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陽

2010年,在臺北開封街一間很普通的寫字樓里,我專訪了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這里是他私人辦公室,由他發起的“伯仲文教基金會”所在地。為了節省辦公費用,吳伯雄的小兒子、臺北市議員吳志剛也把辦公室設在這里。“我只是國民黨的最大義工而已。你去參觀我們中央黨部了嗎?大家都可以隨意進出,我們只是普通的民間社團。”吳伯雄告訴我,他是沒有公車可用的,請客吃飯也需要自己掏錢。
自國民黨于2000年成為在野黨后,以黨領政的時代結束,整個政黨開始啟動改革。為了洗清威權時代的刻板印象和“原罪”,國民黨對機構進行改造,也著手處理黨產。在一個正常的民主社會里,政黨最大的作用是選舉機構及執政期間為在臺上的同黨領導人和民意代表提供決策參考,這也是國民黨的目標。
2000年那次下臺,一大波國民黨籍的領導失業了,但黨產已經信托清理,黨費還不夠養專職黨工和退休黨工,因此兩百多名“部長”中有許多人被安排到智庫,形成“影子內閣”。
經過一系列改革,國民黨的領導人也不像過去那么重要了。2000年以前,國民黨的決策機構是中常會,類似蘇式政黨的政治局,“行政院”更像是執行機構。民主化后,國民黨依然采取中常會決定制,比如“立法院”正在修訂法案,中常會決定國民黨版本的方案,民意代表必須按照黨中央的決定執行。
這樣的政治安排很快就出現問題,中常會內,具有直接民意支持的“立委”們所占比例偏低,因此在黨內進行重要人事與事務決策時,常常會出現黨意與民意間巨大的落差,甚至出現“黨內獨裁”和“立法院”黨團拒絕接受黨的領導的現象。作為“立法院”內的多數黨,國民黨“立委”們還組成了“協和會”、“親民會”等12個次級小團體,仿佛自成小黨。
于是,在2000年后,國民黨的中常委選舉頓時冷冷清清,是個“部長”或者“立委”都懶得兼任黨的職務,副主席也變成了象征性的崗位。馬英九接任黨主席后,國民黨中常委中指定席次大幅提高,中常會成為名副其實的“黨政溝通平臺”。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黨的領導人真的就無人愿意當。為了促進黨內和諧,兩位老同志擔任榮譽主席,副主席也變成黨內“總統候選人”大位的接班人和明星縣市長共同組成。為了表明對婦女和原住民以及老同志,甚至是黨內舊勢力,如蔣家的尊重,還會安排一位女性副主席,如嘉義市市長黃敏惠以及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嚴就曾擔任過副主席。
這導致2009年時,國民黨副主席曾一度多達八個,被臺灣媒體諷刺是為了兩岸交流,一個主席加八個副主席與對岸九常委呼應。這種調侃并非沒有任何道理。兩岸關系正常化后,大陸對臺灣客人接待規格遵循的是黨對黨的邏輯。如2009年,在廈門舉行的海峽論壇上,主持人福建省省長介紹臺灣出席嘉賓時,依次國民黨副主席朱立倫以及新黨等其他臺灣小黨的主席、前主席、副主席、秘書長,輪到國民黨黨內重要人物、臺中市市長胡志強時,已是第七位。論壇上,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賈慶林還與朱立倫進行了會面。若是連戰吳伯雄登陸,往往會得到中共中央一把手的會見。雖然朱立倫當時還只是桃園縣縣長,但有了副主席一職,接待規格也截然不同。
因為功能被弱化,中常委一職的黨內選舉選情近年來一直很冷淡,但還是有不少臺商選擇競選這個崗位。有中常委一職加身,參加兩岸交流活動時,可以得到更多的重視,也可以增加在臺灣決策層的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選舉到來之前,因為黨可以提名參選人,誰能夠被指定為副主席或者高票當選中常委,也被視為一個重要指標。馬英九于6月3日下午在國民黨“中山會報”(國民黨的黨政高層會議,與會者一般為“府院黨”首長)上宣布,將延聘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擔任國民黨副主席。臺灣媒體稱,這將影響國民黨接班團隊排名,吳敦義可望超越國民黨秘書長曾永權、新北市長朱立倫,成為國民黨第一副主席,而朱立倫一直被看好成為2016年大選的候選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