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平
摘 要:廣播、電視的播出內容和質量直接影響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和社會穩定,因而對廣播、電視播出內容和傳輸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已經成為廣播電視行業管理的首要任務。全市應該建成一個技術先進、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廣播電視監測網,在保障安全播出的實效性、安全性的基礎上,對監測網建設進行技術上的規劃。
關鍵詞:廣播電視網;監測網;頻道;接口
中圖分類號:TN9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6-0141-02
為加強廣播電視傳輸網絡的安全管理,嚴防不法分子利用有線廣播電視進行反動宣傳,實現對各有線廣播電視播出前端的監測,及時發現播出中的重大停播、劣播事故,嚴禁其播放盜版等非法復制或非法處理的節目。提高對廣播電視的監管能力、管理水平和處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有線廣播電視播出和傳輸安全,確保黨和國家的聲音進入千家萬戶。目前,該系統已完成一個中心覆蓋二區五縣的系統構建,并在運行過程中,對各地電視節目的監看、監錄和實時報警監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電視節目內容的監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徑。
1 監測系統的必要性
杭州市廣播電視監測工作是我市廣播電視事業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改善廣播電視傳輸和播出質量、核查廣播電視覆蓋效果、維護廣播電視的空中電波秩序、維護網臺播出秩序、嚴格保護并有效利用頻譜資源、加強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和保證群眾收聽收看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各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和各級網臺進行科學管理的現代化技術手段,是各級領導了解廣播電視播出質量和覆蓋效果、完善廣播電視系統自我監督機制不可缺少的耳目和助手。
2 監測系統的主要任務
杭州市監測中心負責監測杭州地區覆蓋的中波廣播電臺、調頻廣播電臺、無線電視信號、有線數字和模擬電視的播出效果、發射特性和技術質量情況;承擔我市廣播電視技術服務監督和廣播電視網絡安全測評工作;負責全市廣播電視監測聯網工作;指導全市廣播電視的監測工作;負責統計全市廣播電視有關數據,為市局及省局等廣播電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市監測中心的所有監測前端均為無人職守自動監測的站點,并能夠將監測到的數據定時自動傳回監測中心,在中心進行分析和處理,得出需要的監測結果,并對整理的數據和結果進行全面匯總、分析,得出最終的監測效果。監測網是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遙控遙測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電波傳播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綜合,是我省非常先進的監測網。
3 監測系統的基礎功能
監測系統擁有多種功能,其中有:①實時自動錄制。監測系統按照設定的頻道列表實時對各個頻道在本地進行錄制(同時錄制的頻道不小于100套),可以設置錄制內容保存的天數。②按任務錄制。監測(分)中心可以下達任務給監測系統,要求后者在指定時間段對指定頻道進行錄制,并保存在監測系統的內部存儲系統中。③內容回放。監測中心可以下達命令給監測系統,要求后者提供存儲的音視頻內容并播放。存儲的音視頻內容可以是后者自動錄制的,也可以是按照監測中心下達的任務錄制的,并可以從任意時間開始連續回放。④實時視頻上傳。監測系統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上傳一個頻道的實時視頻。⑤頻道掃描。監測系統按指定頻率范圍掃描出頻段內所有播出頻道。監測系統在掃描的同時將掃描到的圖像上傳給監測中心。⑥頻道輪詢,監測系統可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對多個頻道進行輪詢,并按照固定周期循環,上傳一路視頻。監測中心可以對輪詢的頻道參數和周期進行設定,由監測系統進行輪詢調度和視頻回傳。⑦頻道合成。監測系統可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對多個頻道進行合成,形成馬賽克圖像,上傳一路視頻。監測中心可以設置需要合成的頻道,由監測系統進行實時合成和視頻回傳。⑧疊加信息。監測系統在錄制視頻和生成實時視頻時,可按要求在屏幕中疊加當地時間和相關信息。
