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居編輯部整理
建筑界的新寵
——那些穿越時空的木結構建筑
■ 民居編輯部整理
如今的木結構早已不再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專有,它們已經穿越了時空,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起來,千姿百態。
木材因為它的呼吸感,在這個浮華的都會中,顯得格為珍貴。將目光從傳統建筑的斗拱、榫卯中跳出來,會發現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亦有太多值得稱贊的木結構建筑精品。
漸漸地,這種傳統的材料變成了現代建筑界的新寵。在沉寂了多年之后,木材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
圣喬治大教堂位于圭亞那首都喬治敦的市中心(North Street),為英國圣公會教堂,以143英尺(43.6米)的高度,成為世界上最高的獨立木結構建筑。該教堂建于1810年,幾經重建和改建,現存建筑由英國建筑師阿瑟·布洛姆費爾德(Sir. Blomfields)設計,于1894年10月8日完工。
該教堂為哥特式建筑風格,采用圭亞那的綠芯木(Greenheart)和英國橡木建造。大廳內的柱子就是用圭亞那的綠芯木制成的,看似鑄鐵,觸之堅硬。綠芯木為“樟”的一種,產于西印度和南美洲,質地堅硬無比,鋸時可冒出火星,能防火、防蛀和防腐,即使是能夠鉆透鋼板的海水鑿船蟲對它也無能為力。

圭亞那圣喬治大教堂——世界上最高的木質教堂

在奧克蘭有座由SOM(Skidmore, Owings和 Merrill)設計的基督之光是一座特別的教堂
印象中的教堂都是歷時百年修筑的石頭建筑,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只有石材才能承載得起這厚重的信仰。
但是,在奧克蘭有座由SOM(Skidmore, Owings和 Merrill)設計的教堂——基督之光卻顯得格外特別。
與世界上其他的教堂比起來,基督之光顯得并不那么盛氣凌人。教堂運用了曲線的外觀設計,就連里面的宗教形象也是運用了文化象征的處理手法,獨特的建筑外形和墻面設計將光也作為了一種設計元素,使得光線進入到室內的時候,同其他材料玻璃、水泥、木材很好的融合,產生美麗神圣感覺的畫面。



科羅納多酒店是美國最大的維多利亞風格的純木結構建筑
科羅納多酒店是美國第一座五星級酒店,建成于1888年,是美國最大的維多利亞風格的純木結構建筑。酒店從上到下,由里到外都是木質材料。至今,酒店中還保留著木制的箱式電梯和電話間。走在酒店古老的樓梯上,聽著木頭發出的響聲,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紀。1977年,該酒店被確認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自1888年以來,科羅納多酒店一直是達官貴人、富豪顯貴、明星和情侶們的光顧之處。美國歷任總統對其更是情有獨鐘。據說,包括奧巴馬在內,共有16位總統來過這里。
當年著名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正是在這里遇到了有兩度婚史的美國女子辛普森夫人。兩人一見鐘情,便墜入愛河,于是海誓山盟……孰料王室嘩然,激烈反對,這位“癡情王子”毅然登報聲明放棄王位,退位后的溫莎公爵再次來到科羅納多酒店,與等在這里的辛普森夫人完婚,廝守一生。
林語堂說,最好的建筑是不知自然終于何時,藝術始于何時。作為一種人工創造的歷史記錄者,建筑應與自然環境相互配合,融為一體。
所以我們曾被古老的徽派建筑所吸引,或許便是因為那青瓦白墻里藏著最初的鄉愁。沒有高聳云霄的壓抑感,院落與自然天人合一,舍艷求素,小橋流水……自然與歷史通過人類的建筑有了融合。
早前有朋友邀約,“走,去美國看木房子。”聽于此,內心難免會有一點異樣的情愫。好友阿寶在美國的時候便寄居在房東太太的小獨棟里,“就是我們看到的美劇那樣,有草坪,有木樓板咯噔響的聲音,很像小時候在老家的感覺。當然,現代化得多。”她說,在美國隨處可見這樣的木房子。“每天早上聽著咯吱咯吱的木板聲,也沒有那么想家了。”在美國,大部分市郊居民居住在木結構的別墅中,一百年以上的木房子并不鮮見,“他們每年都整修自己的房屋,所以雖然年代久遠,但不失現代。”
建筑向來被稱之為“環境的藝術”,能否與環境和諧共處,決定著建筑的興衰成敗。任何一個能夠歷久彌新的建筑,任何一個讓人心生共鳴的場所,都在于其和諧又獨立之美,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建筑自身之個性,擁有其獨特的生命風格,又非喧賓奪主,擾了周圍歷史文化之沉積。
或許很多年后,曾經沉默的木結構建筑再次顯赫于人們的視野中,不再追求光怪陸離的造型,而是平和的矗立,溫和地迎接歲月的一次又一次洗禮。

在早前公布的2014美國木結構設計獎獲獎名單中,有13個項目脫穎而出。對于發起者Woodworks來說,這些獎項評選的標準都是在于“激活木材的天然美感和體現木材在建筑設計中的廣泛用途”。
2014美國木結構設計獎獲獎名單

1 木結構機構設計獎:哥倫比亞詹姆斯和安妮羅賓遜自然中心,GWWO, Inc. / Architect

2 木結構學校設計獎:俄勒岡中部卡斯卡德學院,Hennebery Eddy 建筑事務所

3 木結構商業體設計獎:西雅圖聯邦中心南樓,ZGF建筑事務所

4 最美木結構設計獎:波特蘭里德學院表演藝術大樓,Opsis建筑事務所

5 木結構綠色建筑獎:萊克維爾霍奇科斯學校生物能供暖廠,Centerbook 建筑規劃事務所

6 傳統木結構設計獎:奧本馬克舒特熏制室,Mahlum

7 多層木結構設計獎:西雅圖布利特中心,The Miller Hull Partnership

8 創新性木結構工藝獎:麥迪遜普羅米茄公司費曼中心“The Crossroads”,Uihlein·Wilson建筑事務所

9 評審團推薦獎:孟菲斯Habiframe龍卷風避風港,Habiframe
2014地區木結構設計獎獲獎名單

10 曼哈頓3號消防站,Action Pact Design

11 奧克斯納德高級凈水設施,Mainstreet建筑規劃事務所

12 阿爾伯克基GSA辦公大樓,Page Southerland Page

13 布默哈里森營基督教青年會館遮陽亭,C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