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珍 劉 輝 曹 露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太原是典型的北方工業型城市,顆粒物污染嚴重,導致近年來采暖季霾天氣的頻繁出現。本文在觀測期內,將空氣污染級別為Ⅴ級、污染情況為重度污染的天氣(共計8 天)和空氣污染級別為Ⅱ級以上、污染情況為良的天氣(共計8 天)的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太原霾天氣時大氣污染物的組成特征,對于了解霾天氣污染特征及有效控制太原霾天氣具有重要意義。
由表1 可知PM10、PM2.5、SO2、NO2、CO 和O3的小時濃度質量濃度霾天氣分別是良天氣下3.42 倍、5.76 倍、3.56 倍、1.92 倍、2.16 倍和0.54 倍。表明在霾天氣時除O3外,其它污染物濃度均明顯升高,且PM2.5的增加最為明顯,霾天氣是良天氣的5.76 倍。而O3在良天氣時質量濃度較高,霾天氣時質量濃度較低。

表1 霾天氣污染物各污染物小時質量濃度水平 μg·m-3

表2 良天氣污染物各污染物小時質量濃度水平 μg·m-3
圖1 和圖2 分別為霾天氣和良天氣時各污染物的質量濃度百分比。

圖1 霾天氣污染物質量百分比

圖2 良天氣污染物質量百分比
由圖1 和圖2 可以看出在無論在霾天氣還是良天氣,PM10是主要污染物,所占百分比均大于30%,但在霾天氣時PM2.5濃度百分比明顯高于良天氣,表明霾天氣時PM2.5污染嚴重。SO2無論霾還是良天氣濃度百分比差別不大。而NO2在良天氣時為百分比11.92%,明顯高于霾天氣的7.15%,表明霾天氣時NO2更易轉化形成二次氣溶膠。良天氣時CO 和O3的百分比高于霾天氣。尤其是O3在良天氣時百分比為13.35%,而在霾天氣時為2.23%。與霾天氣相比良天氣時O3較少的參與了二次氣溶膠的轉化,在污染物中比重顯著升高。
將同一天內霾天氣和良天氣時的PM2.5與PM10的比值進行了分析,霾天氣時PM2.5/PM10的范圍為0.64~0.71,而良天氣時PM2.5/PM10的范圍為0.33~0.51,表明在霾天氣時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較高,而且全天24 小時內比值變化趨勢較為緩和,在午夜1:00 和上午10:00 時份額最高為0.71。而良天氣時在18:00 和23:00 時PM2.5在PM10中份額最大為0.51,說明不同天氣時PM2.5的轉化機制完全不同。

圖3 同一天內不同天氣PM2.5與PM10比值變化趨勢
將霾天氣和良天氣時PM2.5的全天小時質量濃度與PM10、SO2、NO2、CO 和O3全天小時質量濃度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在霾天氣PM2.5與各污染物的相關性排序為PM10>CO>SO2>O3>NO2。良天氣時M2.5 與各污染物的相關性排序為PM10>O3>SO2>CO>NO2。分析發現無論是霾還是良天氣,PM2.5和PM10的相關性最好,相關系數均大于0.8,PM2.5與NO2的相關系數最差均小于0.01。除O3外,霾天氣時PM2.5與PM10、CO、SO2和NO2的相關系數均高于良天氣,表明在霾天氣時這些污染物更易轉化形成PM2.5。而良天氣時O3與PM2.5的相關系數略高于霾天氣,但不管哪種天氣,二者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7,表明O3與PM2.5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
(1)在霾天氣時除O3外,其它污染物濃度均明顯升高,且PM2.5的增加最為明顯,霾天氣是良天氣的5.76 倍。表明霾天氣時PM2.5污染嚴重。
(2)無論在霾天氣還是良天氣,PM10是主要污染物,所占百分比均大于30%,表明太原市采暖季顆粒物污染嚴重。良天氣和霾天氣時NO2在污染物百分比中差別較大,霾天氣時NO2更易轉化形成二次氣溶膠。
(3)將同一天內霾天氣和良天氣時的PM2.5與PM10的比值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在霾天氣時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較高,全天24 小時內比值變化趨勢較為緩和。而良天氣時PM2.5在PM10中份額波動起伏相對較大,說明不同天氣時PM2.5的轉化機制完全不同。
(4)將霾天氣和良天氣時PM2.5的全天小時質量濃度與PM10、SO2、NO2、CO 和O3全天小時質量濃度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無論是霾還是良天氣,PM2.5和PM10的相關性最好,PM2.5與NO2的相關性最差。O3與PM2.5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7,表明O3與PM2.5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
[1]吳兌,鄧雪嬌.環境氣象學與特種氣象預報[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19-20.
[2]劉愛君,杜堯東,王惠英.廣州灰霾天氣的氣候特征分析[J].氣象與城市環境,2004,30(12):68-71.
[3]賈小花.太原市冬季PM2.5水溶性組分污染特征分析[J].中國環境科學,2013,4:5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