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
摘 要: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貫徹與推進,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高效率、高質量的初中數學課堂是保證學生良好學習的前提。目前很多學生反映數學科目比較難學,雖然很多教師試嘗著轉變教學方法,但依然收效甚微,導致很多學生在初中的起步時期就失去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對此做出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興趣培養;課堂效率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認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對于學習初中數學而言,強烈的興趣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究欲望,從而萌發出求知欲。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在課本內容以及側重點方面都有所改變,難度也提升了很多,導致很多在小學時數學成績良好的學生進入初中后反而落后了數學成績。因此,教師要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銜接教育,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
1.創設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感,被情境所吸引,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應積極地創設情境,將數學知識與情境融為一體,開啟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閘門。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巧妙的懸念,插入一些生動的數學趣題或數學謎語,比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應用”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時設置一些有趣的懸念“一個五分的硬幣能否測出月亮離我們有多遠?”“你能否在不過河的情況下測量出河有多寬?”這些懸念問題立即引來學生的好奇心,并在課堂中產生激烈的討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成果。
2.注重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充分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因此,在七年級數學教學時,教師應該將數學的抽象性與廣泛應用性相結合,將數學融入生活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感悟到數學的博大精深。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場景,使學生在模擬場景中增進對數學的理解。
綜上所述,七年級數學教學是初中數學的起步階段,同樣也是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的主要階段,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勇于迎接新課程改革的挑戰,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繼朝,田金花.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04).
[2]許娟.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0).
[3]田剛.以興趣促學生數學學習[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Z1).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黨山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