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稅務稽查選案工作是“四環節”中的首要環節,案源選擇的科學與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稽查工作的質量和稽查效能的發揮。為達到科學選案和準確選案的工作要求,南昌市地稅局稽查局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大量的實踐探索,總結出一條“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以部門信息共享為支撐,以納稅人涉稅信息采集為切入點,以案源數據分類分析、統計為突破口”的稽查案源庫建設新方法,連續三年實現選案準確率都在95%以上。
一、強化認識,提升案源庫建設的意義
稽查選案工作是通過從各種渠道收集納稅人的涉稅信息,發現納稅人的稅收違法問題并確定檢查對象的過程。稽查案源庫是稽查選案的主要依據,是實施稅務稽查、打擊涉稅違法犯罪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糾正執法偏差、保證執法準確的重要手段。稽查案源建設是實施稅務稽查的客觀需要,直接決定稽查執法的效果和質量;稽查案源建設是推進依法治稅的客觀需要,也是依法治稅的基本內容;加強稽查案源庫建設,對進一步夯實稅收征管基礎,提高稅收征管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是強化稅收管理的必然要求;稽查案源庫建設是稅務機關規范管理、減少稅企矛盾的重要舉措。
二、拓展案源信息,加強案源庫建設和運用
稽查選案就是對納稅人涉稅信息的綜合分析和處理,如果沒有豐富而真實的信息做后盾,即使選案指標設計再科學、選案方法再完善、選案手段再先進,選案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稽查案源庫建設上注重打破區域界限、部門界限和行業界限,積極拓展案源庫信息來源,建立一個以征管信息系統為基礎,內外結合、管查互動,輻射范圍廣、傳遞速度快、監控能力強的案源庫信息網絡顯得尤為重要。
1.依托網絡平臺,廣泛采集信息。
充分依托征管信息系統和互聯網絡收集納稅人的稅收管理信息和生產經營信息。如納稅人稅務登記信息、納稅申報信息、發票領購信息、納稅評估信息、財務信息、生產信息、銷售信息、租賃信息、投資信息以及稅源變化、停歇業、非正常戶、異常戶、建筑、房地產經營納稅人項目管理等信息。稽查選案工作有效運用稅收征管信息,改變以往僅僅依賴于人工主觀判斷的狀況,充分挖掘了客觀數據的實際效用,真正實現選案工作“有據可依、有律可循”。
2.加強部門協作,整合各方力量。
積極主動,實現管查良性互動。在廣泛采集網絡信息的基礎上,該局主動與征管部門及有關業務處室取得聯系,改變閉門獨選的一貫作法,廣納信息,“開門選案”。定期召開征管查聯席會議,加強與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及時掌握稅收征管一線反饋的企業納稅評估、違法違章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信息;加強與征管、稅政、計會、法規、發票、征收大廳等部門的信息傳遞,定期獲取重點稅源信息、欠稅信息、企業增減和失蹤納稅人信息、減免稅和虧損企業信息,發票審批、領購、繳銷、違章等信息,及時把從各業務部門收集到的信息作為網絡信息的補充。
拓寬渠道,加強外部信息交換。一是搭建由政府牽頭各有關部門參與共建的信息交換平臺,實現涉稅信息資料傳遞的常態化管理;二是落實稅警聯系制度,強化與公安經偵部門的信息交流;三是高度重視與紀委聯合辦案,充分運用紀委辦案優勢。
3.完善基礎資料,發揮信息作用。
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有價值的納稅人信息進行分類統計、量化整合,建立電子案源數據庫,為選案工作提供基礎。一是建立重點稅源案源數據庫,著力監控納稅大戶。按照企業年納稅總額,把企業分為100萬元以下、1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1 000萬元、1 000萬元以上四個不同的檔次,按照不同管理部門分別建立數據庫,從中選擇重點稽查目標,進行重點監控。二是建立行業分類案源數據庫,重點檢查稅負偏低企業。根據納稅人行業類型特點,將企業分成10大類、140個小類,并對行業前200名納稅大戶進行重點標注。通過同行業之間納稅信息比對,在開展的行業性專項檢查工作的的基礎上,分析可能存在的偷逃稅方法和手段,將掌握的情況建立行業分類案源數據庫,找出同行業稅負偏低的企業,實施重點稽查。三是建立關聯案源數據庫,嚴堵稅收漏洞。對涉嫌違規企業檢查過程中深入挖掘案源,講究“拔出蘿卜帶出泥”,發掘稽查案件線索,實行“延伸稽查、關聯稽查”,以點帶面,清理案中案。對涉嫌違規企業關聯企業的各類信息錄入信息庫,根據稽查結果以及掌握的資料加以分析判斷,擴大稽查成果。四是建立已查案件案源數據庫,掌握偷逃避稅規律。將檢查有問題的企業名稱、稅種、偷稅環節、入庫稅款、滯納金數額、罰款金額等有關項目登記到數據庫,為以后進行案例分析,找出不同行業的偷漏稅特點,研究偷逃避稅的動向和規律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三、完善制度體系,促進稽查案源庫建設
1.完善制度,為建立有效的稅務稽查案源庫提供保障。明確工商、海關、銀行、貿易管理部門以及土地或地產管理、城市建設和交通、外匯管理、福利、商品檢驗、郵政電信、新聞等部門或機構的協稅護稅義務及法律責任,建議適時修改完善現行的《稅收征收管理法》與《稅務稽查工作規程》,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在第三方涉稅信息提供、稅務稽查工作目標、工作程序等方面對選案工作及案源信息提出更具體的要求。
2.形成慣例,制定嚴緊、科學的各項工作制度。嚴緊、科學的工作制度,是提高稅務稽查信息真實性、準確性和選案準確率的重要保證。我們應盡快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合實際的信息采集(傳遞、管理、反饋)制度,調查研究制度,工作聯系制度,協調例會制度,信息通報制度,選案工作報告制度。進一步明確信息采集職責和范圍,傳遞手續和時限等等。
3.明確職責,大范圍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盡可能建立一個資源共享、內外相聯、輻射范圍廣、監控能力強的稅收信息網絡:一是建立縱橫交錯、嚴密健全的協稅組織和協稅網絡,二是建立稅務違法案件舉報網絡,三是建立國稅、地稅相互之間、稅務與工商、銀行、海關、商務部門等單位之間的稅務稽查情報交換網絡,四是建立稅務稽查內部、稅務稽查機構與征收機構、稅務代理機構等之間的信息交流網絡。各級稅務機關應向稽查選案部門開放計算機稅收征管系統中的選案(評估)模塊,納稅評估機構和稽查機構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能分別選取工作對象,以保證稽查局能夠根據本局、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人機結合、動靜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選案工作。
4.提高層次,設置專門的案源信息管理機構。鑒于案源信息的采集工作涉及面較廣,建議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專門的稅務稽查信息管理機構,把信息的采集工作按責任歸屬分別落實到各職能部門。這樣的機構設置,既利于上級中心工作的貫徹,也利于避免各類因素的干擾,發揮集體智慧。稅務稽查信息管理機構對各信息網點提供的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儲存,建立統一標準的涉稅指標體系,以供選案比對分析使用。選案部門對來自各個渠道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并根據其異常情況打分,綜合分數越高,成為稽查對象的可能性越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稽查工作的合法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作者單位:南昌市地方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