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琪等
摘要:按照土地退化有關概念和農田生態系統的特點,運用參與式方法、KJ法、德爾菲法等方法,建立小尺度范圍、人為驅動力影響下的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耕作制度、耕作措施、土壤殘膜污染、肥料污染、農藥污染、灌溉方式、土壤含鹽量、工程排堿措施、農田防護林、貧困狀況共10項指標。該體系各指標具有可獲取性,易于操作,便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減少人為不合理的農田土地利用活動,提高了土地生產力,可有效控制農田土地退化。
關鍵詞: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S158.1;S15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296-02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種營力或數種營力結合致使干旱、半干旱、亞濕潤干旱和極干旱區的雨澆地、水澆地或草原、牧場、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經濟生產力和復雜性下降或喪失[1]。土地退化是一個非常綜合和復雜的過程,主要原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人為因素是加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2]。人口急劇增加是人類不合理活動的根源,人口增長加劇了人地矛盾,導致資源短缺甚至破壞。粗放型經濟活動也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落后的生產方式導致土地生產力衰竭,單位面積產量下降。另外,人口變化、貧困、發展水平不平衡、土地所有權問題、土地使用者對土地退化的態度和其他經濟因素等,對土地退化均有一定的影響。許多國家政府通過補貼資助農民使用化肥和殺蟲劑,化學產品的過量施用也加重了土地退化[3]。
農田退化是全球普遍性問題,尤其在亞非等發展中國家較嚴重,給農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國農田退化價值損失總量為1 225.45億元,已對中國農業發展構成一定的影響,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會對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4]。本研究以小尺度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為主要監測與評價對象,建立人為因素造成土地退化的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評價指標的獲取、監測評價體系建立及評價方法等,形成了適用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的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監測與評價對象
以新疆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為監測與評價對象,開展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研究。
1.2 評價方法
1.2.1 參與式方法 引入“自下而上”的“參與式”模式,讓以農民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充分參與,收集小尺度范圍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集,幫助農民自己監測每一個經營地塊的土地退化現狀及變化趨勢。
1.2.2 KJ法 將未知問題、未曾接觸過的領域等相關事實、意見或設想之類的語言文字資料收集起來,利用其內在的相互關系作成歸類合并圖,從復雜的現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實質,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聘請新疆土地退化研究的相關專家和管理官員組成專家咨詢組,召開會議,激發每個人的思維,引起思維共鳴,推選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預選指標集。
1.2.3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通過多輪次調查專家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看法,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
根據新疆農田生態系統狀況,聘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外的相關專家對入選的指標和指標的重要性、權重值進行填表(表1、表2)咨詢。應邀咨詢專家互不見面,完全憑借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作出獨立判斷,填寫咨詢表;對各專家意見進行統計處理,計算專家意見的集中值與變異程度以及反映專家意見協調程度的和諧系數。
2.3 專家意見的和諧系數
應用Kendall法對原假設的檢驗結果表明,在0.05顯著性水平下否定原假設,即認為專家對各指標重要度咨詢意見相關或者是較為一致,專家意見未見顯著性差異,達到一致性要求,Delphi法即可終止。
2.4 新疆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人為驅動力影響下評價農田生態系統的土地退化,結果表明,新疆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耕作制度、耕作措施、土壤殘膜、肥料污染、農藥污染、灌溉方式、土壤含鹽量、工程排堿措施、農田防護林和貧困狀況,這10項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103、0.109、0.098、0.097、0.086、0.101、0.105、0.104、0.114、0.083。
3 小結與討論
農田退化涉及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穩定增收及國家糧食安全。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是農田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我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耕地承包期為30年[8]。我國長期穩定的土地經營制度決定了只有讓土地經營者主動關注土地退化的動態變化,才能保證農田的土地質量和生態系統的環境問題,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狀態。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對農業生產上的土地質量、可持續利用方面研究頗多,很少報道有關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方面的研究。前人對國內外、大流域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進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整治措施。舒強對新疆土地退化進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9];羅明等綜述了綜合整治土地退化廣布的長江上中游山地環境,以及對草地、鹽堿地、礦區土地、南方亞熱帶丘陵山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研究的現狀[10]。
本研究從小尺度土地退化監測角度出發,利用參與式方法,吸收各方面的意見,獲取了第一手資料,對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提出了一套人為驅動力影響下評價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的指標體系。體系中的指標具有可獲取性、易于操作的特點,便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以減少人為不合理的農田土地利用活動,提高土地生產力,防治農田土地退化。用此評價方法完成的土地退化評價結果,能夠進行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段的對比,使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監測實現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土地退化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土地退化動態監測與動態數據庫及其管理信息系統、監測研究網絡的建立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新疆GEF-OP12項目協調辦公室,新疆GEF-OP12項目執行辦公室. 新疆土地退化綜合防治戰略與行動計劃[M]. 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7.
