134-136.
[3]毛亦卉,譚亮萍. 蔬菜連作障礙及其防控措施[J]. 湖南農業科學,2011(16):26-27.
[4]鄭軍輝,葉素芬,喻景權. 蔬菜作物連作障礙產生的原因及生物防治[J].中國蔬菜,2004(3):56-58.
[5]王宗瑋,張鑫生,閆 飛. 大豆連作障礙機理的研究簡述[J]. 吉林農業科學,2009,34(3):12-13,27.
[6]喻景權,杜堯舜. 蔬菜設施栽培可持續發展中的連作障礙問題[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1):124-126.
[7]楊廣君,趙尊練,鞏振輝,等. 線辣椒根系分泌物對辣椒等受體作物的化感效應[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10):146-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