4 監測系統的軟件要求
4.1 監測系統軟件設計
定義系統的數據和軟件結構,保證系統在現有條件下高效率的運行,并具有擴展性。實現方式是:系統的數據全部存儲在數據庫中,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合理的軟件結構保證系統的高效率運行。設備中共分為多個軟件模塊:主控模塊,負責處理XML消息,并對任務進行調度;錄像模塊,負責100路錄像與50路實時視頻回傳;質量報警模塊,負責監測100路質量報警;指標測量模塊,負責控制場強儀進行指標測量;軟件看門狗,負責監控所有軟件程序;硬件看門狗,負責監控工控機硬件;snmp代理程序,提供snmp支持和心跳。
4.2 監測系統通訊實現方式
監測(分)中心與監測設備間的通訊采用XML格式和HTTP協議。其中通訊協議采用HTTP方式,指令格式為制定的XML接口。基于HTTP協議的“請求-回應”流程如圖1所示。
4.3 支持列表設置/查詢
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初始監測頻道列表,列表內容至少要覆蓋《接口要求》中定義的部分。監測系統要實現《接口要求》中定義的接口,供監測中心遠程更改和查詢監測頻道列表。
4.4 主管監測中心屬性設置
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主管監測中心的屬性,包括《接口要求》中定義的系統連接屬性。監測系統的主動上報數據(包括報警)具有同時上報給監測分中心和監測中心的功能。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需要主動上報的監測中心的列表。
4.5 用戶管理功能
系統管理員通過前端界面可增加或刪除系統用戶。監測中心通過《接口要求》和監測系統通訊,必須使用相應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監測系統判斷系統沒有此用戶或者密碼不對,則要返回相應的錯誤碼。監測中心通過《接口要求》和監測系統通訊,定期更新監測系統的用戶和密碼。所有用戶的任意操作都將被記入數據庫中存儲(要求保存1年以上),以備后查。監測中心可以通過《接口要求》中的接口對監測系統進行用戶管理。
4.6 系統遠程管理
本地登陸密碼管理,最高權限用戶可遠程更改登陸名和密碼,系統可遠程鎖定,并可遠程查詢系統日志。
4.7 監測系統物理連接要求
監測設備的輸入是有線電視同軸電纜,F型,75Ω。監測前端要提供8個以上端口的交換能力,采用100 M太網接口,RJ-45連接。
另外,支持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的軟、硬件擴展不再多述。
5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廣電領域全數字化工作已全面展開。監測技術也必定跟隨它向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方向發展,使廣播電視的正常播出得到保證。 杭州市監測系統的建設可對廣播數字電視節目編輯、播出和傳輸等各環節實現全程技術質量監測、報警和可量化的管理。同時,也可對技術質量問題進行自動監測、自動統計分析、自動記錄,通過網絡自動傳輸到監控中心視頻服務器上,供授權管理者調閱和打印。監測系統數據準確、及時、客觀、公正,不受關聯人員干涉。
〔編輯:王霞〕endprint
摘 要:廣播、電視的播出內容和質量直接影響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和社會穩定,因而對廣播、電視播出內容和傳輸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已經成為廣播電視行業管理的首要任務。全市應該建成一個技術先進、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廣播電視監測網,在保障安全播出的實效性、安全性的基礎上,對監測網建設進行技術上的規劃。
關鍵詞:廣播電視網;監測網;頻道;接口
中圖分類號:TN9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6-0141-02
為加強廣播電視傳輸網絡的安全管理,嚴防不法分子利用有線廣播電視進行反動宣傳,實現對各有線廣播電視播出前端的監測,及時發現播出中的重大停播、劣播事故,嚴禁其播放盜版等非法復制或非法處理的節目。提高對廣播電視的監管能力、管理水平和處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有線廣播電視播出和傳輸安全,確保黨和國家的聲音進入千家萬戶。目前,該系統已完成一個中心覆蓋二區五縣的系統構建,并在運行過程中,對各地電視節目的監看、監錄和實時報警監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電視節目內容的監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徑。
