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春
長期以來,在中學數學教學中,人們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與訓練,而忽視了美育的滲透。不善于發掘數學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數學美來感染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重視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美,鑒賞數學美,更談不上引導學生創造數學美,以致使一些學生感到數學抽象枯燥,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
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展示數學之美,激發學習興趣。融貫數學之美,加深知識理解。創造數學之美,培養思維能力。發掘數學之美,陶冶思想情操。從而產生渴求探索知識的內動力,不斷步入新的境界,達到新的制高點,并獲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
那么,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進行美學教育呢?筆者在這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寄美于文
所謂“文”是指數學知識教學。美育必須在數學知識教學中進行,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完成智育的過程也是完成美育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與學生實際,找準知識內容與美學因素的結合點,創設情境,將美育不失時機地滲透在教學中。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美學因素,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激起思考和討論的興趣,引出要講授的知識,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感受數學之美。
1.簡捷美
數學家們以簡單性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著名數學家高斯說:“去尋求一種最美和最簡潔的證明,乃是吸引我去研究的動力”。“數學中所謂美的問題是指一個難于解決的問題,美的解答則是指一個困難、復雜問題的簡單解答”。初中數學中蘊含著眾多簡捷美的因素,教學中應把握時機逐漸滲透。科學記數法是一種簡捷記數的方法。例如,12000000表示為1.2×107、0.00000025表示為2.5×10-7,既科學又簡練。此外,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乘方是乘法的簡便運算,代數式是將自然語言數學化的簡單式子,紛繁復雜的幾何圖形都是由簡單的點、線、面構成等等,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簡捷美的重要內容。
2.和諧美
“和諧性”可謂“統一性”,是指部分和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或共同規律呈現出來的和諧與一致。在數學中,和諧美體現在推理論證的嚴謹性和矛盾性與一定意義上的不變性。數的概念不斷擴張,而運算法則、定律不變;整數指數冪的性質可推廣到有理數指數冪中去;圓的相交弦定理,切、割線定理可統一成圓冪定理;有理數減法統一成加法;通過幾何課本介紹勾股定理的三種證明方法等,要啟發學生對數學結構統一性認識,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認知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和諧美的熏陶和教育。黃金分割是幾何學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充滿著和諧美。教學中可以適當介紹其應用,建筑物中某些線段(窗子的寬與長)的比等于0.618時,使人感到協調;人體軀干的寬與長的比接近于0.618,就顯得勻稱;報幕員報幕時,站在舞臺的黃金分割點位置,不顯得呆板,聲音的傳播效果最好;照相時,取主要景物為黃金分割點處,效果更好等。這充分顯示了數學之美的魅力。將“不在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與“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扇形的面積公式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對比講解,既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統一美。
二、寓美于情
在美的享受中啟迪人的心靈,喚起精神的升華。以人物的感情去感染學生,具有生動性、情緒性等特點,它能使學生激勵、驚奇、欣喜、奮發,震撼學生的心靈,煥發出朝氣蓬勃的學習動力,開發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學生成績。
1.結合教材內容,介紹人物的高尚品格,塑造學生的美好情操
教學中,根據教材知識體系和學生實際,適當介紹數學家的光輝業績、高貴品格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造就學生的美好心靈。如,華羅庚教授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從美國回到中國,為祖國的數學研究事業貢獻畢生的精力;蘇步青為了用自己的學識和才能去拯救苦難深重的祖國,毅然于1931年從日本回到中國立志獻身于祖國的事業。這些事跡,對學生形成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懷有很重要的作用。
2.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數學美的潛移默化
教學中運用優美的教學形式,繪制漂亮的數學圖形,使用優美的數學語言,書寫精美的板書,教師衣著整潔,教態優美等,都會給學生以美的陶冶,從而使學生在美的環境中,愉快地獲取知識,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染上教師的言行之美。
三、滲美于練
學生作業既是運用知識、發展智力的過程,也是思想教育的過程。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刻苦鉆研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而且從中領悟到:數學結構的和諧與統一美;解題方法的簡捷美;邏輯思維不斷完善——數學特殊之美。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美的鑒賞能力和高尚的審美情操。
1.利用數學題的結構,滲透美學教育
數學題結構的和諧、對稱等可讓學生領略到“統一美”“對稱美”。正三角形的邊心距:半徑:高=1:2:3.此結構顯得多么和諧有序。用代數式表示應用題,感受到簡捷美。編擬精選思想內容好的應用題,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
2.通過作圖訓練,培養學生的對稱美、和諧美
適當的作圖訓練,只要嚴格要求,學生無意識地感受到圖形美。畫函數圖象時,要求學生用坐標紙認真畫圖,在用平滑曲線順次連結各點的畫圖中受到數學美的教育。作拋物線時,學生對對稱、和諧美有深刻體會。作軸對稱、中心對稱圖形也是滲透美育的好教材。
數學是美的,“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初中數學教學是對初中學生進行美學教育的廣闊天地,它以自己美觀、美好、完美、美妙的魅力,潛移默化,潤人心田。通過數學教學中的美學教育,培養初中生感知數學美、理解數學美,鑒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能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美好的情感。
參考文獻:
[1]黃翔.數學方法論選論.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5.
[2]黃海生.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興趣激發.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重慶市酉陽縣銅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