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燁
摘 要:針對農村中學學生地理素養較低的現狀進行若干嘗試。
關鍵詞:地理素養;農村學生;嘗試
一、何為地理素養
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后能從地理學的觀點觀察事物且運用地理技能解決問題所養成的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和內在涵養。它包括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地理觀點、地理方法、地理意識、地理能力、地理情感、地理態度等構成要素。我們給學生上地理課不是為了把地理的一些死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讓他們記住以應付考試,而應該是學會從地理角度分析問題用地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并且終身受用。所以,我們更應看重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二、農村中學學生地理素養現狀和原因
1.地理基礎知識薄弱
在我市初中階段地理僅作為考查科目,成績分“合格”或“不合格”,合格者準予初中畢業,但不計入中考錄取總分。試題均為客觀題,90%為基礎題,10%為一般難題,考試時間1小時,開卷考,考查時間安排在初二年級下學期期末。這樣的安排,學生在學的時候就不重視,投入的精力遠不如物化政史(物化中考各100分,政史各50分)。更不用說經過漫長初三一年的遺忘等到進入高中階段還能剩下多少。農村中學的學生情況還要糟,初中階段可能會遇上其他學科老師課來兼教地理課。非地理科班出身的老師自己也不是很明白,劃書了事,學生也應付了事,學生地理基礎非常薄弱。
2.地理技能嚴重不足
21世紀是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海量信息涌來,學生要博覽地理信息就需要熟練掌握電腦操作技術,學會從網上收集相關圖文內容,有時還需根據圖形提取地理信息,進行分析。作為農村中學的學生,在這方面又是薄弱項。雖然電視、電腦在農村地區也已普及,但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更多側重其娛樂功能,對學生地理學習方面的提高幫助不大。
3.地理學習興趣不強
來自農村的學生相對刻苦,學習認真,但是受經濟條件等限制,鮮少有機會外出旅游,開闊眼界。教學中提到桂林山水、長城等城市學生很熟悉的景觀時,農村學生幾乎沒有共鳴,僅靠書本幾幅景觀圖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地理表達交流缺乏
我校是全寄宿制學校,學生少有機會從地理課之外的時間了解地理。缺少新鮮的地理話題刺激,學生很少與他人進行相關地理知識的溝通交流,表達地理相關內容的機會幾乎沒有。
三、提高學生地理素養的嘗試
1.提高教師自身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肚里要有一瓶水,才能給學生半瓶水。因此,我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就學校而言,我們有完善的備課組、教研組制度,組內教師經常交流聽課。整個常熟市所有的地理老師通過QQ群可以密切交流,教研員及時上下傳達指導,再加上教師各自的同學群信息互通非常便捷。人人參加網上的遠程非學歷進修之外,每年現場觀摩活動也不少。通過每個機會,我們都在不斷提高自身地理素養,跟上時代的步伐。
2.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教與學是一對密不可分的矛盾體,但不應該是對立面。新課程要求我們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作為老師,就該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走近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不把不良情緒帶入課堂,妥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及時捕捉學生閃光點,加以肯定;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材施教?!敖逃荒軟]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庇眯姆e聚對學生的愛,是建立現代師生關系的根本。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自然會親近你、接受你,進而順利接受你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
3.營造樂學課堂氣氛
我們作為地理教師就要有這樣的能力:在一周兩節課上把學生吸引過來,喜歡上地理。我們靠的是樂學的課堂氣氛,激發出學生的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地理學科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自覺地投入今后的學習中,并能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多搜集些形象生動的視頻資料呈現給學生,學生喜歡這種形式,又能給學生以直觀的影像,便于了解。教師營造寬松愉快的教學氣氛,鼓勵質疑,加強引導訓練,學生通過鼓勵獲得心理上的支持,思維活躍,積極探索,學生的地理素養定會逐漸提高。
4.組織豐富課外活動
我校位于5A級的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內,緊鄰尚湖,這是其他學校所不具備的區位條件。利用優越學校區位,我校常年組織學生進行保護尚湖濕地青年志愿者活動,進行景區垃圾撿拾,宣傳保護等活動。通過親身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把所學的用起來,聯系起書本和生活、課堂和社會。高一學生還組織撰寫地理小論文,參加全國地理小博士比賽,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通過競賽評比激發了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但效果不夠長效,那我們可以過段時間再搞個地理小活動,使學生持續關注。
5.挖掘鄉土地理素材
我們所用的教材是針對全體使用者的,更多是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東西,與我們有距離感,對學生觸動不大。我們就需借助些鄉土素材把書本知識具體化、生活化、本土化。我市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景色迷人,在農業、工業、旅游等方面有很多拿得出手的素材。很多時候我們舉身邊的鄉土地理素材為例子,填充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一下子就可以拉近地理與我們的距離。例如,我校一位老師在講授農業區位前先播放我市農業景觀的片子,配上常熟方言民謠《常熟好風光》:常熟好地方,山水好風光,尚湖里乘龍船,虞山上登城墻,興福寺歷史長,沙家浜名氣響,方塔公園聚沙園,曾園趙園彩衣堂,吃的地方也蠻多,歇歇腳頭蠻便當,小酒咪咪,蟹腳掰掰,挑挑馬蘭頭,嘗嘗香椿頭,桂花栗子,蕈油面,鴨血糯米八寶飯,大魚大肉不稀奇,泡杯綠茶最清爽……耳邊聽著熟悉的方言,眼前看著家鄉的物產,極大地震撼著學生的內心。學生感興趣了,積極投入進來,思維處于激活狀態,教學任務順利達成,效果是相當的好。這也啟示我們作為地理教師要具備慧眼,從眾多的外部信息中發現有價值的素材,提供給學生,激發學生認知、探索的欲望,并獲得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
6.布置假期地理作業
現在一年中長長短短的假期有很多,把假期利用起來大有學問。我們采用布置假期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再現鞏固型作業,如,畫剛學完的某章節結構框架圖,以理清思路,幫助記憶;可以是強化提高型作業,如,畫張小區平面圖,以促進地圖方面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可以是實踐運用型作業,如,寫篇環保小論文,使學生能從地理角度看待問題,把所學用于實踐。當某項作業耗時較多時,我們可以提早布置,分階段進行,每次量不多,稍有挑戰性,學生有興趣也樂意去完成,我們也達到了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當然,我們布置完假期作業后,要確保及時收交講評,給學生以反饋,保護學生積極性,以免影響下次作業的順利進行。
7.加強師生之間聯系
放假期間學生有地理問題該怎么辦?我們教研組特意建了一個博客,進行集體答疑解惑,階段性公布答案等。每年會考前這個平臺是利用較高、效果最好的。這種方式適用于較多學生,如針對整個年級。對于每個班級我們可以利用家校通發短信至家長手機,提醒家長督促檢查。個別學生有問題還可以通過班級QQ群得到老師一對一的指導。當然在寒暑假學生還可以通過知新網參加網校學習。通過多種方式,師生聯系緊密,及時答疑。
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在逐步縮小城鄉學生間的差距,努力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