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寶民
語文研究性學習新課改自從新的課程標準頒布以來,新課改的理念得到了落實,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表現在各個學科紛紛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合作探究性學習實踐,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我們作為語文教師也不甘落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大膽的嘗試開展研究性學習。筆者談談自己就語文課開展研究性學習應注意問題的看法。
首先,我們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改變教學觀念,不能再抱殘守缺,要摒棄舊的、過時的傳統觀念,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形式的發展需要。然而,我們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還沒有放開手腳,在語文教學的實踐當中,仍然有一些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學習、機械記憶、被動模仿”的教學模式上,原因挺多:或不懂、或不會、或懶惰、或不愿意去創設和運用研究性學習活動模式。我以為,這就是我們首要在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上解決的問題。誠然,隨著我們教育教學的改革深入發展,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作為一個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已不能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了。所以,我們教師自己要做到先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勇敢打破舊的語文教學模式的桎梏,做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參與者、促進者。
其次,我們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改變教學方式,在選擇確定研究專題時,我們教師一方面要做到盡量放手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給他們最大的選題自由,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研究性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我們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知識結構水平和運用能力,已達到獲得最有效的研究學習的目的,使之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收獲的喜悅快樂。在平常的學習中,我們應建議學生實事求是的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來選擇研究專題。剛開始的時候,不要眼高手低,往大的專題用勁,那樣會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那么,我們就把課題選擇的范圍定小一點,研究定位淺一些,最好從我們學習的文本入手。
再次,我們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課題研究評價要給予多多的肯定,大大的鼓勵。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我們的學術研究的問題畢竟是膚淺的,研究不出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來,這些都不重要,關鍵的是,我們要通過這一研究學習,讓學生掌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不要過于重視結果,而要重視研究學習的過程,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學習進步。
總之,我們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體驗。不過,我們要在學生研究學習過程中,努力去探索一條新路,為我們的國家培養出大批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