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環
摘 要:在多媒體教學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傳統板書受到冷遇,風光不再,這實在是語文教師一個重大的損失。在多媒體教學盛行的背景下,傳統板書依然可以與現代板書并駕齊驅,散發著它獨特的實用和審美價值。
關鍵詞:傳統板書;現代板書;語文課堂教學;價值
板書歷來被人們稱為“微型教案”,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與教師的口頭講述相輔相成,是師生課堂生命的美麗痕跡。伴隨著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現代板書(又稱“電子板書”)走進了課堂。它特有的聲音、圖像、顏色、光線等變化多姿的組合效果,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已經成為當今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之而來的是傳統板書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忽視和淡化。在一些公開課或教學競賽課上,曾一度被看做語文教師基本功底的展示平臺——黑板,幾乎派不上用場,偌大的黑板上只有上課教師隨手寫的課題;還有的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卡片一一粘貼在黑板上當作板書,學生走上黑板的互動式板演更是難得一見了。傳統的手寫板書正逐漸被淡化,正在被很多教師打入了“冷宮”,成為一處被人冷落的風景,令人惋惜。
筆者認為,現代板書的出現并不意味著傳統板書的沒落,更不是與傳統板書水火不容,相互排斥。相反,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筆者主張,現代板書要與傳統板書有機結合,將二者的優勢互補,設計出更符合教學要求的高質量的板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宗旨,突出預設性
傳統板書和現代板書各有優點和缺點,在運用時要注意揚長避短,發揮長處。每次備課教師都要充分考慮到兩者的合理搭配,黑板上寫些什么,現代板書展示什么,做到高度計劃,心中有數,上起課來才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傳統板書即時重現學習要點的功能強,方便增刪內容。學生通過記筆記,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展開思維,注意力易集中,便于互動和交流情感。就語文學科而言,一般來說,課文的標題、作者、文章的結構、全文的總結適合使用傳統板書。現代板書所有教學內容都是以動畫、視頻、圖片和文字的形式程序化出現,所以它更適合呈現教學資源,比如,音形義等基礎知識,相關背景資料,文章的具體內容,拓展延伸,相關的圖片和影像資料等。當然,教師上課之前需要有計劃地設計好呈現的方式、順序、速度,讓兩種板書結合起來,做到綱舉目張、提綱挈領、條理清楚、有條不紊。
二、以降低教學成本為原則,體現高效性
美國大眾傳媒學家施蘭姆曾說:“如果兩種媒體在實現某一教學目標時,功能是一樣的,我一定選擇價格較低的那種媒體。”對于傳統板書和現代板書的選擇,不僅要看哪種形式更有利于教學內容的表現和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還要注重“低耗高效”。在語文課堂上,如果教學內容能夠在黑板上完全而完美實現,我們就沒必要將其制成多媒體課件,否則就是一種浪費。有的教師認為現代板書快捷方便,能最大限度地節省教學時間,不管什么課文都制作課件,將整個教學內容都設計到課件中,不必說其復雜的制作過程,就制作這樣的課件所需要的成本而言,也大大提高了,這樣勞民傷財費時不討好的做法,顯然是沒有必要的。而且有些課文,比如說,一些詩歌,其實用課件可能還不如不用課件,光使用傳統板書就足夠了,而且效率不會遜色于使用現代板書。最重要的是它能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它需要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需要更多的生成性。
三、以滿足教學需要為核心,強化互補性
傳統板書與現代板書配合使用,可以優勢互補,化靜為動,把教與學融為一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學習,增強注意的穩定性,利用注意的轉移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們可以利用現代板書設置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我們在講授的過程中要將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體現出來,就要在與學生的共同學習和互動中展現學習成果,體現心靈的思考,生成對話的精神,這又需要傳統板書的配合。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板書在其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教育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語文課堂中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重視和重用,但對多媒體的過分依賴使得教師追求標準答案,疏于手寫板書,板書的言傳身教直接熏陶情感互動作用也被越來越淡化和輕視。但我始終堅定的認為,一味地摒棄,并不代表著創新。多媒體教學的興起并不意味著傳統板書的衰落,更不代表傳統板書就要退出歷史舞臺。我們期待著傳統板書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語文課堂能夠“老樹逢春著新花,風景依稀似去年”,希望它能與現代板書珠聯璧合,成為課堂教學的靈魂載體。讓語文課堂更加絢麗多彩,讓語文教學更加精美高效。
參考文獻:
[1]孔慶東.審視中學語文教育[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
[2]張秋玲.語文教學設計:優化與重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吳建.課堂板書設計:不該被忽視的重要環節[J].中學語文,2008(36).
[4]金鳳霞.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設計[J].文學教育:上,2013(4).
(作者單位 安徽省肥西縣上派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