1 監測系統的必要性
杭州市廣播電視監測工作是我市廣播電視事業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改善廣播電視傳輸和播出質量、核查廣播電視覆蓋效果、維護廣播電視的空中電波秩序、維護網臺播出秩序、嚴格保護并有效利用頻譜資源、加強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和保證群眾收聽收看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各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和各級網臺進行科學管理的現代化技術手段,是各級領導了解廣播電視播出質量和覆蓋效果、完善廣播電視系統自我監督機制不可缺少的耳目和助手。
2 監測系統的主要任務
杭州市監測中心負責監測杭州地區覆蓋的中波廣播電臺、調頻廣播電臺、無線電視信號、有線數字和模擬電視的播出效果、發射特性和技術質量情況;承擔我市廣播電視技術服務監督和廣播電視網絡安全測評工作;負責全市廣播電視監測聯網工作;指導全市廣播電視的監測工作;負責統計全市廣播電視有關數據,為市局及省局等廣播電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市監測中心的所有監測前端均為無人職守自動監測的站點,并能夠將監測到的數據定時自動傳回監測中心,在中心進行分析和處理,得出需要的監測結果,并對整理的數據和結果進行全面匯總、分析,得出最終的監測效果。監測網是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遙控遙測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電波傳播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綜合,是我省非常先進的監測網。
3 監測系統的基礎功能
監測系統擁有多種功能,其中有:①實時自動錄制。監測系統按照設定的頻道列表實時對各個頻道在本地進行錄制(同時錄制的頻道不小于100套),可以設置錄制內容保存的天數。②按任務錄制。監測(分)中心可以下達任務給監測系統,要求后者在指定時間段對指定頻道進行錄制,并保存在監測系統的內部存儲系統中。③內容回放。監測中心可以下達命令給監測系統,要求后者提供存儲的音視頻內容并播放。存儲的音視頻內容可以是后者自動錄制的,也可以是按照監測中心下達的任務錄制的,并可以從任意時間開始連續回放。④實時視頻上傳。監測系統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上傳一個頻道的實時視頻。⑤頻道掃描。監測系統按指定頻率范圍掃描出頻段內所有播出頻道。監測系統在掃描的同時將掃描到的圖像上傳給監測中心。⑥頻道輪詢,監測系統可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對多個頻道進行輪詢,并按照固定周期循環,上傳一路視頻。監測中心可以對輪詢的頻道參數和周期進行設定,由監測系統進行輪詢調度和視頻回傳。⑦頻道合成。監測系統可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對多個頻道進行合成,形成馬賽克圖像,上傳一路視頻。監測中心可以設置需要合成的頻道,由監測系統進行實時合成和視頻回傳。⑧疊加信息。監測系統在錄制視頻和生成實時視頻時,可按要求在屏幕中疊加當地時間和相關信息。
4 監測系統的軟件要求
4.1 監測系統軟件設計
定義系統的數據和軟件結構,保證系統在現有條件下高效率的運行,并具有擴展性。實現方式是:系統的數據全部存儲在數據庫中,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合理的軟件結構保證系統的高效率運行。設備中共分為多個軟件模塊:主控模塊,負責處理XML消息,并對任務進行調度;錄像模塊,負責100路錄像與50路實時視頻回傳;質量報警模塊,負責監測100路質量報警;指標測量模塊,負責控制場強儀進行指標測量;軟件看門狗,負責監控所有軟件程序;硬件看門狗,負責監控工控機硬件;snmp代理程序,提供snmp支持和心跳。
4.2 監測系統通訊實現方式
監測(分)中心與監測設備間的通訊采用XML格式和HTTP協議。其中通訊協議采用HTTP方式,指令格式為制定的XML接口。基于HTTP協議的“請求-回應”流程如圖1所示。
4.3 支持列表設置/查詢
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初始監測頻道列表,列表內容至少要覆蓋《接口要求》中定義的部分。監測系統要實現《接口要求》中定義的接口,供監測中心遠程更改和查詢監測頻道列表。
4.4 主管監測中心屬性設置
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主管監測中心的屬性,包括《接口要求》中定義的系統連接屬性。監測系統的主動上報數據(包括報警)具有同時上報給監測分中心和監測中心的功能。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需要主動上報的監測中心的列表。
