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明,周勇,馬林
(江蘇力星通用鋼球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500)
汽車軸承用長壽命鋼球必須具備高耐磨性、高接觸疲勞強度和優良的沖擊韌性。壓碎載荷作為鋼球熱處理指標之一,歷來受到各鋼球生產廠家的關注和重視。鋼球壓碎載荷值來自于壓碎試驗,通過試驗,既可以發現鋼球熱處理和原材料方面的缺陷,又可以分析不同回火溫度下各個指標的變化規律。其中,斷口形貌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給出評價的依據。依據JB/T 1255—2001《高碳鉻軸承鋼滾動軸承零件熱處理技術條件》規定,對直徑3.000~50.800 mm的鋼球必須進行壓碎載荷試驗。為此,針對熱處理工藝參數,從有利于提高壓碎載荷值和改善壓碎斷口出發,以直徑為9.525和12.700 mm鋼球為例進行了一系列工藝試驗。為便于試驗結果的統計與評價,在所進行的試驗中每次只試驗1粒鋼球(JB/T 1255—2001標準規定為每組試驗3粒鋼球)。
壓碎試驗示意圖如圖1所示,上、下壓板材料均為模具鋼,厚度為40 mm,硬度為62~65 HRC,這樣可以保證自身變形不會顯著影響測量數據。

圖1 壓碎試驗模型
壓碎試驗在申克3000型試驗機上進行,加載速度根據JB/T 1255—2001標準規定執行,本試驗為2~3 kN/s。試驗主要考察以下指標:
(1)壓碎載荷Fk——鋼球被壓碎瞬間的載荷,也是鋼球能夠承受的最大載荷。
(2)總變形量Lk——鋼球壓碎時的變形量與10 kN載荷時的變形量之差。由于鋼球壓碎試驗時不可能測出鋼球的真實變形量,只能測出下動板位移量,該位移包括了試驗機的變形、壓頭的變形、鋼球與壓頭接觸處的局部變形等。另外,在載荷比例小的情況下,變形量與載荷可能不是線性關系(主要是各個接觸面的變形)??紤]到上述不穩定因素,以10 kN載荷時的位移作為0點,有利于消除上述因素帶來的位移偏差。
(3)壓碎斷口形貌。鋼球壓碎時斷口形貌不一,有的呈碎裂態,有的呈對半開裂態。經驗表明,鋼球壓碎斷口越趨向于對半開裂,使用壽命越長。
淬火設備為RG9-80型熱處理生產線,功率135 kW,生產效率每天6 t。將直徑9.525和12.700 mm鋼球(材料均為SUJ-2)置于同一生產線上進行淬、回火工藝試驗。試驗時淬火溫度在840 ℃的基礎上,以5 ℃的間隔逐步增加至860 ℃,淬火加熱時間均為60 min,淬火介質為快速光亮淬火油;2種鋼球的回火工藝也相同,即回火溫度為170 ℃,時間為240 min。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鋼球淬火溫度與壓碎載荷及金相組織的關系
GCr15軸承鋼淬、回火狀態的馬氏體有位錯馬氏體和孿晶馬氏體2種類型。在正常淬、回火狀態下,是以位錯馬氏體為主的混合型馬氏體組織存在。比較而言,孿晶馬氏體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綜合力學性能優良,但塑韌性比較差。從試驗結果可知,淬火溫度過高,淬、回火組織中孿晶馬氏體增多,位錯馬氏體相應減少,不利于提高鋼球的壓碎載荷值。
在淬火試驗(淬火溫度845 ℃)的基礎上,分別采用不同的回火溫度和回火時間對淬火狀態球進行回火試驗,觀察其對鋼球壓碎載荷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回火溫度和時間與鋼球壓碎載荷的關系
由表2可知,在保證鋼球硬度合格的前提下,將回火溫度提高10 ℃,同時將回火時間延長一倍,可使鋼球壓碎載荷值明顯提高。
通過長時間的試驗、積累和分析,統計得出回火溫度與鋼球壓碎載荷的關系如圖2所示,回火時間為240 min。
從圖2可以看出,隨回火溫度提高,壓碎載荷總體呈現增大趨勢。120~130 ℃回火的壓碎載荷是JB/T 1255—2001標準規定的1.2~1.3倍,200 ℃回火的壓碎載荷是標準規定的1.6~1.8倍。試驗結果表明,回火溫度在120~200 ℃時,回火溫度對壓碎載荷的影響比較明顯。
試驗用生產線采用的是氮基吸熱式氣氛,氮氣作為富化氣,甲醇作為載氣,分別通過氮氣流量計和甲醇流量計向爐內通入,并在淬火溫度下進行裂解。為了弄清鋼球脫碳、貧碳和增碳表面狀態對壓碎載荷的影響,分別在不同的碳勢狀態下進行了試驗(試驗用鋼球直徑為12.700 mm)。淬火溫度845 ℃、加熱時間60 min;回火溫度170 ℃、時間240 min。通過試驗得出的相關數值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

圖3 碳勢對鋼球壓碎載荷的影響
根據試驗結果可得表面碳勢對鋼球壓碎載荷的影響,具體數據見表3。

表3 碳勢對鋼球壓碎載荷值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在淬火組織級別合格的情況下,鋼球表面如增碳,壓碎載荷值呈現下降趨勢,且增碳傾向越嚴重,壓碎載荷值下降的幅度越大;鋼球表面有輕微貧碳時,其壓碎載荷值反而變大,但由于表面存在拉應力,對鋼球壽命不利;鋼球表面存在脫碳時,壓碎載荷值明顯下降。所以,應在各項指標合格的前提下,從優化壽命指標出發,控制好爐內碳勢,盡可能實現既不脫碳也不增碳,保證熱處理壓碎載荷值穩定受控。
為了考察回火溫度對壓碎載荷的影響規律,仍對上述2種規格的鋼球進行試驗。2種鋼球均在同一生產線上進行淬火,淬火加熱時間均為60 min,溫度為845 ℃;采用不同的溫度回火,回火時間均為240 min。回火并冷卻至常溫后直接進行壓碎試驗。由此得出回火溫度與總變形量的關系如圖4所示。

圖4 回火溫度與鋼球總變形量的關系
從圖4可以看出,鋼球總變形量隨回火溫度的提高而增大,這與鋼球壓碎載荷隨回火溫度的變化規律相近。
壓碎試驗發現,經120 ℃以下回火的鋼球,壓碎斷口大部分不在中截面,斷口不平整,且呈平面狀態的不多(圖5)。經160 ℃以上回火的鋼球,大多呈現對半開裂狀態,而且回火溫度越高,斷口對半開裂傾向越明顯(圖6),表明鋼球使用壽命越長。

圖5 回火溫度100 ℃時的壓碎斷口

圖6 回火溫度170 ℃時的壓碎斷口
(1) 鋼球壓碎載荷值與淬火溫度、回火溫度、回火時間及氣氛碳勢等參數均相關;
(2) 回火溫度對鋼球壓碎載荷、總變形量影響較大,隨回火溫度升高,鋼球壓碎載荷值及總變形量均呈增大趨勢;
(3) 在對單個鋼球進行壓碎試驗時,若回火溫度超過120 ℃,壓碎載荷以及總變形量隨回火溫度的變化趨勢明顯增大;
(4) 為確保鋼球有良好的綜合性能,淬火溫度、回火溫度一般應分別控制在845 ℃,170 ℃左右,回火時間不低于24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