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伊東中小學,內蒙古牙克石022150)
感受與欣賞是中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欣賞積極樂觀的音樂能使學生變得樂觀、開朗、豐富想象,還能夠塑造人的良好個性特征,使同學人際關系更加和諧。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總之,欣賞音樂對塑造良好個性、健全完美的人格有積極的作用。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鉆研教材,統籌安排欣賞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一些做法。
音樂欣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怎樣才能培養和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呢?比如欣賞《勞動回家轉》,這是動畫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中的一首歌曲。教學中我簡單介紹了迪斯尼樂園中的動畫人物,然后請大家欣賞。音樂中動聽、明亮的聲響,活潑跳躍的節奏感染著學生。于是我插入了圖片,迪斯尼樂園的建筑壯觀美麗,設施新穎奇特,有孩子們喜愛的動畫人物,學生們目睹了迪斯尼樂園的美。優美的音響和動人的畫面,把學生帶到了真善美的小世界之中,為學生創設了身臨其境的情境,有的學生說:“如果能到那里去游玩,我一定高聲歌唱。經過前面的體驗,學生很自然的進入角色,歌曲唱的異常動聽感人,這是他們自己找到的小世界。
律動是兒童隨著音樂節拍,進行有節奏動作的一種活動。小學生生性好玩,“動”是學生表達自己對音樂感受、理解和體驗的最直接、最喜愛的方式,教師應充分利用孩子們好“動”這一特點,通過律動來激發他們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和期待,在音樂課上讓學生跟著音樂動起來,就是律動,就是對學生渴望用肢體語言表達音樂感受的滿足。當學生的這種渴望被滿足時,內心會非常愉悅。例如老師在講解音樂中關于力度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一下《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整個力度平緩舒和,學生能夠敏銳感受到節拍的變化,并在欣賞過程中跟著節拍拍打;而當我切換到《黃河大合唱》時,小學生又可以明顯感覺到力度的加大,手跟著拍子的節奏也變得急促。通過這兩首歌曲,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律動的變化,同時學生通過跟拍用拍手的形式表達出自己對音樂的渴望。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主要是通過聽覺來刺激人們表達一種情感的訴求,因此,聽是欣賞音樂的主要途徑,也是音樂欣賞課的難點。小學生的性格還未成熟,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同時對于一些故事性的東西比較敏感。針對這一點,我們在音樂欣賞課時,可以巧妙的安排一些故事性和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音樂作為欣賞課的主要內容。如在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時。我向同學講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同學們在故事背景下了解了歌曲的創作背景,更加有興趣去學習和欣賞這首歌,又因為這首歌通俗易懂,而且王二小是語文課本中的人物形象,學生在理解歌曲內容也較為容易。故事性的音樂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在發散思維創造故事,因此音樂能夠真正刺激他們的創作欲,從而達到欣賞的目的。
動畫片的情節與音樂始終緊密結合,加之其色彩鮮明、造型夸張,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動畫片具有形象鮮明、畫面豐富、音樂旋律輕松活潑的特點,優秀的動畫片吸引孩子的除了豐富多彩、動感十足的畫面外,還有與畫面交相輝映的背景音樂,挖掘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童趣動畫片,在音樂欣賞課與動畫有機的結合能收到一定良好效果。如在欣賞《勞動最光榮》時,這首歌曲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我在課前導入時,播放了《小貓釣魚》的動畫片,學生們看的津津有味,畫面上兩只可愛的小貓深深的吸引了他們。讓學生看著動感的畫面,聽著優美的圓舞曲,體驗溜冰的愜意心情,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
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中,運用音樂游戲,有利于學生們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為此,在音樂教學中,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音樂游戲與活動,為學生們創設一個活躍的思維環境,這對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其他各種能力很有益處。我在欣賞課教學中創編了放音樂,猜一猜歌曲出自哪部動畫片的游戲。首先請學生戴好各自的頭飾,圍成一大圈,邊聽音樂邊按著節奏拍手,聽到相關音樂,就走到圈里,圍成一個小圈。例如:我播放《一個師傅三個徒弟》的音樂,戴《西游記》中人物頭飾的學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個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我播放《勞動回家轉》的音樂,戴《西游記》中人物頭飾的學生退回到圈外,戴《白雪公主》頭飾的學生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個小圈。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游戲中,學生輕松的聽到了不同的音樂,帶給了我們不同的情緒,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和睦相處。依據學生的意愿和愛好,選擇比較適合且健康的歌曲進行欣賞教學。小學音樂課堂的宗旨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參與。教學過程中學生由想動、愛動到行動、意動、情動,就是創造吸引力的過程,也是活躍性原則的中心內容。只有在一個動靜結合的課堂上,學生才能愉快主動地學習,盡情地享受音樂的美,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音樂欣賞的學習中,塑造自我。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而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學手段不能替代的。因為音樂欣賞課具有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價值。“它以一定的音樂為審美對象,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觀,通過這種音響的聆聽,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讓我們為了音樂美,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