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清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等戰略舉措,全面深化高考改革。教育部及部分省市開始探索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將對高考語文學科考試的分值做出重大的調整,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將得到凸顯,對語文教師來說,責任將越來越重,語文教師將面臨新的挑戰,并由此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形成原因、輔導措施進行探索,以便消除高中語文教師的心理障礙,促進語文教師心理健康發展,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高考改革高中語文教師心理健康策略一、引言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等等戰略舉措,全面深化高考改革。教育部及部分省市開始探索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特別是將對高考語文學科考試的分值做出重大調整,如有的省市開始探索高考語文總分由150分增加到180分的高考方案。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在高考中將得到顯著提高,語文對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生活、工作和繼續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葉圣陶說:“語文教學的提高與語文教師關系至巨?!薄叭谓探處熤岣?,實為真正致效的主要途徑?!比~老的這些話表明,語文教師肩負的責任是極其重大的。責任將賦予語文教師愛心、進取心,同時,也賦予語文教師以壓力和動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特別是一名高中的語文教師在高考轉型期責任更加重大,工作將會更繁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與其它學科相比較而言,語文教師擔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有的還擔當班主任,要管理好一百多名學生,還有學校各項活動以及突擊任務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去做。因此,探索高中語文教師的心理健康現狀及形成原因、輔導策略有助于語文教師了解相關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有助于消除語文教師的心理障礙,構建平和而健康的心態,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師生活質量,促進語文教師心理健康發展,進一步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二、調查對象
筆者以四川省名山中學、雅安市漢源縣第二中學等學校的語文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多級抽樣法,隨機抽取,調查問卷由40項有關心理健康問題組成,分出軀體化、強迫癥、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敵對等基本因子進行測試分析。以團體測驗的形式進行,包括性別、年齡、測驗日期、文化程度、任教年級、班主任與非班主任、高學歷與低學歷、教齡和婚姻狀況等項目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作問卷測試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加以探討。共發放問卷80份,收回問卷75份,有效問卷73份,回收率92.8%。
三、調查結果
(一)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語文教師經?;蛴袝r感到自己的狀態非常差和不健康的比例達到了23.61%;對任務的完成感到不滿意經常和有時的比例占到了22.36。“感到自己是一個沒什么價值的人”“感到對生活失望”“有不想活下去的念頭”“發覺自己因為精神太差而無法做事情”,這幾個方面都不存在經常性的狀況,反映出語文教師心理狀況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不積極的。極少部分語文教師存在較為嚴重的焦慮、敵對、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生理狀況差、心理失調。高中語文教師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現為:抑郁、急躁、焦慮等,這種心理狀態外化在身體上的癥狀主要為如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腫痛、腰部酸痛、心動過速、呼吸困難、頭痛等。甚至有部分語文教師開始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動機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從而產生了內疚感或開始抱怨、自責。有些語文教師則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及教學上的失敗歸于學生、家長或領導,變得易激動,好發脾氣,對外界持敵視、抱怨的態度。通常這些心理行為問題都是交疊在一起的,而且不斷地發生變化,如有些語文教師時而感到愧疚,有的時而憤怒,時而超然脫塵,還有極個別的老師有“家暴”行為。
(2)人際關系敏感、敵對。語文教師心理不健康的身心癥狀在人際關系網絡中主要表現為與家人、朋友、同事、學生的關系不和諧,往往或因為言語過激而導致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或因為隱逸遁世而與人群疏離。語文教師不僅因為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重容易產生焦慮、憤怒、敵對、抑郁等不良情緒,而且由于角色的多重性(語文教師既是學生的教師,又是一家之長,子女的家庭教師、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和社會的模范公民),也使語文教師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作出種種心理調節。因此,語文教師容易在人際關系中表現出適應不良。如與他人交流時沉溺于傾訴自己的不滿,沒有耐心聽他人的勸告或建議;沖家人發脾氣、打罵孩子、出口傷人、在網上發貼子抱怨等。