[2]程水英,李團勝.土地退化的研究進展[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18(3):38-43.
[3]何興東,叢培芳,董治寶,等. 20世紀末30a里全球生態退化狀況[J]. 中國沙漠,2007,2(2):283-289.
[4]李貴春,邱建軍,尹昌斌. 中國農田退化價值損失計量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3):230-235.
[5]王金錫,慕長龍,彭培好,等.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監測與評價[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6]劉艷鋒. 肯德爾和諧系數的實際運用[J].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6,14(1):41-42.
[7]杜 強,賈麗艷. SPSS統計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37-139.
[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M]. 北京,2002.
[9]舒 強. 新疆土地退化的成因分析與防治對策[J]. 新疆環境保護2000,22(3):149-154
[10]羅 明,龍花樓. 土地退化研究綜述[J]. 生態環境,2005,14(2):287-293.endprint
摘要:按照土地退化有關概念和農田生態系統的特點,運用參與式方法、KJ法、德爾菲法等方法,建立小尺度范圍、人為驅動力影響下的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耕作制度、耕作措施、土壤殘膜污染、肥料污染、農藥污染、灌溉方式、土壤含鹽量、工程排堿措施、農田防護林、貧困狀況共10項指標。該體系各指標具有可獲取性,易于操作,便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減少人為不合理的農田土地利用活動,提高了土地生產力,可有效控制農田土地退化。
關鍵詞: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S158.1;S15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296-02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種營力或數種營力結合致使干旱、半干旱、亞濕潤干旱和極干旱區的雨澆地、水澆地或草原、牧場、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經濟生產力和復雜性下降或喪失[1]。土地退化是一個非常綜合和復雜的過程,主要原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人為因素是加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2]。人口急劇增加是人類不合理活動的根源,人口增長加劇了人地矛盾,導致資源短缺甚至破壞。粗放型經濟活動也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落后的生產方式導致土地生產力衰竭,單位面積產量下降。另外,人口變化、貧困、發展水平不平衡、土地所有權問題、土地使用者對土地退化的態度和其他經濟因素等,對土地退化均有一定的影響。許多國家政府通過補貼資助農民使用化肥和殺蟲劑,化學產品的過量施用也加重了土地退化[3]。
農田退化是全球普遍性問題,尤其在亞非等發展中國家較嚴重,給農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國農田退化價值損失總量為1 225.45億元,已對中國農業發展構成一定的影響,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會對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4]。本研究以小尺度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為主要監測與評價對象,建立人為因素造成土地退化的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評價指標的獲取、監測評價體系建立及評價方法等,形成了適用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的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監測與評價對象
以新疆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為監測與評價對象,開展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研究。
1.2 評價方法
1.2.1 參與式方法 引入“自下而上”的“參與式”模式,讓以農民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充分參與,收集小尺度范圍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集,幫助農民自己監測每一個經營地塊的土地退化現狀及變化趨勢。
1.2.2 KJ法 將未知問題、未曾接觸過的領域等相關事實、意見或設想之類的語言文字資料收集起來,利用其內在的相互關系作成歸類合并圖,從復雜的現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實質,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聘請新疆土地退化研究的相關專家和管理官員組成專家咨詢組,召開會議,激發每個人的思維,引起思維共鳴,推選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預選指標集。
1.2.3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通過多輪次調查專家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看法,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
根據新疆農田生態系統狀況,聘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外的相關專家對入選的指標和指標的重要性、權重值進行填表(表1、表2)咨詢。應邀咨詢專家互不見面,完全憑借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作出獨立判斷,填寫咨詢表;對各專家意見進行統計處理,計算專家意見的集中值與變異程度以及反映專家意見協調程度的和諧系數。
2.3 專家意見的和諧系數
應用Kendall法對原假設的檢驗結果表明,在0.05顯著性水平下否定原假設,即認為專家對各指標重要度咨詢意見相關或者是較為一致,專家意見未見顯著性差異,達到一致性要求,Delphi法即可終止。
2.4 新疆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人為驅動力影響下評價農田生態系統的土地退化,結果表明,新疆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耕作制度、耕作措施、土壤殘膜、肥料污染、農藥污染、灌溉方式、土壤含鹽量、工程排堿措施、農田防護林和貧困狀況,這10項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103、0.109、0.098、0.097、0.086、0.101、0.105、0.104、0.114、0.083。
3 小結與討論
