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華
摘 要:作文批改絕對不是簡單地打個分數、寫上日期而已,而是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地去批改。
關鍵詞:語文;作文批改;寫作水平
一、要重視作文批改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建構作用
新課程倡導要重視評價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建構作用,關注發展過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和批改學生作文時,要考慮如何運用發展性評價手段啟發和引導學生,學會將閱讀的積累、生活經歷、觀察能力轉化為表達的能力。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作文體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寫作技能技巧的水平等。教師要通過激勵性評價手段給學生施加積極的影響,使每次作文都能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和個人的健康成長提出積極的意見或建議,使學生不斷積累作文的經驗和做人的道德修養,揚長避短,樹立自信心,逐漸把作文當成一種樂事,把每一次寫作都當作自己成長的里程碑。
二、要重視作文批改中分數的激勵功能
分數有兩個功能:一是價值功能,二是手段功能。價值功能起衡量的作用,給作文打分,就是評判作文本身的優劣。手段功能則是一種激勵,通過評分打動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喚起他們繼續努力的進取心。對于平時的作文訓練,分數的功能應體現在手段上,以激勵為主,正面引導,對所有學生都要熱情地肯定他們細微的優點和進步,分數從優,使他們都有機會品嘗“成功”的滋味,從而產生寫好作文并企盼下次作文的欲望。試想想,一學期作文十多次,如果大部分學生的得分都在60~70分之間“原地踏步”,而80分則被公認為是大多數同學難以企及的高度,那么,學生在心理上對作文就會產生一種恐懼感,覺得作文確實難寫也就不足為怪了。作為教師,我深知寫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批改學生的習作時,總是以一個欣賞者的身份,品味、肯定習作中的優點,只要態度認真,符合當次作文的基本要求,打分就不低,同時也十分注意層次不同的學生,故意使他們在分數面前不平等,讓學困生也有受激勵的機會。把分數當作一種激勵工具,既可以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又可以融洽師生之間的情感,何樂而不為呢?
三、要重視運用藝術的評語批改作文
在作文教學中,運用藝術的評語批改作文,一改以往“語言通順,結構完整,中心突出”的評語模式,采用簡潔、藝術的評語,指導啟發,其實也是教師在向學生示范,如,觀察事物的方法、遣詞造句、標點符號書寫的示范等等。例如,我在學生的一篇習作中這樣寫道:“字是人的臉,這次作文書寫有明顯進步,你的臉上也光彩多了。不過,你一向討厭的錯別字老跟著你,給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層陰影。我為你開一劑良方:不會寫的字問字典,寫完作文后,請教老師或同學,你愿意試一試嗎?”這顯然比簡單的一句“錯別字太多”或“請注意錯別字”效果要好多了。習作評語除了給予鼓勵外,還要注意給予啟發和引導,如,一位學生在作文中流露出他對初二時班主任的怨恨,原因是他犯了錯,班主任請家長過來,這位同學覺得自己犯了錯挨批評也就罷了,最不能容忍的是班主任當著他的面批評他的家長,從此對這個班主任一直懷恨在心。于是我在他的作文評語上這樣寫道:“有擔當,自己犯錯勇于承擔后果,懂得保護父母,是個小小男子漢!但你想過沒有,班主任為什么要批評家長?估計是你犯了不小的錯,班主任一時氣暈了,當然老師也不贊同班主任的這種做法,但你要知道,班主任與家長的心情是一樣的,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望你能理解班主任!理解萬歲!”學生看了我的評語之后,主動找我交流,覺得自己對班主任的恨有點過分了,終于想通,當時主要責任在自己,自己那時太不懂事了。用真誠與理解架起人間感情溝通的橋梁,培養學生敢于流露思想感情、敢為自己說話和敢為文章負責以及樂于交流的開放態度,真正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
寫出恰到好處的評語,能密切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感情,從而促進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努力做好這項工作。請相信:付出了,總會有回報!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