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出版已經成為出版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然而,數字出版的發展卻面臨著各種問題與困境,其中最為嚴峻的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要使我國數字出版行業健康發展,必然要求一個合法有序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為此,在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過程中,應將知識產權的保護提高到戰略高度。本文對數字出版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數字出版發展中的知識產權戰略進行簡要地探析。
[關鍵詞]數字出版;知識產權;戰略
[作者簡介]朱志國,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文化傳播系。
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使原有的出版發行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也使得信息的傳播方式呈現出立體化多元化的趨勢,這一趨勢必然對知識產權這一概念的外延產生一定的擴張作用。具有網絡出版能力的出版機構和人員對作者的電子稿件進行的進一點加工制作同樣也滲入了其自身的編輯和再創作勞動,有時候這種對原作品的加工和再創作活動所要求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比原作品的創作本身所需要的成本還要高出許多。
一、在數字出版行業中確立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當前困擾我國數字出版發展最為嚴峻的問題就是數字版權的保護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則出現在數字出版各環節的授權活動過程之中。主要表現為:著作權人、出版商、網絡運營商等各主體之間的授權活動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規制。由于法律規范的整體滯后性和數字出版行業本身的新興事物特征,使得許多相關的授權活動難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這也是整體知識產權法律制定和執行工作之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由于著作權人與出版商、出版商與網絡運營商之間關于信息網絡傳播權等相關權利的約定未能及時進行約定,一方面可能造成出版商在未得到相關授權的情況下使用相關作品進行數字出版活動,進而形成著作權糾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著作權人與出版商未能及時達成相關協議而錯過最佳的出版時機,造成機會成本的增高和經濟利益的損失。當前許多著作權人、出版商及網絡運營商對上述問題均已經在嘗試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予以解決。
對數字出版活動進行規制的專門性法律規范目前還沒有出臺,規范當前我國數字出版活動的法律法規也都是散見于各相關的法律法規之中。如《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除以上法律和法規對數字出版活動進行了立法方面的規范,一些部門規章也對數字出版活動進行了有效的法律規制。如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制定和頒布的《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國家版權局和信息產業部聯合制定的《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以及各相關部門制定的與數字出版活動有關的暫行規定、暫行辦法等法律規范文件。這些法律規范內容豐富,涉及數字出版活動的很多方面。但是隨著我國數字出版活動不斷出現新的情況,而法律規范的制訂總是落后于實踐活動,所以造成一些法律漏洞的產生和著作權人的權利得不到充分的保護。
針對上述情況,必然要求數字出版工作者一方面要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對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學習,以應對數字出版活動中各種可能出現的知識產權侵權情形;另一方面,也要求法律工作者從立法、司法等各方面加強對數字出版活動中與知識產權保護有關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的了解與研究,提高解決各類問題的能力,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為數字出版的發展保駕護航。
二、我國數字出版活動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影響
數字出版的發展使得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由于數字出版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網絡作品的初創權認定和侵權版本識別問題更為復雜。由于傳統出版活動往往采取印刷的手段實現作品的復制和發行,因而單次印刷的數量和規模都是相對固定的。這種運營模式使得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往往發生在原著作權人的作品出版發行之后,在時間上存在先后順序,即侵權版本一般較原版更為滯后。不僅如此,由于印刷工藝水平與紙張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在傳統的紙質出版工藝條件下,侵權版本的印制水平也較低。所以,在傳統出版活動中,侵權版本往往可以通過出版時間的滯后或是印制工藝水平的低劣來進行識別。
而在數字出版活動中,由于作品的形成與傳播基本上是同時進行的,一旦作品發布到互聯網上,則其內容極有可能被相關的技術人員獲取和復制,即使網絡運營商在發布相關作品時使用了一定的信息加密技術,也可能由于其加密編碼被破解而被快速獲取和復制。這樣,侵權版本與原版在發行時間方面就不存在明顯滯后性。
同時,由于數字出版條件下的信息接收者往往可以自行決定其信息接收的時刻,也就是說,數字出版作品發布的時刻和數字作品受眾接收作品的時刻之間存在著一個時間差,這也為侵權版本的制作提供了機會。更使得數字出版的作品在初創權認定和侵權版本識別方面面臨巨大的挑戰。
其次,數字出版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在于,作品網絡數字版本的受眾往往是不確定的,其傳播范圍較之傳統出版也大為擴張,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會在經濟利益方面對數字出版作品的著作權人造成損失。
第三,對作者的原始稿件進行的加工工作可能包含了配圖、解說、配樂、動畫等各種多媒體元素,這些加工和再創作活動一方面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可欣賞性,另一方面也產生了上述加工工作和再創作活動的知識產權問題。如果對于上述這類基于對原作品的加工和再創作活動而產生的一系列知識產權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保護,必然導致數字出版發展受到各種困擾,進而影響到我國數字出版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對于上述基于原作品的加工和再創作活動而產生的知識產權如何有效地進行保護,目前在學界也仍然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熱點問題,有待學者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
三、我國數字出版發展中的幾項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1.培養知識產權意識
要加強我國數字出版發展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必須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質,加強知識產權意識,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形成道德層面的心理排斥,同時加強媒體的輿論宣傳,大力倡導保護正版,對盜版行為進行嚴厲地輿論譴責,使公民了解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從道德上形成買正版用正版的正確觀念。
2.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工作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要更有力地對我國數字出版中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必然要求建立健全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制,以法律的手段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嚴厲地打擊。同時,還應當加強普法教育的宣傳力度,使人民群眾建立起正確的知識產權法律意識,一方面在自身的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時候,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對行為人的各種網絡信息傳播行為進行有效地約束,防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發生;同時,在已經建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識的大環境下,如果發現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廣大人民群眾也會自覺地檢舉揭發,讓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受到法律的制裁。
3.大力加強數字網絡技術人才培養
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方興未艾,對數字出版發展中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僅要求人民群眾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國家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完善,同時更需要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技術人員,從技術上進行數字出版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更高的防盜版技術無疑是防范甚至杜絕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一個有力手段,不僅使數字出版的作品在加密性上更為強大,同時也可以使盜版等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難度更高,需要付出的成本更為高昂,并且使正版的數字出版作品的成本進一步降低,進而形成更為強大的競爭力。由此可見,不斷提高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從技術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我國數字出版發展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
四、結語
數字出版是一種全新的出版模式,其運作與經營方式已經大大區別于傳統的出版活動。因而形成一系列出版活動中與知識產權授權有關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而給知識產權的保護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數字出版所有人員應加強自身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豐富法律知識。
[1]孫國瑞,魏衍亮,羅大鈞. 運用知識產權戰略,實現企業跨越發展的模式分析[A].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樓高潮,樓然,劉興民.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在新形勢下的應對舉措和超越發展[A];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一部分)[C];2011年.
[3]王里歌. 落實《律師法》第8條積極推進中國專利律師的隊伍建設[A]. 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下)[C]. 2009年.
[4]彭耀林. 將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進行到底——記我國著名知識產權戰略專家陳昌柏[J]. 中國發明與專利;2008年08期.
[5]易訓華, 魏大鵬. 突破性創新資產與新興戰略產業培育機制[A];新規劃·新視野·新發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下)[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