農田退化涉及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穩定增收及國家糧食安全。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是農田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我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耕地承包期為30年[8]。我國長期穩定的土地經營制度決定了只有讓土地經營者主動關注土地退化的動態變化,才能保證農田的土地質量和生態系統的環境問題,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狀態。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對農業生產上的土地質量、可持續利用方面研究頗多,很少報道有關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方面的研究。前人對國內外、大流域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進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整治措施。舒強對新疆土地退化進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9];羅明等綜述了綜合整治土地退化廣布的長江上中游山地環境,以及對草地、鹽堿地、礦區土地、南方亞熱帶丘陵山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研究的現狀[10]。
本研究從小尺度土地退化監測角度出發,利用參與式方法,吸收各方面的意見,獲取了第一手資料,對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提出了一套人為驅動力影響下評價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的指標體系。體系中的指標具有可獲取性、易于操作的特點,便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以減少人為不合理的農田土地利用活動,提高土地生產力,防治農田土地退化。用此評價方法完成的土地退化評價結果,能夠進行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段的對比,使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監測實現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土地退化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土地退化動態監測與動態數據庫及其管理信息系統、監測研究網絡的建立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新疆GEF-OP12項目協調辦公室,新疆GEF-OP12項目執行辦公室. 新疆土地退化綜合防治戰略與行動計劃[M]. 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7.
[2]程水英,李團勝.土地退化的研究進展[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18(3):38-43.
[3]何興東,叢培芳,董治寶,等. 20世紀末30a里全球生態退化狀況[J]. 中國沙漠,2007,2(2):283-289.
[4]李貴春,邱建軍,尹昌斌. 中國農田退化價值損失計量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3):230-235.
[5]王金錫,慕長龍,彭培好,等.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監測與評價[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6]劉艷鋒. 肯德爾和諧系數的實際運用[J].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4(1):41-42.
[7]杜 強,賈麗艷. SPSS統計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37-139.
[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M]. 北京,2002.
[9]舒 強. 新疆土地退化的成因分析與防治對策[J]. 新疆環境保護2000,22(3):149-154
[10]羅 明,龍花樓. 土地退化研究綜述[J]. 生態環境,2005,14(2):287-293.endprint
摘要:按照土地退化有關概念和農田生態系統的特點,運用參與式方法、KJ法、德爾菲法等方法,建立小尺度范圍、人為驅動力影響下的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耕作制度、耕作措施、土壤殘膜污染、肥料污染、農藥污染、灌溉方式、土壤含鹽量、工程排堿措施、農田防護林、貧困狀況共10項指標。該體系各指標具有可獲取性,易于操作,便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減少人為不合理的農田土地利用活動,提高了土地生產力,可有效控制農田土地退化。
關鍵詞: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S158.1;S15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296-02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種營力或數種營力結合致使干旱、半干旱、亞濕潤干旱和極干旱區的雨澆地、水澆地或草原、牧場、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經濟生產力和復雜性下降或喪失[1]。土地退化是一個非常綜合和復雜的過程,主要原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人為因素是加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2]。人口急劇增加是人類不合理活動的根源,人口增長加劇了人地矛盾,導致資源短缺甚至破壞。粗放型經濟活動也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落后的生產方式導致土地生產力衰竭,單位面積產量下降。另外,人口變化、貧困、發展水平不平衡、土地所有權問題、土地使用者對土地退化的態度和其他經濟因素等,對土地退化均有一定的影響。許多國家政府通過補貼資助農民使用化肥和殺蟲劑,化學產品的過量施用也加重了土地退化[3]。
農田退化是全球普遍性問題,尤其在亞非等發展中國家較嚴重,給農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國農田退化價值損失總量為1 225.45億元,已對中國農業發展構成一定的影響,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會對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4]。本研究以小尺度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為主要監測與評價對象,建立人為因素造成土地退化的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評價指標的獲取、監測評價體系建立及評價方法等,形成了適用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的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監測與評價對象