(3)在語文教育中的負面影響。語文教師心理健康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學生受益非淺,相反語文教師如果出現不健康心理行為,將使學生心理受到負面影響。語文教師不健康心理在語文教育中的副面影響主要有:對學生缺乏愛心和耐心,教育教學中缺乏民主和公平意識,使部分學生邊緣化,教學活動缺乏創造性與活力,家長作風嚴重,并過多運用權力(主要是獎、懲的方式)來影響學生,情感與理智失衡。處理問題擴大化、嚴重化,方法簡單粗暴,情緒化嚴重,甚至采用體罰等手段教育學生。
(二)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
1.教師職業特點的影響
語文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和語文教育工作目標的高要求,決定了教師心理經常處于緊張狀態之中;教育對象的多樣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有多維度的心理取向;教師工作的示范性要求語文教師高度重視自我修養和師表形象塑造;教育內容的廣泛性要求教師知識廣博,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以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凡此種種都說明,教師職業本身就承載了相應的心理負荷,客觀上造成了高中語文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比一般人群嚴重的狀況。
2.學校教學、社會壓力的影響
調查發現,高中語文教師們感覺教學壓力特別大。第一,嚴重超標的工作量使語文教師產生嚴重的職業倦怠心理。尤其是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是所有學科中教學任務最繁重的學科,在同樣課時量的前提下,語文教師每周要多三節早讀課(加上集體備課,語文教師每周課時大多都是34~35節),幾乎每天都要早起,睡眠嚴重不足,而且排課不科學,主要是排課不集中,早讀加上第一節、第六節、第九節,加上晚自習的情況較為普遍。語文教師最辛苦的工作任務是作文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寫作文,然后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如果學生作文寫得不好,又要重新進行指導,重新批改。特別是有的重點高中一個班上的學生人數大多都是七八十人,僅這個工作量就讓語文教師夠累的。其次,教學考試雙入圍率低使語文教師職業價值感喪失。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建立長效的教學機制,語文成績在短期內很難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況且,學生總成績排在前面的學生語文成績卻未必就好,而總成績差的學生語文成績卻有可能較好,再加上其他數理學科的嚴重沖擊,語文科被嚴重邊緣化,可是,學校考查語文教師卻要求學生總成績和語文成績雙優。因此,語文考試成績雙入圍率往往是最低的,甚至有部分班級達不到學校考核的指標,語文教師花大力氣卻收效甚微,這種情況嚴重挫傷了語文教師的積極性,使大部分語文教師失去了職業認同感,產生了極不平衡的心理。再次,來自學生、家長、社區、家庭的壓力。當前,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被凸顯了出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語文成績和心理健康特別關注,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學生語文成績的期望值也在增加,他們希望學生的語文成績能像小學語文成績或數理化那樣上高分段,可是他們卻不明白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和高中階段語文得分的難度很大。因此,對語文教師有些不滿意,使語文教師在家長和學生心中的被邊緣化,這給語文教師造成了較大的社會心理壓力。
3.語文教師心理素質缺失或不健全
語文教師心理素質是指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決定其語文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價值觀的形成有顯著影響的,在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性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本質特征。它是一個行為和結果相統一的系統,其主要構成元素有行為、知識、能力、觀念、人格等成分。一個擁有完整的理素質系統結構的語文教師在教育活動或日常生活中能良好地適應環境,其潛能才能得到正常發揮。因此,語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是語文教師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反映和評價指標。本次調查發現,在學習壓力、考試壓力過大時,部分語文教師過分專注自我的無價值感而產生憂郁,在教育改革、崗位競爭激烈時產生恐慌心態,甚至產生對抗情緒。有些語文教師注意力只放在學生成績、班級升學率、崗位聘用和工資獎金上,甚至還有極少數語文教師出現強迫癥癥狀,一些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思想念頭和行為反復在個體身上出現,長期壓抑導致心理障礙。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農村重點高中語文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內部原因。
4.經濟壓力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收入倒掛,使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壓力增加。教師長期的、普遍的貧困現狀與商人的富有反差強烈。教師的工作超負荷,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價值、對社會發展所起著巨大推動作用,可是教師工資收入極其微薄。語文教師和其他教師一樣,常常是一家之長和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墒牵捎谡Z文學科的特殊性,績效考評機制中存在不顧學科特殊性的一刀切的事實上的不平等,因此,造成了在某種程度上的教學效果與績效收入倒掛極為嚴重的現象,語文教師是學科教師中收入較少的。據調查,名山中學2013年高二期末統考理科語文名列雅安市第二名,并且與全市第一名差距很小,文科語文名列全市第一名,數學文理科都名列全市第二名,可是,語文教師拿到的最高教學獎卻只有數學教師最高教學獎的一半。并且數學教師普遍比語文教師所得教學獎都要高得多,這樣,使語文教師心理嚴重失衡。并且,語文教師不能像其他教師能利用業余時間掙得課外輔導費??墒?,對于家庭,他們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和普通父母一樣,教師也是望子成龍心切,許多語文教師想把子女送到一線城市就讀,讓子女受更好的教育,可是每年得花費很大一筆費用,并且還要承受巨大的房貸壓力。因此,對有的高中的語文教師而言,只好把子女留在身邊,自己又必須承擔起家庭教師的角色,心理極為不平。
