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華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包括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置、衛生監督協管等。南昌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于2010年在城鄉全面鋪開,運行幾年來,一定程度滿足了群眾的基本衛生保健需求,推進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但也存在資金分配不合理、不合規、擠占專項資金、服務內容不到位、檔案管理欠規范等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1.資金分配不合理、不合規。一是未按照考核結果分配資金。如:有的縣區雖然對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績效考核,但仍然按年初服務的任務數撥付分配專項資金。二是分配資金依據與實際服務工作量存在差異。如:有的縣區實際享受補助預防接種的次數比中國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大,有的縣區分配給衛生服務機構的資金分別比實際工作量少。
2.違規擠占專項資金。一是其他專項工作經費擠占專項資金,如有的縣區將違規將專項資金用于結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應急病藥品更新、霍亂等其他專項工作。二是有的違規利用專項資金購買電腦、電視機、相機、辦公桌椅等設備。三是有的衛生管理部門違規在利用專項資金發放津貼、補貼、獎金等,有的專項資金95%用于人員經費用。四是有的違規開支招待費、房屋維修費、車輛維修費、學習考察費等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無關的支出。
3.存在服務不到位現象。一是不同居民的體檢結果完全相同,如不同的居民心電圖檢查結果完全相同。二是同一居民每年體檢結果均為同一次記錄。三是有的居民健康檔案中反映的服務項目和調查結果不完全相符。四是有的居民體檢時間不符合現實邏輯。如居民檔案中反映有的服務機構對孕產婦的產前檢查、產后訪視日期均相同,完全不符合現實邏輯。
4.衛生服務機構設置、管理體制不夠科學。一是衛生服務機構未按規定屬地設置,如:有的衛生服務中心下設的服務站服務范圍和位置均不在衛生服務中心所屬的街道辦事處管理范圍。二是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考核和業務指導分別由不同單位負責,如有的衛生服務站由縣(區)衛生局直接管理和考核,但業務指導卻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不利于管理。
5.健康教育宣傳不到位。部分服務機構的健康教育宣傳的內容和次數未達要求;有的檔案資料不能反映健康教育宣傳的真實性;有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資料難以反映實際宣傳教育工作。
6.檔案管理不統一、不規范、不準確。一是有的服務內容不統一或不合規,同樣的慢性病人享受服務內容不相同,如有的鄉鎮糖尿病、高血壓病居民每年均有4次心電圖、血糖檢查記錄,1次B超、血常規檢查記錄,而有的鄉鎮同類慢性病人居民卻只有每年1次的肝功能、血常規、心電圖等檢查。二是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方式不統一,檔案有的由鄉鎮衛生院管理,有的由村衛生所管理。三是檔案格式、內容不統一。四是有的健康檔案建立不合規,如有的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建立的檔案中僅有一張基本信息表,另外還存在居民檔案信息不準確的現象。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人群不斷增加與現有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矛盾較為突出。國家自2009年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來,服務內容由最初的9大類21項擴大到11大類48項,這些工作均由基層醫療機構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人群不斷增加與基層現有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導致服務工作數量和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2.相關政策的不完善影響了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積極開展。一是各年度的服務項目不斷變化,導致服務內容不能相對固定,影響服務工作質量;二是專項資金使用范圍不明確和不切實際,導致服務機構難以正確使用資金;三是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求的服務管理率與實際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基層衛生機構難以完成,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四是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按戶籍人口分配與當前人員的流動性的矛盾致使部分地區服務工作量和資金不匹配。
3.政策和服務內容宣傳不到位,居民對保健和預防的健康知曉率較低,“重治輕防”的現象沒有改變,影響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普遍有效地開展。
4.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功能沒有充分發揮,措施不力導致對基層衛生服務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雖然縣(區)三級公共衛生管理和服務網絡已基本建成,且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考核和評價制度,但大部分服務機構難以發揮相應的功能作用,實際工作流于形式。衛生行政部門對服務機構指導力度不夠,管理指導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難以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5.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消極被動,基層衛生工作人員做好醫療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上門服務意識。這些都一定程度影響了衛生服務工作有序推進。(作者單位:南昌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