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獻軍
學情分析:
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在化學課堂中充分展示實驗的價值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對學生理解抽象的化學理論知識,突破教材重難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往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實驗的價值,除了一些客觀原因之外,就是教師在教學思想上忽視實驗的作用。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實驗的價值,要鼓勵學生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中鍛煉動手操作能力,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2.通過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來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思路。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自主實驗,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同時,讓學生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動手設計實驗裝置及小組自主實驗,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驗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裝置、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方法:
多媒體、小組自主實驗。
教學準備:
實驗儀器:儀器有注射器、錐形瓶、平底燒瓶、大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雙孔塞及單孔塞、帶塞子的彎導管、水槽、酒精燈、藥匙、破底試管,銅絲,帶孔小藥瓶、分液漏斗、干燥管、具支試管、U形管。
實驗藥品:碳酸鈉粉末、碳酸鈣粉末、石灰石、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條。
教學過程:
導入環節:多媒體展示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用途,如,滅火器、舞臺煙霧、人工降雨等。順勢引導學生思考實驗室是否能制取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也為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課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復習:復習前面所學的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是否能按同樣的實驗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為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做好鋪墊工作;另外,幫助學生明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向。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實驗探究上述兩個問題,讓學生在對比實驗中明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實驗一:實驗藥品:稀硫酸、石灰石
學生活動:按照教材中的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并自主動手操作,并記錄下實驗現象,并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實驗現象:冒出少量氣泡,反應速率慢,且反應一會兒就結束。
原因:由于稀硫酸和石灰石發生反應時,所產生的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從而覆蓋在石灰石表面,從而阻礙了實驗的反應速度,進而導致反應一會就結束。
實驗二:實驗藥品:稀鹽酸、碳酸鈉粉末
學生活動:自己動手設計實驗裝置,并記錄下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冒出大量的氣泡,反應速度非常快。
原因: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很快,不易控制,來不及收集氣體。
實驗三:實驗藥品:稀鹽酸、石灰石
學生活動:自主動手進行實驗,并記錄下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冒出大量氣泡,反應速度適中,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對比實驗的過程中,明確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在這樣的實驗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進而為化學教學價值的展現以及高效化學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思考:從實驗過程、實驗裝置、氣體收集方法、驗滿方法等方面對比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異同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有效地區分兩種氣體各自的特點,進而,大大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作業:
1.實驗室制取CO2和O2的共同點是( )
A.氣體發生裝置相同 B.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C.反應時都需要催化劑 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E.反應時均需要加熱
2.實驗室制取CO2的步驟,下面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連接裝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鹽酸 ⑤收集 ⑥驗滿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二氧化碳收集和驗滿方式_____。
(作者單位 山東省廣饒縣英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