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飛,鄒立平,馬文,李信成,謝盈忠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瓦房店 116300)
雙內圈圓柱滾子軸承由1個外圈和2個內圈構成,從裝配成成品到使用過程中,必須保證軸承不能散套[1]。目前,常采用鎖環將2個內圈固連起來,利用滾壓力由鎖環把2個內圈緊緊地鎖扣在一起,實現內圈固連[2]。經實踐驗證,傳統的滾壓方式存在滾壓裝置設計過程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且不易調整等問題,所以在滾壓時不僅容易出現滾皺、松弛等缺陷,而且滾壓加工效率低,換型耗時長。
設計的雙內圈軸承鎖環擴張裝置如圖1所示,主要由壓緊和擴張2部分組成。壓緊部分的作用是防止在擴張過程中產生軸向分力而能夠預小。擴張部分是主體,由錐軸、扇形錐塊、座體、上蓋、片型彈簧、圓柱壓縮彈簧及定位塊組成。

1—壓塊;2—彈簧1;3—壓緊軸;4—導向套;5—錐軸;6—上蓋;7—扇形錐塊;8—座體;9—鎖緊螺母;10—墊圈;11—彈簧2;12—調整套;13—定位塊;14—鎖環;15—雙內圈軸承;16—片型彈簧
座體是整個裝置的基礎和骨架,座體外徑和上蓋外徑與軸承內徑均為間隙配合,為保證配合精度,應確保座體和上蓋與軸承的同軸度和配合公差。扇形錐塊是直接使鎖環變形形成鎖扣的沖壓模,為分塊式結構,其外表面形狀與2個內圈鎖后的形狀相同;扇形錐塊采用整體加工線切割分離并配研裝配,錐軸與扇形錐塊的錐面(24°左右)也需要進行配研。定位塊對錐軸起定位作用。
擴張前、后鎖環尺寸結構如圖2所示。鎖環采用08AL材料,進行裁剪、圍卷,接縫處進行焊接,并進行表面磷化處理。鎖環擴張對圍卷成形的形狀要求不高,只略加控制鎖環圓周長公差即可,易于實現、成本低。

圖2 擴張前、后鎖環結構放大圖
扇形錐塊結構如圖3所示,采用45#鋼(淬火后硬度為40~45 HRC)整體加工,首先采用線切割方法分瓣切割,再進行鉗工研配最終成形。分瓣前扇形錐塊的外徑與軸承內圈內徑相等,組裝時,借助片型彈簧預緊力保證與座體外徑一致,便于軸承拆裝。

圖3 扇形錐塊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在初始狀態下,人工將待鎖的軸承和鎖環放在座體上,然后放上壓塊,當壓力機滑塊下行到一定行程時,壓力機滑塊壓在壓塊上, 此時彈簧1壓縮,軸承的2個內圈被壓緊。由于壓塊與導向套之間留有一定間隙,所以此時錐軸并不下行。當壓力機滑塊繼續下行時,壓塊與導向套間隙被消除,軸向力通過壓塊、導向套作用于錐軸上,在錐軸與扇形錐塊的相互作用下,各扇形錐塊同時獲得徑向擴張力。與此同時,彈簧1繼續被壓縮, 軸承內圈的壓緊力更大。當錐軸下端面與定位塊接觸后,扇形錐塊擴張到極限,使鎖圈充分形變,達到雙內圈被鎖緊的目的。壓力機滑塊上行后,在彈簧1、彈簧2和片型彈簧的共同作用下,錐軸、扇形錐塊和壓塊恢復到初始狀態。拿掉壓塊,取出軸承,進入下一個循環操作。
雙內圈軸承鎖環擴張裝置和滾壓工藝相比,結構簡單,易于操作,成本低,效率高,鎖扣質量完全滿足使用要求。當產品規格變化時,僅需更換上蓋、扇形錐塊等相關零件即可,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