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峻林
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肝破裂出血30例臨床分析
左峻林
目的 探討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肝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使用一期確定性手術,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損傷控制性手術,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搶救成功22例(73.33%);對照組搶救成功13例(4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3例(10.00%), 對照組并發癥11例(3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損傷控制性手術對肝破裂出血患者具有較好的效果, 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降低并發癥發生, 值得臨床應用。
損傷控制性手術;肝破裂;出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各種安全事故引發的損傷有明顯增加 ;我國創傷性死亡是導致青壯年死亡的主要原因[1]。肝破裂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創傷類型, 患者出血快, 出血量較大, 且多伴有膽汁外漏等, 并多合并有多種臟器的損傷 ,患者病情發展快, 如不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 很可能導致死亡[2]。本研究對比損傷控制性手術與常規手術對肝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2月~2013年3月本科收治的肝破裂出血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 男24例, 女6例, 年齡24~49歲, 平均年齡(31.21±6.28)歲;損傷類型為車禍損傷18例, 硬物砸傷3例, 銳器傷5例,高空墜落傷4例;使用Moore氏分級方法, III級損傷15例, IV級損傷9例, V級6例。觀察組30例, 男25例, 女5例,年齡26~51歲, 平均年齡(32.64±6.09)歲;損傷類型為車禍損傷17例, 硬物砸傷4例, 銳器傷6例, 高空墜落傷3例;使用Moore氏分級方法, III級損傷16例, IV級損傷10例, V級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一期確定性手術, 手術中根據患者的不同類型使用不同的手術方法, 包括不規則肝葉切除手術聯合肝動脈結扎手術、肝破裂修補聯合肝動脈結扎手術等。觀察組患者使用損傷控制性手術, 原則為徹底清創、控制出血、清除滲漏的膽汁, 并保證引流通暢。患者入院后根據抗休克急性處理的情況對患者進行腹部探查, 使用簡單的大紗布填塞等方法對患者的出血進行控制, 避免污染, 隨后關閉腹腔。為患者做進一步的液體復蘇等治療, 糾正低血容量性休克, 維持電解質平衡等, 以保護重要臟器功能, 控制感染。在首次手術的3 d后, 開始進行二期計劃性手術, 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為其進行不同治療。如患者有單純的肝臟破裂, 則進行簡單縫合;如有嚴重外傷則給予徹底清創止血,并清除失活肝組織, 縫合斷面血管等。使用明膠海綿等增強止血效果, 加強縫合的穩固性, 避免留死腔, 防止血腫后感染和繼發出血;如患者有大塊的肝組織破損則進行清創性的不規則性肝切除手術。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和患者手術中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例出現并發癥, 對照組11例出現并發癥,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和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n(%), n]
肝臟一般不宜損傷, 但是由于質地較為脆弱, 血管豐富,且被韌帶固定 , 因此如果承受了較大的暴力或銳器損傷, 會導致破裂出血, 患者多病情兇險, 且死亡率較高[3,4]。對嚴重肝外傷的患者來說, 由于手術中的大量出血和嚴重的合并傷,加之生理功能的損傷等, 采用一期手術治療效果多不好 。
使用損傷控制性手術(即在創傷早期對患者實施簡單的外科手術對患者的損傷進行控制, 可有效地救治本認定為無法救治的危重患者 )可以有效地阻斷體溫不升、凝血機制紊亂、代謝性酸中毒死亡三聯征 , 避免出現惡性循環, 減少創傷后出現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 并可以避免初次手術對全身的傷害, 降低嚴重創傷出現的死亡率[5]。在肝破裂出血患者的損傷控制性手術中, 及時有效地對控制出血, 可以徹底清創, 有效地保護健康肝臟, 并減少膽汁滲漏等 , 恰當地對肝臟進行了處理, 這樣的治療方法, 有效地促進患者生命體征更平穩, 進而耐受下一步的手術。隨后對肝臟損傷再次給予手術, 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臨床研究還發現, 使用損傷控制性手術, 可以更好地促進乳酸清除, 患者體溫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這樣更有助于患者的機體恢復[6-8]。
本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患者使用損傷控制性手術, 治療效果更好, 搶救成功率73.33%, 與對照組43.33%比較差異明顯, 且并發癥少。
在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肝破裂出血中, 關鍵是對患者止血, 可以使用紗布填塞、明膠海綿、止血粉等多種方法;其次要注意引流膽汁和滲出血液, 以減輕膽汁對周圍組織的損傷, 降低感染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 在肝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使用損傷控制性手術具有較好的效果, 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降低并發癥發生, 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1] 王傳琨, 尚東, 滕越, 等.損傷控制性手術在肝破裂出血治療中的應用體會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2, 15(8):665-667.
[2] 王偉.損傷控制性手術在外傷性肝破裂75例中的應用.吉林醫學, 2012, 33(15): 3240-3241.
[3] 楊系倫.損傷性肝破裂75例診治體會.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1, 4(1):77-79.
[4] 劉斌, 柏磊, 陳江, 等.損傷控制性手術理念在臨床實踐中的體會.中外醫學研究, 2012(27):128-129.
[5] 杜宗志.損傷控制性手術在肝膽外科中的應用分析.當代醫學, 2013, 19(16):109.
[6] 劉永茂, 伍凡, 舉古木乃, 等.填塞止血在重度肝損傷治療中的應用.臨床醫學工程, 2012, 19(10): 1714-1715.
[7] 詹世林, 陳建雄, 彭林輝, 等.血管介入技術在嚴重肝外傷損傷控制中的應用.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2, 12(1):26-27, 31.
[8] 張亮, 陳茂春.創傷性肝破裂的診治體會(附15例報告).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25):439-440.
2014-05-08]
677000 云南省臨滄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