5.人際關系不和諧
教師人際交往的單一封閉,加上教師的角色心理沖突,會影響教師的人際關系,在心理失衡和角色沖突下,人往往會發生認知偏差,容易對他人做出消極反應,如個別語文教師未得到領導重視、教學成績不達標,心情壓抑、牢騷話多,對待學生,怒其不爭,遷怒于學生,有可能對學生產生過激行為,長此以往,會導致人際關系冷漠,甚至造成師生關系、同事關系、家庭關系緊張。
四、輔導措施
1.減輕工作壓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有在適度放松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創造潛力,過度緊張,對人的潛能的釋放都不利。從學校行政管理層面來講,教育應以學生為本,但也應關心教師的身心健康,從某種層度來講,也應該以教師為本,應適當減輕語文教師的工作量。排課應科學,應考慮語文教師幾乎每天都要早起,睡眠嚴重不足,課時安排應相對集中,要讓他們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不搞疲勞戰,減輕教師的職業倦怠心理。
2.改善評價機制,提高經濟待遇
由于語文早讀輔導課嚴重影響語文教師的睡眠,許多語文教師來不及吃早餐,對語文教師的身體造成較大影響,而輔導費又極低。因此,學校應提高早讀輔導津貼,并給教師提供早餐,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經濟壓力,消除教師的不平衡心理。此外,教師評價應關注語文學科的特殊性。由于以上種種原因造成語文考試雙入圍率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對語文教學的考核,必須建立相對公平的長效機制。比如,可采取工作量與教學效果兼顧的全面考核標準,學科年級總體成績考核與班級單科考核相結合的考評機制。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學科考試獎倒掛的現象,既可以增加語文教師的經濟收入,消除語文教師的不平衡心理,又可以提高語文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提高語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3.學會自我緩解壓力
高中語文教師群體存在較為嚴重的諸如煩躁不安、記憶力減退、失眠、焦慮、不平衡等心理健康問題,學校行政的人文關懷、合理的考核機制對緩解語文教師的心理壓力,培育健康的語文教師心理有一定的作用,但從矛盾理論來講,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要解決語文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關鍵在于語文教師要學會自我緩解心理壓力,維護自身心理健康。語文教師心理壓力的自我緩解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第一,充分了解語文教師的職業特點。
語文教師要從根本上緩解心理壓力,必須正確認識語文教師的職業特點。一方面,要認清語文教師的職業功能。當今語文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優良的人格與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不僅是師長,更多的是學生的同伴、朋友。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尤其是在有的農村高中的學生大多數雖然不是獨生子女,但是上初中以前很多是獨生子女,家里的弟弟或妹妹與他們年齡相差很大,因此,在個性方面存在著如自私、任性、依賴、孤僻、缺乏集體意識和勞動觀念、意志薄弱等獨生子女的特點,并且很多是留守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得到祖輩的溺愛較多,又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思想困惑多,心理沖突多,教師必須探索新的理論和方法去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職業價值觀。
態度決定高度。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身能力、水平,不能過高估計自己。語文教師必須樹立良好的人格,為自己設置合適的目標,淡泊名利,要不失時機地向社會宣傳正確的人才觀、科學的教育觀及教師勞動的特點等,爭取獲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以緩解社會壓力。
第三,調節情緒,減輕壓力。
放松情緒,有助于緩解壓力??梢酝ㄟ^肌肉、骨骼關節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經放松等基本動作來降低機體能量的消耗,如,可以進行適當的頸部放松動作,下蹲運動,使得緊張的情緒狀態失去激發的物質(神經能量)基礎,進而降低情緒的緊張性。有意識地變換活動方式從而轉移注意,使意識離開引起人們緊張情緒的刺激情境,暫時脫離長期關注的事物,如經常進行長袍運動、騎游、登山、適當從事體力勞動、練瑜伽、豐富業余生活等,這樣可以使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從一個區域轉移到另一個區域,人的情緒狀態就得到相應的轉換。此外,應主動經常與人交談,可以使內心的消極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把怨氣及時釋放出來,可以獲得朋友、親屬及社會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緩解心理壓力,緊張情緒得以消除。
參考文獻:
[1]何玉斌.新課改下高中教師心理壓力及其調適對策.高等函授學報,2012,(07):46-48.
[2]王維英.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0,(03):37-39.
[3]任其平.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常州工學院學報,2006,(06):37-42.
[4]阮成武.示范性高中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及其對策.教育發展研究,2008,(06):20-24.
[5]鄭紅渠.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寧波大學學報,2007,(04):12-16.
本論文是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師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度立項課題“農村重點高中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輔導策略研究”(編號:TER2012—027)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