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香蓮
摘 要:在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習,既可以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可以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愛學、樂學。
關鍵詞:物理;情境;意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物理課程不僅應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更應重
視對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創新精神的培養,要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轉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僅僅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發現新問題,學習新知識,探究新方法,培養創新意識。物理“探究活動”正是讓學生主動參與社會、生活實踐,親身體驗并從實踐中感悟,獲取知識并利用知識,并且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過程。
多年執教在物理教學第一線,我深深體會到:教師教學的藝術就是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在教與學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參與到物理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物理教學是讓學生主動參與,以積極的心態,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那么,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教學中呢?我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與物理課題研究,談談本人的思考。
一、積極營造問題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是教師最大的過失。”教師能促使學生喜歡學習,要求學習,迫切地想了解、探究物理知識,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是教學的最佳境界。“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學習活動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引起的,學生的這種學習動機從何而來?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依據教學實際情況,采取實物展示,或者是趣味故事引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創設物理情景等方式方法,喚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講流體壓強時,我們可以播放飛機起飛的片段,并思考數噸重的飛機為什么能夠騰空而起?現實的物理現象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啟發學生的思維,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結合現實中與物理知識相關的一些實驗,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充分激發學習動機。總之,在物理課堂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動機,抓住一切機會去激發學生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心需要,讓學生真正愿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合作意識
在生活中,團隊作用,合作的高效能在更大范圍發揮競爭的優勢。在未來的社會中,只有學會團隊合作,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高效發展的需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質,物理教學同樣要讓學生學會組織團隊,學會合作,學會發揮團隊合作的優越性。如何處理在學習中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就需要發揮團隊精神,建立學習興趣小組,讓他們主動學會互相幫助,共同參與。教師應主動引導,充分發揮學習小組各成員的思維、個性、優勢等,并建議小組成員的分工。如,在做物理實驗時,如何發揮團隊的優勢呢?教師可以建議讓動手能力稍弱點的學生動手做實驗,其他成員可以將自己作為指導,有意創造他們當“小老師”的機會,充分發揮他們蘊藏的潛力。團隊合作學習,不僅使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會積極主動地互相補充,敢于去直面實驗中遇到的困難并能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能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會參與到學習中來,并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體現教學中的“因材施教”“階梯發展”。
三、啟發非智力因素,強化學生體驗和探索意識
科學源于思考,認識來源于探究。教育學家蘇霍姆斯基有句名言:“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讓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多給學生提供這種探究的機會,并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將很大程度上激勵他們不斷地去探索,從而掌握知識。
在物理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真正體驗參與的快樂、成功的喜悅。物理課堂上,我會多設計一些學生小實驗。例如,在上《壓強》一課時,我會讓學生雙手壓鉛筆的兩頭,來體驗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參與,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當然認識也會很深。課后,我主動去了解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方式的評價,他們的體會是:我參與、我相信;我體驗、我快樂!這不正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嗎?
總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真正使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有效地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體現新課程倡導的學生是主體的精神,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學習,在學習中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 江西省德興市銅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