以新疆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為監測與評價對象,開展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研究。
1.2 評價方法
1.2.1 參與式方法 引入“自下而上”的“參與式”模式,讓以農民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充分參與,收集小尺度范圍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集,幫助農民自己監測每一個經營地塊的土地退化現狀及變化趨勢。
1.2.2 KJ法 將未知問題、未曾接觸過的領域等相關事實、意見或設想之類的語言文字資料收集起來,利用其內在的相互關系作成歸類合并圖,從復雜的現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實質,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聘請新疆土地退化研究的相關專家和管理官員組成專家咨詢組,召開會議,激發每個人的思維,引起思維共鳴,推選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預選指標集。
1.2.3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通過多輪次調查專家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看法,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
根據新疆農田生態系統狀況,聘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外的相關專家對入選的指標和指標的重要性、權重值進行填表(表1、表2)咨詢。應邀咨詢專家互不見面,完全憑借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作出獨立判斷,填寫咨詢表;對各專家意見進行統計處理,計算專家意見的集中值與變異程度以及反映專家意見協調程度的和諧系數。
2.3 專家意見的和諧系數
應用Kendall法對原假設的檢驗結果表明,在0.05顯著性水平下否定原假設,即認為專家對各指標重要度咨詢意見相關或者是較為一致,專家意見未見顯著性差異,達到一致性要求,Delphi法即可終止。
2.4 新疆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人為驅動力影響下評價農田生態系統的土地退化,結果表明,新疆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耕作制度、耕作措施、土壤殘膜、肥料污染、農藥污染、灌溉方式、土壤含鹽量、工程排堿措施、農田防護林和貧困狀況,這10項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103、0.109、0.098、0.097、0.086、0.101、0.105、0.104、0.114、0.083。
3 小結與討論
農田退化涉及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穩定增收及國家糧食安全。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是農田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我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耕地承包期為30年[8]。我國長期穩定的土地經營制度決定了只有讓土地經營者主動關注土地退化的動態變化,才能保證農田的土地質量和生態系統的環境問題,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狀態。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對農業生產上的土地質量、可持續利用方面研究頗多,很少報道有關農田生態系統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方面的研究。前人對國內外、大流域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進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整治措施。舒強對新疆土地退化進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9];羅明等綜述了綜合整治土地退化廣布的長江上中游山地環境,以及對草地、鹽堿地、礦區土地、南方亞熱帶丘陵山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研究的現狀[10]。
本研究從小尺度土地退化監測角度出發,利用參與式方法,吸收各方面的意見,獲取了第一手資料,對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提出了一套人為驅動力影響下評價農田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的指標體系。體系中的指標具有可獲取性、易于操作的特點,便于土地利用者自我監測,以減少人為不合理的農田土地利用活動,提高土地生產力,防治農田土地退化。用此評價方法完成的土地退化評價結果,能夠進行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段的對比,使農田生態系統土地監測實現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土地退化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土地退化動態監測與動態數據庫及其管理信息系統、監測研究網絡的建立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新疆GEF-OP12項目協調辦公室,新疆GEF-OP12項目執行辦公室. 新疆土地退化綜合防治戰略與行動計劃[M]. 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7.
[2]程水英,李團勝.土地退化的研究進展[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18(3):38-43.
[3]何興東,叢培芳,董治寶,等. 20世紀末30a里全球生態退化狀況[J]. 中國沙漠,2007,2(2):283-289.
[4]李貴春,邱建軍,尹昌斌. 中國農田退化價值損失計量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3):230-235.
[5]王金錫,慕長龍,彭培好,等.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監測與評價[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6]劉艷鋒. 肯德爾和諧系數的實際運用[J].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6,14(1):41-42.
[7]杜 強,賈麗艷. SPSS統計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37-139.
[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M]. 北京,2002.
[9]舒 強. 新疆土地退化的成因分析與防治對策[J]. 新疆環境保護2000,22(3):149-154
[10]羅 明,龍花樓. 土地退化研究綜述[J]. 生態環境,2005,14(2):287-2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