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輝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是物理教師關心的核心議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只有尊重學生、尊重教學規律,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并以實驗教學為例,說明了如何做好有效教學工作。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體會有效教學是近年來廣大同仁一直在討論的話題,雖然對其外延和內涵認同不一,但是基本的認同是一致的,即以下幾點: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簡單的教材執行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構建者,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刺激的客體;學習的過程是交互性的、綜合性的,不僅包括知識技能,還包括情感和意義,而不是被動地單方面灌輸書本知識。從這些共識來看,要想做好初中物理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達到有效教學更是需要教師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想做到有效教學,教師要結合各方面實際情況,勇于實踐、善于總結,才能盡可能地達到教學目標。下面,筆者以實驗教學為例,說明筆者是如何盡量做到有效教學的,以期對廣大同仁的有效教學進行一些有益的啟發。
一、實驗教學的有效準備工作
要想做到有效教學,就要在基礎上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該按照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合理具體的實施實驗教學,這樣才能保證后續的教學是有效果的。
(一)要充分吃透教材
教材是一切教學活動材料的中心,教學的全部過程都需要以此為中心來把握,教師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有的放矢,通過各種方法賦予學生各種素質和能力,教授他們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除常規性的備課之外,尤其要注意的是發掘新材料和新信息,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二)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的一大特點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因此教師要多了解學生,以大多數學生的需求為核心,注重換位思考、多溝通交流,采取合作、研究等學習方式來教學。比如在實驗前,應該對學生合理分組,盡可能性別、動手能力的水平、知識掌握程度多少等都要充分斟酌,盡可能讓每組的人都能在自己內部最大限度地鍛煉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學識和水平。在實驗前,教師要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幫他們準備好解決方案,尤其是構思如何一步步地讓他們科學思考和學有所獲。
(三)是要充分認識教師本身
教師在教學活動前,要明確自己的特長和薄弱點,力爭展示自己特色并讓學生有所收獲。同時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只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盡可能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而不是讓自己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讓學生失去了中心該起到的作用。
二、實施實驗教學的有效措施
有效教學的關鍵是實踐環節,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讓學生真正吸收有用的知識、鍛煉有用的能力。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實驗實踐環節,通過大量的細化教學措施來創設學生需要的教學環境,創設更好的實驗情境,不斷優化教學效果。總的來說,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措施:
(一)注意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是學生綜合性系統性地接觸各種物理現象的開端,因此要提高他們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和教學奠定良好的接觸。教師要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好各種實驗教學工作,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讓他們更能直觀地感知物理的魅力,從而學好物理。
比如,在教學熱現象方面的知識時,可以先提幾個問題:(1)飲水機、電熱壺、燃氣等幾個燒水的方式,哪種最快?為什么?(2)水燒開了,為什么有煙霧冒出來?開水不響的道理究竟是為什么?(3)冬天把熱水倒入水壺中,為什么有時候會瓶蓋跳起來?通過這些問題,教師就能充分地提起學生的興趣,再通過一些簡單的小實驗,學生就對熱現象更有興趣,這樣就能夠刺激學生進一步學習了。
(二)注重實驗的科學性,培養學生的嚴謹務實態度
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的嚴謹務實態度,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灌輸一些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對學生的情感和態度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從而為以后的教學打下較好的基礎。同時,要充分認識到物理教學的科學性原則,要把這個特點和實驗教學的特點結合起來。
比如,在使用測量儀器這個基本技能上,要充分讓學生知道實驗對精密度的要求,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各種感官,使用測量儀器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使用玻璃儀器、精密儀器要輕拿輕放。并且還要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不能把錯誤的使用方法帶到實驗中去,如將溫度計當攪拌器使用、用嘴吹酒精燈,等等。這時候教師的舉動是最大的示范,教師要嚴格控制自己的影響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正能量,而不是負面作用,要努力地對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力爭做到動作規范、注重實驗細節、正視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偏差。
(三)注重通過合理分組提高學生的技能和道德情操
合作教學是近年來物理教學中使用較廣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通過分組在組內進行合作試驗,以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和溝通協作、互動互助等道德情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操作上的細節。首先,教師要做好人員分配方案,以性別、性格、能力、知識等要素為考慮,做好分工搭配工作,尤其是做好后進生的工作,努力通過分組來讓他們有一個提供幫助的人,這樣才能共同進步。其次,再協助學生根據實驗要求進行實驗,比如選取器材、設計記錄表格、分析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等,這個過程中教師最好能稍加指點,僅限于必要的指導而不是全程介入、事無巨細地代勞。最后,教師要對實驗進行考核和檢查,對設備安裝調試、實驗結果評價等進行驗收,要及時發現和總結學生遇到的普遍困難和問題,在實驗后注意總結和引導,最重要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反思和解決,以提高他們良好的觀察能力,培養他們的手腦協調并用、開拓創新和分工互助等各方面能力。
三、小結
總的來說,有效教學的措施是很多的,只要能夠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意愿,在學生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合理教學,就能收到有效教學的良好效果。本文只是以實驗教學為例來說明如何尊重教學規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他方面的內容很多,只要各位同仁認真鉆研,相信都能夠收到效果。“教無定法”,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索,才能使初中物理課堂更精彩。
參考文獻:
[1]黨增勝.淺議初中生物理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