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勇
從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對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剖析,認為建立多元優(yōu)化的評價體系,是提升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的關鍵。
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評價是及時監(jiān)控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英語教學成效主要是由課堂教學成效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這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盡管我國政府和社會都對英語教學高度重視,但是,當前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據(jù)有關部門的調查表明,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1)教學方式落后。尚有不少地方的課堂教學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英語教師在課堂中大量使用中文,不利于初中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2)缺乏師生交流。課堂教學中師生很少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夠主動提問老師的學生少之又少,更談不上大膽質疑。(3)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升學考試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偏低,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后,都很少對英語進行有效的預習和復習,也很少進行自主閱讀。(4)評價機制滯后,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其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監(jiān)控作用。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中的問題
1.評價理念落后
主要還是以教師自身的經驗為主。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也不重視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影響。僅依靠傳統(tǒng)方式對課堂教學成效進行評價,缺乏理論指導和理論解讀。
2.評價體系不健全
僅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沒有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標體系。評價指標單一,缺乏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情感態(tài)度、創(chuàng)新精神、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進行多元化和綜合性的考察評價。
3.評價方式單一
主要是依據(jù)測驗結果來對學生的學業(yè)成就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只能對學生利用紙筆回答問題的能力進行較為有效的評價,不能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行評價;僅以考試的結果作為評價依據(jù),是一種事后評價方式,并不能很好的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這種方式降低了課堂教學評價的教育效應,過分重視教學結果只能使學生只關注學習結果,教師也不能通過教學評價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自身教學的缺陷。
4.評價對象與主體錯位
對課堂教學的評價,尤其是在公開課和示范課上,僅以教師的教學為評價依據(jù),如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安排合理、提問設計恰當、媒體運用適當、板書精致美觀、教態(tài)親切自然就是好課,而不管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有無收獲,收獲了什么、受到了哪些熏陶和教育,即使有收獲,學生的收獲是怎樣得到的,這些方面的內容卻沒有被關注或關注不夠。另外,學生作為教師評價的對象,并沒有主動參與評價的權利,只能被動接受評價結果。在這種模式下,教學評價過程只是學生依據(jù)教師的指令被動提供評價信息的過程,學生只能接受評價結果,而不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三、建立以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為評價主體的多元優(yōu)化評價體系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指出:英語評價體系應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日常教學中的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進步;終結性評價著重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評價要服務教學、反饋教學、促進教學。為此,在實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時,提倡建立以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為評價主體的多元優(yōu)化的評價體系,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的評價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fā)其內在發(fā)展的動力。
1.學生方面
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來實現(xiàn)。教師首先要合理分組,然后可以采用英語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方式,設計一些課堂活動任務,等任務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互動和互評,借機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建立學習小組后,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讓學生制定一定的學習目標,在課程結束后依據(jù)自身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補償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2.教師方面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并不意味著教師的地位就不重要了,教師應該是課堂教學活動(包括評價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該始終把教的過程當作評的過程,不斷了解學生學到了什么,不斷作出后續(xù)的教學決策。因此,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對課堂教學進行激勵性和針對性的評價。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發(fā)育階段,自我認同感較強,教師的激勵性評價可以讓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此外,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也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依據(jù),這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和智力的發(fā)展。
3.家長方面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初中生的身心影響重大,家長的評價與反饋也具有重要意義。家長的評價是對學校教育成果的反饋,也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在實踐中,家長評價主要集中在學生的家庭表現(xiàn)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電話家訪等方式,對初中生在家庭中的英語學習表現(xiàn)進行評價調查。
四、結語
建立多元優(yōu)化的評價體系,能夠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文化意識和健康人格的發(fā)展。同時,評價也是教師專業(yè)實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教師的評價素養(yǎng)應當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最為迫切的需求,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施家孔.如何保持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J].曲靖教育研究,2010,(5):13-14.
[2]李紅娥.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課堂教學[J].考試(教研版),2010,(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