4.5 用戶管理功能
系統管理員通過前端界面可增加或刪除系統用戶。監測中心通過《接口要求》和監測系統通訊,必須使用相應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監測系統判斷系統沒有此用戶或者密碼不對,則要返回相應的錯誤碼。監測中心通過《接口要求》和監測系統通訊,定期更新監測系統的用戶和密碼。所有用戶的任意操作都將被記入數據庫中存儲(要求保存1年以上),以備后查。監測中心可以通過《接口要求》中的接口對監測系統進行用戶管理。
4.6 系統遠程管理
本地登陸密碼管理,最高權限用戶可遠程更改登陸名和密碼,系統可遠程鎖定,并可遠程查詢系統日志。
4.7 監測系統物理連接要求
監測設備的輸入是有線電視同軸電纜,F型,75Ω。監測前端要提供8個以上端口的交換能力,采用100 M太網接口,RJ-45連接。
另外,支持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的軟、硬件擴展不再多述。
5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廣電領域全數字化工作已全面展開。監測技術也必定跟隨它向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方向發展,使廣播電視的正常播出得到保證。 杭州市監測系統的建設可對廣播數字電視節目編輯、播出和傳輸等各環節實現全程技術質量監測、報警和可量化的管理。同時,也可對技術質量問題進行自動監測、自動統計分析、自動記錄,通過網絡自動傳輸到監控中心視頻服務器上,供授權管理者調閱和打印。監測系統數據準確、及時、客觀、公正,不受關聯人員干涉。
〔編輯:王霞〕endprint
摘 要:廣播、電視的播出內容和質量直接影響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和社會穩定,因而對廣播、電視播出內容和傳輸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已經成為廣播電視行業管理的首要任務。全市應該建成一個技術先進、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廣播電視監測網,在保障安全播出的實效性、安全性的基礎上,對監測網建設進行技術上的規劃。
關鍵詞:廣播電視網;監測網;頻道;接口
中圖分類號:TN9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6-0141-02
為加強廣播電視傳輸網絡的安全管理,嚴防不法分子利用有線廣播電視進行反動宣傳,實現對各有線廣播電視播出前端的監測,及時發現播出中的重大停播、劣播事故,嚴禁其播放盜版等非法復制或非法處理的節目。提高對廣播電視的監管能力、管理水平和處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有線廣播電視播出和傳輸安全,確保黨和國家的聲音進入千家萬戶。目前,該系統已完成一個中心覆蓋二區五縣的系統構建,并在運行過程中,對各地電視節目的監看、監錄和實時報警監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電視節目內容的監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徑。
1 監測系統的必要性
杭州市廣播電視監測工作是我市廣播電視事業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改善廣播電視傳輸和播出質量、核查廣播電視覆蓋效果、維護廣播電視的空中電波秩序、維護網臺播出秩序、嚴格保護并有效利用頻譜資源、加強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和保證群眾收聽收看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各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和各級網臺進行科學管理的現代化技術手段,是各級領導了解廣播電視播出質量和覆蓋效果、完善廣播電視系統自我監督機制不可缺少的耳目和助手。
2 監測系統的主要任務
杭州市監測中心負責監測杭州地區覆蓋的中波廣播電臺、調頻廣播電臺、無線電視信號、有線數字和模擬電視的播出效果、發射特性和技術質量情況;承擔我市廣播電視技術服務監督和廣播電視網絡安全測評工作;負責全市廣播電視監測聯網工作;指導全市廣播電視的監測工作;負責統計全市廣播電視有關數據,為市局及省局等廣播電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市監測中心的所有監測前端均為無人職守自動監測的站點,并能夠將監測到的數據定時自動傳回監測中心,在中心進行分析和處理,得出需要的監測結果,并對整理的數據和結果進行全面匯總、分析,得出最終的監測效果。監測網是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遙控遙測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電波傳播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綜合,是我省非常先進的監測網。
