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陽
(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在激烈的競爭中需要大量的具有專業技術型的人才,所以,我國的高職教育在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技術、高水平人才。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一些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在新時代的發展下,就要求我們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具有一個與時俱進的思維。下面,我們就來通過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來詳細探討下。
1.1.2006年7月至11月溫家寶總理先后主持召開四次座談會,強調要把發展職業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并指出提高教育質量必須依靠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課程計劃最終都是通過教師的教學而得到實施的。”可見教師的反思教學模式有其及特殊的現實意義。本文經過研究,總結出反思教學具有以下幾點現實意義。第一,新型教學理念的核心。任何一名教師,不論其教學能力起點如何,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每一次教學進行反思。像看電影一樣回憶自己剛剛上課的經過、看看還有哪些沒有講明白的地方、學生的反應如何以及自己是否滿意等。每名老師都自覺地運用反思教學,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復推敲、糾錯、同時能不斷地沖破經驗的束縛,最終得到升華,從而適應當今教育形式,形成合理的現代化教學理念,并將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覺轉化為教學行動,逐步成長為優秀的教學能手。
1.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通過多次教學反思的自我提升,就會形成一整套完備科學的反思教學模式,我們教師再把這個符合現代教學的模式再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再去進行檢驗,又會在這個基礎上形成更加合理科學的反思教學理論,這樣反反復復,在教學理論和實踐中構建相結合的橋梁:將反思理論指導實踐,融于實踐,反過來,通過實踐的檢驗進一步提升理論,即理論——實踐——理論的良性循環。
1.3.整體教學質量的升華。教學反思不單是指向個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團體。例如:教學觀摩、教學評比、經驗交流等。特別是在教學經驗的切磋與交流中,每一個教師都提供了自己獨特的反思教學經驗和心得,同時也吸收到別人的寶貴經驗并從中受益。再經驗交流中呈現出一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宏大場面是教師整體教學質量的生華。
2.1.反思教學對象。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普遍比較薄弱,另外剛經過高考落榜的嚴重打擊其心理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時,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特別是心理學教師,就應該合理地安排課程,讓學生在恢復心情中漸漸地走入新的學習和生活,重塑人生理想。另外,教師合理地運用不同的客體尤其是進步大或者是變化大的學生進行實體教學,讓學生們知道改變就在他們身邊,只要努力就會有結果。正如歌曲“只要努力就會有奇跡”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客體尤其是剛步入職業院校的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的反思,不斷的反思是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關鍵之一。
2.2.反思教學方法。我國兩千多年以前的《學記》就曾明確寫道:“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里講的教學相長并不是指現在理解的師生彼此可以得到促進,而是指通過教學來學習,以教師之教促學生之學。因此,在教學這種互動過程中,受益者不僅僅是學生,教師也是師生互動的受益者。好的教學方法是師生共同互動的結果。心理學不同于其他普通學科的教學,它要求教師要有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的操作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要把心理學中抽象的知識通過學生們熟悉的實例來展示給他們,這樣,通過學生的學習和頓悟,他們才會更好地理解教材和了解心理學的奧妙。另外,教師可以摒棄自己的許多“霸權假定”,要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在知識上的欠缺,和學生共同成為求知者,共同學習,共同探索,把每一次的教學都當成和學生們共同探索知識的旅程,這樣教師會把教學當作一項研究來對待,從而切實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2.3.反思教學效果。在貫徹國家“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育方針的前提下,既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普通心理學知識,也應強調培養學生運用心理學知識來處理各種關系和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從而讓自己成為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要求從注重知識轉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應該從注重教師的教而轉向注重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再一味地灌輸,一味地講些純理論的東西,而是要引導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例如:讓學生們自己講解教材。這樣他們就會像老師一樣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自己動手整理資料來為自己要講的內容添磚加瓦,讓自己的內容更加精彩。學生們是自己的教師,在這個課堂上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因為,此時此刻的他們才是真正的主角。如此活躍的課堂最終會培養出一批批身心健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人。
隨著我國對高職教育的日益關注和重視,在高職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培訓的外部環境日益改善的情況下,作為高職院校的心理學教師,應該不斷地挖掘和提升高職教師的心理學教學技能,讓高職心理學教學改革與高職教師共同成長。
[1]于淑云.論現代教師的反思能力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關聯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
[2]石鷗,段發明.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契機[J].中國教育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