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茹
新課標卷近年來把傳記文本閱讀的最后一題設置為答案較為開放的探究題,分值為8分。這種題型要求對材料進行研究、探討、分析、整合,進而提出質疑、另解、建議或鑒賞評價。試題難度較大,且歷年高考試卷的參考答案都比較簡略,學生難以仿效,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摸索,為備考師生提供借鑒。
一、題型分類
此類題可大致分為兩類:“整合與評價類”和“思辨與拓展類”。
“整合與評價類”試題是據文本的某一觀點,請學生分析評價。答題時觀點是固定的,提問時已經明確說出來了,或是要求學生依據文本確定一個觀點。比如,為什么盧作孚被譽為“不能忘記”的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一個不能忘記的人》2013新課標Ⅱ)謝希德的“誠”體現在很多方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謝希德的誠與真》2012課標全國)答題時要求根據文本整合相關信息,據此論證觀點,并給出相應的評價。
“思辨與拓展類”試題答題時要求先根據自己的思考得出一個觀點,然后依據文本內容對觀點進行論證。比如,克羅齊一生經歷了大地震、社會動蕩和戰爭帶來的苦難,但最終大有成就。有人說:“苦難是人生的財富。”請結合原文和現實人生,談談你的看法。(《克羅齊的求索》2012遼寧)盡管黃賓虹和張大千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下筆不覺師造化》2011課標全國)這類題型觀點是不唯一的。比如,《下筆不覺師造化》,你可以贊同黃賓虹的追求,也可以肯定張大千的做法,還可以將兩人的人生態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進行折中,得出一個新觀點。不過我們一般認為肯定黃賓虹是最佳觀點,因為從這一角度答題,比較容易在原文中找到依據。另外,因為觀點本身有思辨性,答題時切忌言辭表述得過于絕對,應該適度肯定并加以拓展。(參見第三部分《克羅齊的求索》)
二、解題思路及方法
解答探究題,其實就像寫一篇小議論文,行文的結構一般來說應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1.開頭表明自己的觀點。
2.結合文本的具體事例(有時應試題要求也要聯系現實),分點列出事實特點依據,陳述理由,作合理分析。
3.總結自己的觀點。這類試題要注意答案的論述性。
具體方法如下:
1.解讀題目,明確觀點。認真審題,根據題目、文本內容,結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一個觀點。
2.重讀文本,提取信息。按題目要求,在文本中擇定重點閱讀區域,提取承載重要信息的詞句。
3.轉化信息,敘論結合。根據答案觀點對文本信息進行轉化,通過聯想、推斷,調動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合理分析論證。
4.連綴要點,形成答案。
三、答案示范
克羅齊一生經歷了大地震、社會動蕩和戰爭帶來的苦難,但最終大有成就。有人說:“苦難是人生的財富。”請結合原文和現實人生,談談你的看法。(《克羅齊的求索》2012遼寧)
參考答案:①我認同這個說法。苦難成就了克羅齊。(觀點句)②青年時期經歷的大地震給他帶來了心理創傷,這推動他在人生之旅和學術之途上更為關注人類的心靈和精神;推動他在歷史、美學、哲學方面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文本內容及論證)③中年之后的克羅齊又遭遇社會動蕩和戰爭苦難,這激發了他巨大的道義勇氣,他懷著對心靈自由和精神解放的堅守,抵抗法西斯專制主義,與宣揚集權主義的好友決裂,表現出崇高的道德勇氣,受到世人的崇敬。(文本內容及論證)④人生難免遭遇各種苦難與不幸,我們需要以樂觀、積極、堅韌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才有可能變“不幸”為“幸”,讓苦難激發出我們的潛力,成就我們的人生。(聯系現實人生,體現觀點的思辨性)⑤積極面對苦難,苦難才會成為人生的財富。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