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維中
打破傳統(tǒng)的以講授、灌輸為主,機械訓練的閱讀教學方式,通過營造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等條件,指導學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探究方式,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勤于探究、懂得探究的能力。通過閱讀,讓學生親歷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從中感受英語之美,體會探究之樂,獲取成功之喜。
英語閱讀探究能力學生新課程十分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要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活動中來,給學生一個探究的空間,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打破傳統(tǒng)的以講授、機械訓練的閱讀教學方式,通過營造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等條件,指導學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探究方式,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勤于探究、懂得探究的能力,從中感受英語之美。
一、充分利用學習材料,激發(fā)探究能力
學習語言,首先要熟悉英語國家的人文環(huán)境和背景。教材中有不少材料就是利用英美人文國家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探究學習。如9A第一單元的星座和性格的關系,學生就很容易會和中國的十二生肖相比較,我們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課前利用網(wǎng)絡或者雜志了解關于星座的相關知識,學生會很樂意地帶著興趣去查找。不管是網(wǎng)絡還是雜志,學生們通過閱讀來滿足了好奇,同時也通過閱讀量得到了知識,并且他們會相互詢問、比較、相互交流。這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也同樣將話題延續(xù)到了第二單元的顏色和情感,我們教師如果將這兩單元內(nèi)容結合,就是將新知識和背景素材相融合,情景的創(chuàng)設貫穿學習探究活動始末,會很好地激發(fā)學生深入持久地開展探究活動。
二、精選閱讀材料,激發(fā)探究興趣
從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出發(fā),要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教師要精心選擇一些淺顯的科普材料,簡易的文學作品或者幽默的短文。比如,我們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歐美健康運動,歐美地理知識,風俗旅游,學校生活等,也可來自英文報紙、雜志、歌曲,還可以是新聞報道、科普文章、寓言、民間故事等,教師要從這些材料中精選出符合學生口味的、跟生活緊密相聯(lián)系的、適合學生水平的文章。其次,體裁要多樣化。要有描述、議論、應用等文體,要讓學生接觸到不同文體的素材。廣泛閱讀,鼓勵學生多讀具有時代氣息的英文讀物,如《英語周報》《二十一世紀報》《學英語》等。這是學生獲得大量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理解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閱讀前,閱讀材料精心篩選非常重要,文章的難度、篇幅、題材必須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由易到難。對布置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過,并精心編排學生要回答的問題。同時,把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文章中的學過的詞或者詞組指出來,要求學生掌握,達到增加詞匯的目的。所選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貼近學生口味的文章,如介紹一些明星和時尚潮流的文章,如姚明,丁俊暉等體育明星。第二,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文章,或對學生成長有意的文章,如“end for plastic bags”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是保證成功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前提,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選擇多樣性的材料,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輔助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夠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如可組織英文歌曲競賽,演講比賽,英語角,英語小品和故事比賽,英語短劇表演,英語原聲電影欣賞,校園英語廣播等英語教學形式。學生要想?yún)⒓舆@種活動,必須得要閱讀和背誦相關的材料,教師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既能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性和聰明才智,同時也讓學生的知識在不斷積累,不斷地創(chuàng)新。
四、培養(yǎng)學生在主動閱讀中產(chǎn)生質(zhì)疑
南宋文人朱熹說:“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者無疑,至此方是長進?!痹诮虒W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質(zhì)疑,不加限制。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學生合作的群體作用,可以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交流,學生自己能釋疑解疑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可綜合學生的問題進行教學調(diào)整,把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予以啟發(fā)、點撥。這樣使課堂教學更科學。由于重視學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個體——小組——組際之間三種學習形式優(yōu)化成為一個整體。學生興致高昂,合作精神強,學習目標達成度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質(zhì)疑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上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reading時,由于材料和學生們的生活很貼近,他們也會很好奇地想知道其他同齡人會面臨的困惑,通過預習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1)How can I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my hobbies and homework?
(2)We always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 what can I do?
這些問題在文章中會出現(xiàn),但同時又涉及到了學生們自己的問題和困惑,他們會很想知道作者是怎樣解決問題的,這些好奇心就會把他們帶入后面47頁的材料中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閱讀量。同樣的問題困惑著其他同學,他們就會形成一個小組,展開討論。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都能帶著自己的問題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便能主動質(zhì)疑,解決一些問題,同時也會在合作中產(chǎn)生新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則由老師指導學習。這樣的探究學習不僅推動了學習的進程,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質(zhì)疑探究的積極性。
“學成于思,思源于疑?!痹诔踔杏⒄Z教學中,“質(zhì)疑”是探究性學習中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所以,教師要鼓勵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探究意識。讓學生在質(zhì)疑中體驗探究過程中獲取新知和能力的樂趣,從而形成“學貴有疑”的思維理念。要使學生在學習中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就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通過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掃除新課中的知識障礙,當然也會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這個過程不但有助于知識的系統(tǒng)化,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教師.2012,(15).
[2]快樂閱讀.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