3 監測系統的基礎功能
監測系統擁有多種功能,其中有:①實時自動錄制。監測系統按照設定的頻道列表實時對各個頻道在本地進行錄制(同時錄制的頻道不小于100套),可以設置錄制內容保存的天數。②按任務錄制。監測(分)中心可以下達任務給監測系統,要求后者在指定時間段對指定頻道進行錄制,并保存在監測系統的內部存儲系統中。③內容回放。監測中心可以下達命令給監測系統,要求后者提供存儲的音視頻內容并播放。存儲的音視頻內容可以是后者自動錄制的,也可以是按照監測中心下達的任務錄制的,并可以從任意時間開始連續回放。④實時視頻上傳。監測系統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上傳一個頻道的實時視頻。⑤頻道掃描。監測系統按指定頻率范圍掃描出頻段內所有播出頻道。監測系統在掃描的同時將掃描到的圖像上傳給監測中心。⑥頻道輪詢,監測系統可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對多個頻道進行輪詢,并按照固定周期循環,上傳一路視頻。監測中心可以對輪詢的頻道參數和周期進行設定,由監測系統進行輪詢調度和視頻回傳。⑦頻道合成。監測系統可按照監測中心的指令對多個頻道進行合成,形成馬賽克圖像,上傳一路視頻。監測中心可以設置需要合成的頻道,由監測系統進行實時合成和視頻回傳。⑧疊加信息。監測系統在錄制視頻和生成實時視頻時,可按要求在屏幕中疊加當地時間和相關信息。
4 監測系統的軟件要求
4.1 監測系統軟件設計
定義系統的數據和軟件結構,保證系統在現有條件下高效率的運行,并具有擴展性。實現方式是:系統的數據全部存儲在數據庫中,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合理的軟件結構保證系統的高效率運行。設備中共分為多個軟件模塊:主控模塊,負責處理XML消息,并對任務進行調度;錄像模塊,負責100路錄像與50路實時視頻回傳;質量報警模塊,負責監測100路質量報警;指標測量模塊,負責控制場強儀進行指標測量;軟件看門狗,負責監控所有軟件程序;硬件看門狗,負責監控工控機硬件;snmp代理程序,提供snmp支持和心跳。
4.2 監測系統通訊實現方式
監測(分)中心與監測設備間的通訊采用XML格式和HTTP協議。其中通訊協議采用HTTP方式,指令格式為制定的XML接口。基于HTTP協議的“請求-回應”流程如圖1所示。
4.3 支持列表設置/查詢
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初始監測頻道列表,列表內容至少要覆蓋《接口要求》中定義的部分。監測系統要實現《接口要求》中定義的接口,供監測中心遠程更改和查詢監測頻道列表。
4.4 主管監測中心屬性設置
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主管監測中心的屬性,包括《接口要求》中定義的系統連接屬性。監測系統的主動上報數據(包括報警)具有同時上報給監測分中心和監測中心的功能。監測系統提供界面供操作人員輸入需要主動上報的監測中心的列表。
4.5 用戶管理功能
系統管理員通過前端界面可增加或刪除系統用戶。監測中心通過《接口要求》和監測系統通訊,必須使用相應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監測系統判斷系統沒有此用戶或者密碼不對,則要返回相應的錯誤碼。監測中心通過《接口要求》和監測系統通訊,定期更新監測系統的用戶和密碼。所有用戶的任意操作都將被記入數據庫中存儲(要求保存1年以上),以備后查。監測中心可以通過《接口要求》中的接口對監測系統進行用戶管理。
4.6 系統遠程管理
本地登陸密碼管理,最高權限用戶可遠程更改登陸名和密碼,系統可遠程鎖定,并可遠程查詢系統日志。
4.7 監測系統物理連接要求
監測設備的輸入是有線電視同軸電纜,F型,75Ω。監測前端要提供8個以上端口的交換能力,采用100 M太網接口,RJ-45連接。
另外,支持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的軟、硬件擴展不再多述。
5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廣電領域全數字化工作已全面展開。監測技術也必定跟隨它向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方向發展,使廣播電視的正常播出得到保證。 杭州市監測系統的建設可對廣播數字電視節目編輯、播出和傳輸等各環節實現全程技術質量監測、報警和可量化的管理。同時,也可對技術質量問題進行自動監測、自動統計分析、自動記錄,通過網絡自動傳輸到監控中心視頻服務器上,供授權管理者調閱和打印。監測系統數據準確、及時、客觀、公正,不受關聯人員干涉。
〔編輯:王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