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引進實際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的項目352個,占引進項目總數的三分之一:單體項目平均投資額從2012年的7433.37萬元增加到11971.77萬元,同比增長161.05%,招大、引強、選優效果明顯。
數字背后,是招商引資質的飛躍:從地方民企的落地,到全球500強巨頭進駐;從簡單粗放的加工制造,到產業研發高端;從單個項目的引進,到產業集群發展一運用“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搶占發展制高點,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昆明魅力迅速顯現。
發展靠經濟,經濟靠產業;產業靠項目,項目靠投資,投資靠招商引資。問道昆明招商引資之路,投射出的是昆明經濟發展的提升之路。
招商與產業布局“對號入座”
新形勢下,昆明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找準定位和目標,在產業發展上直奔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沿著城鄉一體化的科學發展之路,不斷提高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水平。
舉棋,落子,布局,昆明匠心獨具:按照產業分工定位,突出重點,瞄準高端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盯住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大力實施專業化招商、以商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帶動產業升級的大企業大集團,建設一批各具特色、高水平的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產業發展主體不斷壯大,重大項目不斷加快建設,這是昆明招商引資的最直接描述,也是最真實的寫照。事實上,昆明在引進高端企業上已頗有收獲。
在自動化物流設備、PR系列高級存折打印設備技術等領域,形成了以昆明船舶集團、云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國際領先企業:在天然藥物、生物疫苗研發領域,形成了以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國內第一家同時擁有兩個細菌結合疫苗上市銷售的企業:在光電探測器、光學望遠鏡、紅外熱成像系統等領域,形成了以昆明北方紅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領軍企業:在高端數控機床、鐵路牽引變壓器領域,形成了以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天威云變集團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領先企業。
一位長期關注昆明產業發展的專家認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實施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利用獨特優勢揚長避短、直奔高端,大力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化,提升傳統產業,直奔“微笑曲線”的兩端,既可以實現較快的發展速度,又可以取得結構轉變的良好效果。
通過招商選資完善產業鏈:創新推動提升產業競爭力:集群發展形成規模優勢,力爭在產業建設上實現提質增效,實現經濟結構的高端化和經濟規模的大跨越,昆明有著清晰的計劃。
大招商才能招大商
每個重點項目引進、落戶的過程,都是對當地干部作風的檢驗過程。昆明市級領導身先士卒叩門招商,是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不可忽略的關鍵詞。
帶著加快推進昆明轉型跨越發展的迫切愿望,市領導多次帶隊,輾轉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針對昆明市產業發展需要,圍繞行業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上門對接項目,尋求合作,開展專題合作交流、招商推介活動。針對企業投資的需要,圍繞項目簽約、落地、開工等重點環節,就企業的需要和重點問題,積極與企業開展磋商,主動協調服務。
書記、市長的招商之行,給客商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感言:“之所以來昆明投資,就是被昆明良好的資源優勢、潛在的巨大商機所吸引,被書記和市長親自上門招商、政府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所感動。”
領導帶隊招商只是昆明招商機制的一個細節體現。引進優質央企、民企、外企,講求科學謀劃,昆明已逐步摸索出一套獨特且行之有效的“三步工作法”:一是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向招商選資、招商引智、招商引技轉變:二是項目招商向產業招商、實體招商轉變,機關招商向領導招商、團隊招商、以商招商、企業招商轉變:三是重招商指標向實際到位和項目落地轉變。
前不久,昆明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市級領導對口督查聯系重大項目的通知》,明確市級領導對口督查聯系重大項目44項,涵蓋重大招商引資、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建設3大類項目。要求相關領導集中精力、集中時間,深入開展好調研督查,幫助基層協調解決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項目審批難、用地難、搬遷難、融資難、配套難、協調難等方面的問題,扎實有效推動各項工作落實。此舉,一方面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另一方面為全年目標實現“保駕護航”。
“項目保姆”護航項目落地
項目工作是招商引資工作的生命線。招商引資,引進是前提,落地是關鍵。
在各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紛紛出招的情況下,昆明決策者深知,提升競爭力、決定資金流向的最關鍵因素便是環境,需要在創優發展環境方面下工夫,讓前來投資的企業進得來、留得住、能安心創業。
2014年2月19日,整整一天,昆明市經開區發改局工作人員小吳專門陪同協助一家公司工作人員辦理項目登記手續;15時,負責人親自將相關資料送到消防支隊和人防辦;16時,又馬不停蹄一起趕往供電部門協調施工場地供電問題……這僅僅是昆明為外來投資者提供“保姆式服務”的場景之一。
在各區縣、各開發區,都有和小吳一樣的“項目保姆”,專門為重點項目保駕護航,從投資項目注冊登記、立項,到竣工驗收、投產達效全過程,為企業辦理用地、環評、供電、供氣、排水、通訊等全部手續。
為企業發展制定最寬松優惠的政策,背著公章上門,再造審批流程,把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把企業找職能部門辦事轉變為職能部門上門為企業服務;園區為企業發展大開綠燈;相關部門設立專人為企業“跑前跑后”:政法部門傾力為企業保駕護航:社會各界為企業招工全體動員。“昆明的服務環境,對外來投資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也是堅定企業在昆明發展的重要原因!”這是外來投資者的切身感受。正是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基礎上,一連串重大投資促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一系列大招商成績可圈可點。
首屆中國一南亞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全市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85項。其中:外資項目11個,投資總額27.13億美元,擬利用外資10.6億美元,內資項目74個,投資總額1299.8億元人民幣,擬引進內資1293億元人民幣。高效整合、成功舉辦“泛珠三角省會城市市長論壇”“中國500強企業峰會”“收獲金秋投資昆明年會”,三個大型招商及區域合作活動期間,全市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66項,涉及農業、制造、基礎設施、生物醫藥、現代物流、能源、環保、旅游、科技、商貿服務、金融等行業和領域。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仍然是加快發展的主要動力,要堅持內培外引,不斷提升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這是國內各中心城市的普遍共識。
2014年,昆明市委、市政府繼續保持對招商引資工作的高位推動,完善市領導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實行市級領導小分隊招商與跟蹤聯系重點企業制度,重點跟蹤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及國內民營500強企業,在招大引強上取得新突破;堅持市級領導帶隊招商,與聯系區縣招商引資工作相結合,推動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轉方式、提質量、上水平。一系列舉措,折射出昆明市招商引資轉變方式、調整結構、提升質量的未來方向和決心。
爭當云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火車頭,爭做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在全國省會城市發展中爭取新地位——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乃至全省人民對省會昆明的期望。招商引資,作為拉動昆明成為“火車頭”“排頭兵”的重要引擎,奔跑在路上。
(責任編輯:李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