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兆琴
摘 要:幼兒園主題墻是幼兒在園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題墻的創設,是豐富幼兒園教育環境,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育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幼兒園主題墻創設中,我們不僅要關注主題墻的審美功能,讓主題墻做到“美”——即色彩美、布局美,同時還要關注主題墻的教育價值,做到“動”——即主題墻要有動感、要關注動態,還要能夠互動。針對班級主題墻創設存在的問題,就幼兒園主題墻的創設進行了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主題墻;思考與實踐;幼兒園
一、“美”——彰顯審美功能
主題墻集眾多藝術于一體,作為“支持者”的教師,則應該和幼兒一起考慮如何將主題墻布置得既美觀又有特色。
1.色彩和諧,先聲奪人
對幼兒來多,協調的色彩搭配,不僅能夠吸引幼兒眼球,還有利于確保主題墻飾的整體美感。如春天嫩綠色體現萬物的生機、秋天的金色體現豐收的喜悅。在“迎新年”“國慶節”等節日主題,色彩的運用可以紅色為主,來表現熱烈的氣氛。
2.布局合理,彰顯個性
(1)把握整體性
在一個主題中,哪一塊是前認知儲備,幼兒搜集了哪些方面的素材;哪一塊是認知過程,可以用圖片,簡單的文字表示;哪一塊是延伸活動;哪一塊是家園聯系等教師要做好整體規劃。避免整個主題墻散、亂。
(2)關注遞進性
主題墻創設的過程應是隨著主題課程的開展而不斷豐富的。如“豐收的季節”主題墻飾,第一次布置以《秋天的色彩》為主線,展示了幼兒收集的有關秋天里花草樹木的色彩變化以及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的調查表。以后,則將幼兒在《豐收的秋天》《快樂的郊游》等活動中的所看、所思、所想、所做等通過多種形式陸續進行展示。
二、“動”——凸顯教育價值
1.能“對話”的墻,展示教育的主體性
主題墻是幼兒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幼兒對活動的探索、發現、講述、展示、分享等通過主題墻進行展現,因此我們在創設主題墻時,就要展示其教育的主題性,讓幼兒與主題墻進行“對話”、幼兒與幼兒“對話”。比如中班的主題“各種職業的人”,我們將孩子們自己寫的畫的父母工作的調查表貼在主題墻上,使孩子們從墻上不僅知道自己父母的工作,也看到了其他幼兒爸爸媽媽的工作,從而了解大人的世界里的各行各業!……其實這些東西收集起來并不困難,老師既沒花太大工夫,又體現了孩子的主體性,只要我們做有心人,一定能讓環境“說起話來”!
2.有“動感”的墻,體現教育的參與性
根據我園的主題式課程模式,我們將主墻面的裝飾緊密地與班級的主題教學活動運行方向相結合。幼兒關于主題探究的階段性成果、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師和家長提供的相關內容支持構成了主題墻飾的主體。這些內容分塊布置在主題墻上,幼兒可以在這種交互過程中得到滿足,豐富對有關主題內涵的理解,也有助于主題的深入探究。例如:在本學期我們開展季節變化的主題活動時,孩子們對于身邊的事情總是很感興趣的,他們這兒看看,那兒摸摸,對新事物總喜歡問個為什么。因此,我就利用春天所賦予我們最好的教學資源為我所用來進行環境創設。外出散步時我就讓幼兒觀察春天、發現春天并讓幼兒用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組織孩子大膽自主自由地交談自己的收獲,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帶動幼兒一起收集春天的相關資料、圖片等,把它們裝貼在墻飾里,一起欣賞、交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評價能力。并不斷激發幼兒把各自喜歡的春天事物、做的事情以繪畫、手工的形式表現出來,并貼在墻飾上,體驗了自主創作的樂趣。
3.能“拓展”的墻,凸顯教育的延續性
在布置主題墻時,很多老師習慣于把孩子們的作品往墻面上展示之后就完事了。其實不然,我想:既然主題墻飾是孩子們創造的,那就應該將活動繼續延伸下去。讓他們更深一步地理解墻飾所蘊含的意義,盡量發揮出主題墻飾的教育功能。如,一次隨機討論:“這幾天我們國家有什么重大新聞嗎?”許多幼兒都爭先恐后地交流相關新聞,而有的孩子卻知之甚少,這時我馬上捕捉到這個信息點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和孩子的持久注意和興趣,開展小小廣播員的活動,主要通過引導孩子收集報紙新聞圖片,將他們感興趣的新聞、看到新奇的事物帶回來和同伴分享,同時又可以培養孩子主動關心社會新聞,讓孩子開闊視野。在接下來的階段,孩子們紛紛帶來了剪報、下載資料,于是我就把它們一一展示在主題墻上,幼兒看著自己的資料,都很驕傲,積極地交流,此時,幼兒已經從單獨地布置墻面到開始興趣溢洋地關注了解各種地事物,墻飾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持久的注意和興趣溢洋的學習空間。
幼兒園的主題墻是一個值得我們大家關注和重視的教育因素。要搞好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主題墻,就必須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充分認識到這其中蘊涵的教育價值。主題墻內容、形式要更豐富多彩,更貼近孩子的生活,讓主題墻伴隨著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中市新壩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