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曉松7月4日至17日,韓國畫家李鎮休作品展——“繪畫時間”在北京韓國文化院舉辦。在這場以“中國斷想、夢想和現實”為主題的畫展上,一幅毛澤東、鄧小平、列寧和切·格瓦拉的四人肖像畫(如圖)格外引人注意,參觀畫展的觀眾紛紛在這幅畫作前駐足欣賞或拍照留念。一名韓國畫家為什么要為中國領導人創作肖像?李鎮休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他筆下的中國前領導人,能代表一段中國近現代歷史,他希望通過這些肖像畫,還原“真實的歷史”。環球時報:您這次畫展主題是“中國斷想”,有什么特殊意義嗎?希望中國觀眾有什么感受?李鎮休:我想以一個外國畫家的身份描繪中國近現代史,并且闡述我所理解的中國夢。最近習近平主席在參加“七七事變”紀念活動時強調,任何人不能扭曲、美化日本侵略歷史。其實藝術作品就是對沒有扭曲、真實歷史的表現。通過這次展覽,我希望中國觀眾從我的畫中看到一段真實的歷史。環球時報:具體是哪一段歷史?李鎮休:每一剎那的瞬間連起來就是一段歷史,把這次畫展中和中國有關的畫作連起來,就是我對新中國歷史的感受。環球時報:您曾經在西班牙、日本、美國等國家辦過畫展,這是您第一次來中國辦畫展嗎?覺得有什么不同?李鎮休:雖然我此前來過中國,但這確實是我第一次在這里辦畫展。這次在北京的展覽,可以讓人聯想到浪漫的新中國歷史。和別的國家相比,中國有著無窮的發展潛力。此外,我的作品以中國政治人物為主角,這次在北京辦畫展,也可以說讓它們“回家”了。這些作品都沒有在韓國展覽過,是我特地帶到中國來的。環球時報:作為一個韓國人,您為什么以中國前領導人作為畫的主角?您是怎么“認識”他們的?李鎮休:因為我對中國的歷史很感興趣,我很喜歡通過畫作表現時間,我認為我畫的中國政治人物能代表一個階段的中國歷史,如新中國建立、改革開放等。此外,我對社會主義也很感興趣,因此我畫了很多社會主義代表人物。環球時報:您從什么時候開始畫中國前領導人?李鎮休:我上大學時就對他們感興趣。從上世紀80年代大學畢業開始,我已經畫了30年了。我畫的第一位中國領導人是毛澤東主席,此前我畫過列寧。環球時報:畫展開始時有不少中國畫家捧場,您是否了解當代的中國同行?李鎮休:在首爾,經常會有中韓兩國畫家的交流活動,我們也會在中韓兩地辦一些交流展。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中韓兩國畫家也要有共同合作、互相促進發展的意識。中國藝術歷史悠久,涵蓋的范圍廣。現在很多中國畫家“身價很高”,畫作價值連城,我得向他們學習,但我覺得他們在創作時,應該有更廣闊,更多樣化的視角和表現方式。▲
環球時報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