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平
肺癌采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治療的臨床體會
王曉平
目的 探討分析肺癌采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104例肺癌患者的臨床記錄資料,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52例。結果 治療組的手術時間雖略少于對照組,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其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肺癌采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具有推廣價值。
胸腔鏡;肺癌;療效
肺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惡性腫瘤, 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并隨著吸煙人數的增多而逐年增加。患者的肺部、胸部、皮膚、心血管系統、血液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均可表現出一定的癥狀, 并且患者就診時多為晚期, 故此時首選腫瘤根治術以切除原發腫瘤病灶[1]。本研究將2009年7月~2013年12月間在本院治療的52例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 效果甚佳, 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7月~2013年12月間在本院治療的104例肺癌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2例, 其中男32例, 女20例;年齡47~75歲, 平均年齡(63.27±6.85)歲。對照組52例, 其中男30例, 女22例;年齡49~77歲, 平均年齡(64.17±5.9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全身麻醉后取側臥位, 于雙腔氣管處插管, 在腋中線第7肋間做一長約1 cm的切口, 置入30°胸腔鏡, 通過電視屏幕獲取影像, 對胸腔內部情況進行觀察, 探查腫瘤的位置、大小, 縱隔肺門淋巴結是否出現轉移, 是否存在肺裂發育和胸腔粘連等情況, 之后進行胸腔鏡手術。參考癌變部位在同側腋前線第4或第5肋間做一操作孔, 長度介于3.0~7.0 cm之間, 并于腋后線第5或第6肋間做一輔助切口, 長約1.5 cm, 用超聲刀將縱隔胸膜燒開, 胸腔鏡下通過操作孔對肺門進行解剖, 將對應的肺動、靜脈分支分離出來, 將其結扎或專用一次性直線切割縫合器處理切斷,對病變支氣管進行處理, 并清除肺門淋巴結和縱隔, 留置胸管, 常規關胸。對照組行傳統胸肺癌根治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等觀察指標, 并比較兩組不良反應和復發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治療組的手術時間雖略少于對照組,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其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和復發情況比較 治療組出現不良反應4例(7.69%), 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15例(28.85%), 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792, P<0.05)。其復發率也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814, P<0.05)。見表2。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1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拔管時間(h)住院時間(d)治療組52139.46±25.28a162.3±29.82b50.26±5.88b11.12±2.63b對照組52142.35±30.71259.26±40.3563.16±6.3914.98±3.52 t 0.523913.925410.71246.3347 P >0.05<0.01<0.01<0.01
表2 兩組不良反應和復發情況比較[n(%)]
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是一種最新發展起來的治療肺癌的術式, 代表了未來胸外科微創手術的發展方向。它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 具有如下優點:①微創, 患者痛苦小。它無需切除或切斷患者的肋骨, 不會對其他胸壁肌群造成損傷, 從而不會損傷神經肌肉, 不僅降低了術中出血量, 還不會影響肩關節活動, 術后傷口疼痛輕微[2];②術野大, 安全可靠。對胸腔鏡頭進行調整便可看清胸腔內部的全部情況, 光源亮度好, 視野清晰, 如果出現緊急情況, 可快速進行處理和發現, 并且切口擴大也相對容易;③并發癥少, 不易復發。由于它屬于微創手術, 開胸時間不會太久, 患者術后可快速康復, 從而縮短住院時間[3,4]。
本研究主要探討分析了肺癌采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治療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組的手術時間雖略少于對照組,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其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 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不易操作, 對操作醫生的技術要求較高, 手術醫師應經過嚴格、系統的胸腔鏡手術培訓, 能對術中各種意外情況做出正確處理。一些學者認為, 手術最后應徹底清掃淋巴結、縱隔和肺門等部位, 胸腔鏡下可多角度地觀察到各組淋巴結,這就可更徹底、更容易地清掃深部淋巴結, 從而減少復發[5]。
綜上所述, 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可有效治療肺癌, 具有出血少、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復發率低等優點, 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 任翼.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體會.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1, 5(13):54.
[2] 張志強, 申佃京, 杜玉波.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患者臨床效果及免疫、炎性反應狀態觀察.海南醫學, 2012, 23(21):8-10.
[3] 靳智勇, 高旭東, 特木熱.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治療肺癌80例分析.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8):1473-1474.
[4] 蔡平, 方丹清, 梁建輝.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患者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臨床醫學工程, 2012, 19(10):1770-1771.
[5] 亓憲銀, 孫振峰, 王繼振.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9):1653-1654.
2014-05-08]
458000 鶴壁市人民醫院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