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劉艷
摘 要:伴隨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在此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必須解決的環境問題,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反作用以及在社會經濟建設中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都是人們想要避免的,同時環境污染對人們生活、身心健康與生存發展的影響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對營林生產管理中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對營林管理的工作實效、經濟結構系統、種苗基地的建設發展、投資標準與管理投資、產業化發展進程這五個方面探討營林生產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營林;生產;管理;策略
在可持續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環境保護的科學手段方式之一就是營林生產,在營林生產的過程中引入先進方式、有效手段與科學技術以及全過程的管理控制都非常重要。雖然從我國目前情況看來,營林生產管理較大比例為行政管理,在此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應該引起注意,因此分析了營林生產管理策略。
1 存在的問題
在林木的良種基地中種子園的建設類型單一、更替母樹木不及時、營林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培育樹苗與管理苗圃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等等都是出現在我國營林生產管理中的問題。以及發展伐木與造林的速度與質量的不協調發展;苗木的成本在資金投入中所占的較大比例;選擇樹種時苗木成本在總體成本中的結構比例并不平衡;利用優良天然樹苗與壯苗的選優、引種與推廣上存在有著一定程度的認識誤區;對于營林管理模式來說較常采用的是粗放型;造林時的某些造林小班存在著短期行為;營林管理的不合理以致的管理措施實施不到位等等,以上都影響著營林的質量、影響著營林生產管理策略的決定,以下將會較為詳細地分析其中一些問題[1]。
整體來看林場營林的管理工作的基礎地位并不牢固,林業建設在實際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木頭經濟理念的束縛,致使林場方面著重對采伐額的重視而對種植與科學控制方面忽視。雖然加強營林管理的基礎地位在林業方針政策中有提到,提出可以妥善解決林場中成活成林的一些問題,但是重視造林而忽視撫育的現象依舊存在,而完成撫育管理后林分質量小段降低的問題常常出現,同時集約管理的沒有廣泛實施使得經營水平不高、林分的質量突破相對較難。
盡管林業科技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其所取得的成果有著突飛猛進的進展,可是在全面推廣運用中各類成果出現了力度有限或者是受到制約的情況,以致林業科技的發展處于相對滯后以及貢獻率并不顯著的狀態。營林工作的專業技術等級標準同農業領域比較起來相對較高,可是在林業部門進行科技項目的推廣中其中有營林內容相關的項目牽涉就相對較少。在進行相應層面的建設中雖然進行了相應的調節,可是在實踐工作階段其適應性依舊沒能達到較好的狀態,常常為被動履行規程就很難以有良好的效益,最后使得實現預期的目標阻力越來越大。
2 策略分析
2.1 營林管理的工作實效
在全面重視營林管理任務時進行優質撫育,更新傳統的營林管理的工作理念,加大投入撫育幼林的經濟費用,最終顯現營林管理工作的時效性。日常核查監督管理的工作應該定期開展使時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營林管理的整體質量水平應該嚴格掌控,營林驗收控制也應該完善,獎懲管理的執行對于林場管理的主動性或者是積極性都有著正面力量。生態林建設的補償金應該得到保障充足資金來源,實現建設效率提升、社會影響力和大眾關注度擴大的效果。督導管理手段不應該只是擺設而應該強而有力地進行,林地更新管理機制也應創建完善,最終給使得其價值持久發揮。為了大范圍地消除病蟲害現象而進行焚燒處理又或者是過度采伐問題與現象上,應整體規范、細致入微地實施調查研究,同時要有營林跡地檔案庫的創設,以便為后期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2.2 經濟結構系統的完善更新
通過有效調節與完善林業經濟體系結構,使林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實現林業經濟管理建設的目標。在建設第一產業中,要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短期目標應該是發展好工業原料林業建設,其中應該包括新經濟發展中的優勢資源、竹林、原料林與豐產速生等等。對于發展第二產業來說,不僅要引進先進技術、優化地基別層次原材料等等同時還要推進新產品的研發,使得林業行業綜合而全面地發展。從第三產業建設發展來看,在森林——花卉層面的設置上應該著重注意,處于全面更新調節的林業產業系統結構激發出優勢產品的核心價值、研究木竹林等經營產業的重點應用價值、進行廣泛細致的深加工等等方式方法使得產業鏈擴展、豐富。
2.3 種苗基地的建設發展
汲取其他行業的發展建設成果或者經驗在營林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以農業為例,種子園是培育林木良種的基地,在林業發達的地區或者國家其種子園已發展到了第三代,基本已經將速生豐產林作為人工造林的標準。可是在我國其實際情況并不是很樂觀,以東北地區的種子園為例,不但某些種植園還處于第二代的狀態,同時有些林業企業以初級種子園的形式培育云杉種子與落葉松,更有甚者某些闊葉樹的種子園僅僅處于蹣跚學步階段。擴大種子園的規模、選擇優良品種、提升營林管理的整體質量水平在這方面我們的進步空間是巨大的以及我們在這方面要做的努力也是巨大的。在較多的森工單位體系結構中,優化與更新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做出。對于目前的政策制度來說,母樹林的總體百分比可以小段擴大,可以有效調節融合與集成,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撫育管理辦法。也應該加強母樹林整體體系結構優化的工作效率。
2.4 投資標準與管理投資
統一的管理投資可以使計劃政策快速準確落實到位,營林的管理資金用到實處,同時工作人員可以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能,其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得激發。由營林管理組織機構中的委派人員專項負責營林管理工作,采取強化職能管理控制、統一管理投資、快速有效回收利潤效益等措施方法。同時,林業產業的發展動力會受到林業投資的影響,所以恰當的擴充投資標準也不容忽視。由于目前財政機構在發展林業方面投入的力度很是捉襟見肘,營林資金的周轉與實踐生產經費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拮據或者不足,所以為了營林管理工作的有條不紊地進行,擴充營林管理的資金投入、豐富投入渠道、提升投資標準以減少或者消除多方分歧的現象、在資金混合應用方面應該合理預防,這樣就會使回收管理與檔案創建帶來較多的便利。林業基金管理站在編制經費應用計劃后其實施應該有監督管控的環節,最后也應該有專門的回收管理渠道。清晰明確的資金應用流向與來源、履行有償投入機制、詳細清楚的設計規劃內容、到位的預算管控以及專款專用等措施方法的應用那么收獲到的投資效益將會越來越大。
2.5 產業化發展進程
為實現優質產業的多樣化價值,應該加快林業產業的發展進程,提高林業生產的水平,將其中的滯后產業剔除在外,新興產業適度地支持或者輔助,最終實現全面優良配置的產業結構體系。營林管理工作是產業化發展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從管控生產建設成本開始,為最終良好質量效益的建設奠定好基礎,也正是因為產業化是苗木科學生產的必經之路,所以營林管理工作的好壞或者進度發展影響著眾多方面。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也應該廣納英才為林場營林管理增添活力,從整體目標從多方面著手最終確保林業產業最大化的效益以及最低的成本[2]。
參考文獻
[1]刁永彬.基于營林生產策略分析[J].民營科技,2014(01):236.
[2]高土笙.完善營林管理策略探討[J].綠色科技,2013(12):23-124.
作者簡介:陳平(1974-),男,吉林省汪清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生產經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