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原,2000年吉安撤地設市時由國務院批準新組建的縣級行政區,于2001年元月正式掛牌成立。地處江西省中部,版圖呈長條形,周邊與吉安市吉州、吉水、永豐、興國、泰和五縣(區)接壤。
青原區乘著改革創新的東風,抓住原中央蘇區振興、打造吉泰走廊重要增長帶等政策,揚帆起航,朝著全面建成開放繁榮秀美幸福新青原和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一個加快發展、加速趕超的新春天正在激情演繹……產業聚集實現大突破
工業興則青原興,工業強則青原強。
該區始終把“工業強區”作為實現區域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來抓,以工業的升級帶動發展的升級。按照“引企業向引產業、引項目向引園區轉變”的思路,全力加快產業招商、專業招商。2013年,落戶億元以上項目20個,引進香港同業、深圳高氏等10億元項目3個,實現引進上市公司在區落戶零的突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一年新增數達到歷年總數的3/5;電子信息等四大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
按照城市新區發展定位,加快完善園區功能配套,力促園區配套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全面實現園區、城區、景區的深度融合。2013年,新工業園11條道路、7萬平方米城市綜合體、千套公租房快速推進,富灘工業園改造提升、快速通道、污水處理廠一期即將竣工,梅林小區退企還城初見成效,華能小區實現玻璃產業終端整合,園區承載能力和整體形象煥然一新。
該區重點做好以貿易廣場為主的商品批發和零售業市場,以井大商業服務中心為龍頭的文化產品貿易市場,以4S店為主的城市汽車貿易城市場,以及電子數碼市場、萬商匯小商品城市場、高檔家裝家私市場、圖書文化市場等專業市場,使其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區。目前,汽車文化貿易城異軍突起,現代物流園項目已列入省重大項目調度,萬商匯小商品城吸引了全國各地各類商家入駐營業,貿易廣場提升改造投入資金2.6億元。2013年,現代服務業稅收增長51%,達到2.27億元,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新型城鎮化描繪新藍圖
徜徉在青原城區,寬敞筆直的城區道路,優雅別致的住宅小區,鱗次櫛比的商業街區,韻味無窮的廣場公園……這一切,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這座魅力新城所帶來的變化。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該區更加突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以產城互動推進城鎮規模拓展、品質提升,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青原特色的城鎮化之路。
加快城市開發建設。按照“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產城互動”的理念,本著“路網先行、整體部署、按步推進”的原則,加快打造以青原山組團開發為龍頭的城市新片區;與此同時,統籌推進城北片區和行政中心片區拓展完善。青東公路改造、新105國道改道、青原山大道新建等主干路網有力構筑,胡銓路、白云山路等停滯多年的斷頭路全面突破,體育健身館等24個城建項目加速推動,征收房屋12萬平方米、征地8400畝,綠化覆蓋率達46.7%,亮化率達98%,大氣靚麗的城區錦繡新景觀呼之而出。
打造特色小城鎮。東固打造具有濃郁畬鄉風情的邊貿小鎮,富田鎮打造古村新鎮,新圩鎮規劃建設生態農業鎮,文陂鎮建設旅游大鎮,值夏鎮打造商貿重鎮,富灘鎮打造工業強鎮,天玉鎮建設吉泰走廊花卉苗木大鎮,致力打造全市一流的特色小城鎮群,并力促值夏、富灘實現由鎮向城的跨越。
全域景區創建奏響最強音
景區建設,是地域文化品位提升的積淀與彰顯。
該區按照“建設吉安中心城區后花園,打造大井岡旅游經濟圈重要一極和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區”的要求,圍繞青原山打造中心城區后花園、漠陂古村做旺人氣、富田打造中國最醇古鎮、東固打造具有山水畫卷意境的特色小城鎮的目標,全力推進東固景區、富田景區、漠陂景區、青原山景區等四大景區建設,將青東公路打造成旅游風光景觀帶;同時,整體推進青東公路沿線百里金花長廊、綠色走廊、文化畫廊景觀建設,全面奏響了青原大景區旅游開發建設的最強音。
青原山景區成功回購青原山莊等核心資產,陽明書院重建、環山詩路修建高標準完成,青原禪溪改造一期、三宗禪堂、凈居寺提升工程和法物流通中心工程如火如荼建設,楓葉知秋、石猴賞月、觀音坐蓮等30多個景點逐步恢復:富田景區完成了116項“古村新鎮、古鎮新貌”工程建設,兩大景區攜手通過了國家4A級景區創建初評:漠陂、東固景區改造提升有力推進……2013年,接待游客增長15.2%,開創了建區以來景區投入最多、變化最大、提升最快的喜人局面。
美麗鄉村建設唱響主旋律
青山綠水花草,相映成趣;藍天白云人家,天人合一。這是青原美麗鄉村建設的寫照。
一個個綠樹掩映的村莊煥然一新,一幢幢清新亮麗的樓房錯落有致,一個個恬靜優美的生態庭院如詩如畫,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通村達戶……秉承“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念,按照“五美”標準、“八不八多”原則,本著更好地體現鄉村特點、地域特色、文化內涵,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切實將青東公路沿線建成集特色城鎮、生態產業、旅游觀光三帶一體的城鄉統籌示范帶。目前,該區被列為全市唯一的省級休閑旅游農業示范基地。
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重點培植萬畝花卉苗木觀賞片區、萬畝生態蔬菜供給片區、3萬畝井岡蜜柚果園休閑片區、標準化畜禽養殖示范片區、山區特色生產加工片區以及百里金花片區等六大農業重點片區……一批特色鮮明、設施配套、效益突出的規模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明顯壯大,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全區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62家,新農村建設村點“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規模從無到有發展至現在的142個,帶動2萬多富余勞動力就地轉型成為產業工人、自由職業者或是個體老板。民生工程建設譜就和諧曲
幸福,敲開千家萬戶門;笑臉,綻放尋常百姓家。
青原始終把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放在第一位,不斷加大財力向民生領域的傾斜力度。2013年,財政民生支出同比增長25%。
為達到“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貧有所濟、民有所業”的目標,青原傾力推進城鄉教育、醫療、社保一體化進程,建立了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司法、就業救助等為輔的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社會救助體系:建立了功能完善、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動保障信息網絡系統,落實各項就業幫扶政策,有力促進了城鄉居民創業就業。在產業轉移和城市功能轉移的同時,按照“政府引導、群眾主體、社會幫扶、市場運作”的原則,堅持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傳播,積極推進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將城市的相關功能延伸到農村社區,實現城鄉共建、城鄉聯網、城鄉共享。
(編輯: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