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巾 李哲民
(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大連 116023)
大連市地處遼東半島南部,東瀕黃海,西臨渤海,海岸線綿長,島嶼和港灣眾多,海域總面積3 萬多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1906 千米,是我國著名的濱海旅游城市。而海水浴場則是旅游重要地點之一,它作為一種旅游資源,由海灘地貌、水體、生物、氣象氣候、人文等多種資源要素組成[1]。由于浴場水體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海水浴場水質的好壞至關重要,以糞大腸菌群(Fecal Coliform Bacteria,FCB)為指示物的微生物污染是國內外海濱浴場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2-3]。大連市每年夏季對市內主要海水浴場水質進行例行監測,本文以棒棰島浴場為對象,研究其主要污染物糞大腸菌群的分布和變化,為浴場管理及常規監測提供相關的參考信息。
監測區域選擇棒棰島浴場(如圖1)。根據《大連市近岸海域功能區劃》和《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 中海水水質分類要求,所選浴場屬于二類功能區。根據《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范》(HJ442-2008)中對海濱浴場站位布設要求,棒棰島浴場布設3 個監測站位,站位分布于浴場兩側和中間離岸邊50 米處,浴場內站位間距200 米以上。
大連市海水浴場的監測時間從夏季游泳高峰期的7月初至9月末,每周定期采樣1 次,高平潮期間,取5~15cm 深的表層水樣。樣品采集、貯存、運輸等均按《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1-2007)進行[4]。監測主要項目為水溫、pH、石油類、糞大腸菌群(FCB)及漂浮物質5 項。
樣品分析方法按《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4-2007)統一方法測定。水溫采用表層水溫表法、pH 采用pH 計法、石油類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糞大腸菌群采用多管發酵法、漂浮物質采用目測法[5]。

圖1 監測海水浴場示意圖
監測結果取浴場各站位的平均值,采用國家環境保護部下發《關于在部分沿海城市開展海水浴場水質監測和信息發布的通知》(環辦函〔2002〕117 號)中的《海濱浴場游泳適宜度分級規定》進行評價,詳見表1。
水溫、石油類均值為每次監測值之和除以監測次數;糞大腸菌群最小值、最大值為年度所有糞大腸菌群測值的最小、最大值,糞大腸菌群算術平均值的計算受個別異常高測值的影響顯著,因此采用幾何均值法。2008-2013年夏季棒棰島浴場水質監測結果統計見表2。
由表2 可見,夏季棒棰島浴場平均水溫在20.0℃左右,根據《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范》(HJ442-2008),此溫度是較適宜游泳的。pH 在6.80~8.41 之間,個別測值超過《海水水質標準》(GB9097-1997)中的二類標準范圍,超標率為7.7%,超標年份發生在2011 和2013年;其它測值均在一類標準范圍內。石油類測值在0.002~0.040mg/L 之間,符合一類海水水質標準。均未出現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質。2008年糞大腸菌群測值范圍為20~1.6 ×103個/升,平均值為6.0 ×102個/升,根據《海濱浴場游泳適宜度分級規定》,13 期監測中有2 期符合一類標準,4 期符合二類標準,7 期符合三類標準;2009年糞大腸菌群測值范圍為<20~1.8×103個/升,平均值為2.9 ×102 個/升,15 期監測中有3 期符合一類標準,8 期符合二類標準,4 期符合三類標準;2010年糞大腸菌群測值范圍為25~1.4 ×103個/升,平均值為3.0 ×102個/升,13 期監測中有4 期符合一類標準,5 期符合二類標準,4 期符合三類標準;2011年糞大腸菌群測值范圍為25~1.4 ×103個/升,平均值為3.0 ×102個/升,9 期監測中有1 期符合二類標準,其余8 期均符合一類標準;2012年糞大腸菌群測值均為<20 個/升,12 期均符合一類標準;2013年糞大腸菌群測值范圍為2.1 ×102~1.7 ×103個/升,平均值為8.1 ×102個/升,13 期監測中有6 期符合二類標準,7期符合三類標準。糞大腸菌群2008-2010、2013年均值符合二類標準,2011-2012年均值符合一類標準。可見棒棰島浴場水質較好,是較理想的海水浴場。

表1 海濱浴場游泳適宜度分級規定

表2 2008-2013年夏季棒棰島浴場主要因子監測結果統計
統計2008-2013年糞大腸菌群濃度變化,見圖2。

圖2 糞大腸菌群濃度變化趨勢圖
由圖2 可見,棒棰島浴場2008-2012年糞大腸菌群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可能為附近污水處理廠消毒殺菌處理能力有所提高。2013年糞大腸菌群濃度明顯升高,但質量等級為二級,水質為良,分析其水質下降的原因可能為:一是季節因素。夏天為北方多雨季節,雨水的沖刷使得陸源污染物直接進入海域的幾率大大增加;降雨時期海水明顯渾濁,各項水質指標惡化,主要是陸地垃圾、生活型有機污染物、泥沙等被地表雨水徑流帶到海中造成污染。2013年夏季的降雨量達到600mm 以上,超過往年;因此,陸源污染物入海可能是影響糞大腸菌群濃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游泳人數。7-8月正是海邊旅游高峰期,大連作為全國知名的濱海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的游客幾十萬人次,且人數逐年上升。游客數量和游泳人數的增加可能是水質變差的又一主要因素。另外有研究表明,鹽度、pH、紫外線照射強度和海洋細菌、浮游植物所產生的有害物質也是影響海水中大腸菌群存活率的重要因素[6]。
總體來看,近幾年大連市棒棰島浴場水質均達到良以上級別,但也出現水質一般的情況,主要污染物為糞大腸菌群。2008-2013年該浴場水質狀況見表3。

表3 2008-2013年棒棰島浴場水質狀況對比
根據2008-2013年浴場水質監測數據,統計六年均值,結果表明,棒棰島浴場水質較好,適宜游泳,主要污染物為糞大腸菌群。浴場糞大腸菌群濃度基本呈現下降趨勢。
3.2.1 保證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棒棰島浴場附近的老虎灘污水處理廠對周圍住宅小區、飯店、賓館等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因此保證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外,應提高污水處理能力以及對現有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進行升級改造,保證糞大腸菌群得到有效處理。應嚴格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一級B標準,保證水質達標排放。
3.2.2 加強對海水浴場的管理力度
海水浴場是大連市城市名片之一,也是大連市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海水浴場的水質及環境衛生至關重要。建議對浴場內部餐飲等生活污染源規范管理,生活垃圾包括視覺污染、水型污染和固體廢棄物等做到專人定點及時處理,監管的范圍不僅針對浴場內部,也包括浴場周邊陸地的區域,尤其注意雨天地表徑流的污染。
[1]馬祖友,張文賓,夏煜等.2005年高羅海水浴場現狀分析與評價[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6(6):141-144.
[2]Wyer MD,Kay D et al.Indicator Organism Sources and Coastal Water Quality:A Catchment Study on the Island of Jersey.Journal of Applied Bacteriology,1995,78(3):290-296.
[3]Wyer MD,Kay D et al.Non-outfall Sources of Fecal Indicator organisms Affecting the Compliance of Coastal Water with Directive 76/160/EEC.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35(11-12):151-156.
[4]周永召,車志偉,車志勝.三亞亞龍灣海水浴場環境質量狀況評價[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9(1):74-77.
[5]潘靜芬.舟山朱家尖海水浴場夏季水質狀況分析與評價[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1(4):366-370.
[6]林燕順,周宗橙,葉德贊.廈門港近岸水域中糞大腸菌群分布的初步研究[J].海洋學報,1983;5(6):78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