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琰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201600)
去年美國舊金山發生一起隨機命案,一名30歲男子在輕軌列車上尋覓獵物,最后相中一大學生,開槍將他擊斃。調查人員透露,兇嫌在車上多次亮槍,但數十名乘客毫無所覺,因他們幾乎全忙著滑手機或平板計算機。這件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低頭族”儼然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甚至危及到我們的生命安全。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低頭族”正在日益成為現在社會的流行詞,它指的是在走路、乘公交或吃飯時幾乎都在低頭玩手機或平板的人。在地鐵、公交車、餐桌上我們隨處可見沉溺電子產品的人,或上網,或看小說,或看電視或玩游戲。
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提供一項調查顯示:77%的人每天開機12小時以上,33.55%的人24小時開機,65%的人表示如果手機不在身邊會有些焦慮。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發展到現在可以說已經有些病態,離開手機甚至和戒毒一樣會有各種焦慮的“稽延性反應”。
英國一項對2000名英國人開展的調查,內容包括手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等問題,結果顯示68%的人在晚餐約會中愉快的接聽電話,14%會打電話給朋友,即使知道電話內容并不重要,63%承認會在用餐時把手機放下餐桌上,59%會隨時帶著手機,16%手機不離手,14%連上廁所也不忘“抓緊時間”發短信或者查詢face賬戶。不論是國內外,人們普遍成為了手機的奴隸,沉溺于此,對于我們的健康和人際關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許多餐館老板也看到了這個社會問題,同時或出于社會責任感,或看到商機,打出就餐關機給相應的這口的名號吸引了許多顧客,給現在的低頭族一個警醒。
本文將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低頭族產生并且流行的原因。
從眾行為的定義有很多,其中比較廣泛認可的是:個人的行為與觀念由于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改變的現象。影響人們從眾行為產生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1、行為參照。周圍絕大多數人的行為會成為個體的行為參照。2、自我保護。槍打出頭鳥,為了獲得更安全的地位,個體傾向于和周圍人保持一致分散群體壓力,自我保護。3、群體凝聚力。“低頭”現象通常是個體的個人行為,本文不予討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顯示了榜樣的重要性,身邊人的行為會深刻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和行為。人們的世界是他建構的世界,當人初生時,毫無生活經驗,通過學習和社會化過程不斷成長。當周圍人普遍從事一個行為時,個人會習得行的行為方式并跟從,導致“低頭”現象盛行。
據調查顯示,“低頭族”大多以學生和上班族為主,且多出現在公交工具及用餐等公共場合。本條理論用以解釋交通工具上的“低頭族”。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歷來宣揚尊老愛幼的利他主義思想,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一代的學業、工作、家庭壓力日益加大,忙碌的公交和街道上尤其可以見到他們疲憊的身影。但是有一部分“老年人”頂著“老”的頭銜卻實際身強體壯,占據社會資源甚至倚老賣老,這種現象在公交上尤為嚴重。許多年輕人面對讓座顯得很無助,不讓,自己良心不安,讓,卻體力不支,陷入糾結的倫理困境。于是一種新的逃避的“雙贏”模式被發現——埋頭手機,沒有看見就不會受周圍人和自己的良心譴責。
旁觀者效應實際上是一種責任擴散,如同上課時老師點名學生習慣性低頭能把自己融入眾多同學中一樣。古代法律稱法不責眾,當人數眾多的人犯錯時罪責就會小很多,人們習慣于低頭玩手機在讓座時分散責任,減少責任。
在討論到中國人的特色的時候總是少不了中國人的“臉與面子”,這是根植于名族歷史的東西。如今社會,除了吃喝住行,通訊工具也成為了身份的一個象征,用的什么手機,關注的什么內容也成為了重要的一項。時刻保持手機的繁忙,也成為了現代人印象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
非正式溝通時指正式組織系統以外進行的信息傳遞與交流,它以個人為信息的主要的傳遞渠道,又被稱為“小道消息”。非正式溝通的途徑眾多,所占比例也遠遠高出正式溝通,而互聯網和手機等通訊工具出現后,網絡間的溝通更是占了非正式溝通的巨大比例。各色通訊軟件,網頁使得交流更加便利,這也是我們經常討論的話題“互聯網到底拉近的人們的距離還是拉遠了”中可以體現的。低頭族們埋首電子產品,隱于網絡的海洋,通過互聯網的幫助,實現與世界的同步,與世界的交流與聯系。
個體空間的一般距離有很大的差別,一般而言親密距離是0-46厘米,個人距離是46厘米-1.2米,社會距離是1.2-3.6米,公共距離是3.6米以外。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在各種公共場合的個人空間越來越小,人們開始努力不斷適應不斷減小的個人空間。人們埋頭電子產品,隔絕了與外界的交流,拉大了彼此之間的人際距離從而尋求舒適的個人環境。
低頭族的盛行是現代化的產物,但是同時它也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身理和社會的問題。
身理方面,長期低頭的人,會引起頸椎酸脹,還會出現頸椎不穩,時間長久會引起椎間盤退型性病變,骨質增生,進而壓迫血管和神經,從而導致頸椎疾病,如頸椎椎間盤突出、后頸部肌筋膜炎,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失明。
社會方面,雖然網絡可能方便了我們的交流,卻阻止了我們面對面的交流,滋生出一大批的宅男宅女,缺乏相應的人際交往的技能,也不利于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感交流。好不容易老人盼望過年,兒孫環繞卻發現個個低頭玩手機沒人理老人的現象屢見不鮮。
人們常說的雙刃劍無外乎這些,在時代進步的同時我們應該時刻反思警醒自己,避免成為時代的奴隸。
文獻參考:
[1]《社會心理學第四版》全國13所高等院校《社會心理學》編纂組 南開大學出版社
[2]《美國男子列車隨機殺人低頭族玩手機無人察覺》中國新聞網2013-10-11
[3]《粗魯的英國人》英國第一市場調研公司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