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葉·阿布列孜
【摘 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頻道《生活》欄目經歷了三年多的發展,雖然頻道的每一個工作人員為節目能順利開播傾注了自己的汗水,努力工作,但其中存在缺乏經驗,采訪對象僅限于烏魯木齊,播出時間不合理等問題。本文介紹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頻道《生活》欄目的功能,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對提升頻道質量提出建議。
【關鍵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維吾爾語 生活頻道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播報開始于1965年12月13日。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探索,維吾爾語播報占據了中國少數民族廣播事業的重要位置,為維護中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頻道《生活》欄目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開播,是一檔日播訪談類節目,節目時間為30分鐘。《生活》欄目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當前的宣傳任務,以正確的輿論引導群眾,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目的,制作了一系列很有特色的節目,并獲得了聽眾的好評和喜愛。《生活》欄目內容真實,保持了訪談原記錄以及被采訪者的生活情境的原生態。
現將針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頻道《生活》欄目的功能,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作一探討。
一、《生活》欄目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因為《生活》欄目的訪談內容包括社會各界人士的故事,其中有身體殘疾,但具有高尚精神的人物的故事;有在艱苦的生活中不斷努力奮進最終取得很大成就的人物的故事;有得到大眾認可的慈善家的故事;有在科學技術之路上不斷努力探索,為祖國的科教事業做出貢獻的人物的故事;同時,也有陷入困境走錯人生道路的人的懺悔以及他們對后來人的教導,等等。這些故事不僅會鼓勵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鼓勵人們不怕困難,創造美好的未來。對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吾斯曼·司馬依的訪談的那期節目就是很好的例子。吾斯曼·司馬依老師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桃李滿天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成為了新疆大學人文社科方面的帶頭人,科研成果碩果累累。在這期節目中重點介紹了出身于農民家庭的吾斯曼老師成為有名學人的過程中所克服的種種困難,生動地敘述了他生活中的那些感染力較強、富有社會價值與生活哲理的故事。
2、信息傳播功能
《生活》欄目的嘉賓中有來自于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他們在訪談中會提到自己在專業方面取得的成就,聽眾聽了節目后,就會了解相關的知識。例如:在對吉尼斯紀錄創造者,高蹺王子賽買提·依明的訪談中,賽買提·依明講述了自己訓練高蹺的經驗,并且還給聽眾解釋了如何申請吉尼斯紀錄。該訪談節目播出后,有些聽眾給節目組打來電話表示想向賽買提·依明學習高蹺,并詢問賽買提的聯系方式,也有一些想申請吉尼斯紀錄但不知道如何申請的聽眾,通過這個節目了解了關于申請吉尼斯紀錄的信息。
二、《生活》欄目存在的問題
1、節目播出時間不合理
《生活》欄目首次播出時間為每天上午的11:00—11:30(新疆時間),重復播報時間為每天晚上的11:00—11:30(新疆時間)。而上午的11:00—11:30是大多數人的上班時間,上班的時候由于條件不允許,所以聽不了廣播,而晚上的11:00—11:30大多數人都已經睡著了,這會導致聽眾無法收聽《生活》欄目。如此下去,不僅會影響到節目的收聽率,而且會使節目走向衰敗的道路。
2、采訪對象僅限于烏魯木齊
由于《生活》欄目制作中心在烏魯木齊,加上別的城市沒有記者站,所以采訪對象大多數來自于烏魯木齊。其實別的城市也有很多值得采訪的對象,例如伊寧市有一個殘疾女孩,這個女孩遇到交通事故后,失去了一條腿,但是她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去上學,為考上好的大學而努力;阿克蘇有一個盲人,他雖然看不見,但從他身上一點都看不到悲哀。這兩個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是非常值得宣傳的。但是欄目組沒有在全疆范圍內進行采訪,而導致各地值得采訪的對象被忽略,這會影響生活頻道貼近生活的特點的展現。
3、有創新能力,但還缺乏經驗
《生活》欄目在某種程度上糅合了一定的創新性,以此吸引了不少聽眾。但也因為記者、主持人經驗不足產生了一些問題。節目首先通過記者的“眼”發現,由主持人之“口”說出,記者需動用銳利的雙眼,深入訪談對象的生活,在這方面需要積極作為。記者搜集的資料,主持人通過充分準備進入訪談,善于抓住訪談對象提供的信息,提升氣氛,需要將訪談者帶入到如同在自家聊天一樣的氣氛中。但是《生活》欄目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經驗,不能很好的吸引聽眾。
三、對《生活》欄目的一些建議
1、調整欄目的播出時間
《生活》欄目最好在中午12:00-1:00(新疆時間)之間首播,或者下午6:00—8:00(新疆時間)之間重播。因為這兩個時間段是大多數人的午飯和晚飯時間,方便收聽廣播。
2、在采訪對象上適當調整和改進
《生活》欄目應在多個城市建立記者站,采訪對象不僅限于烏魯木齊,而在全疆范圍內進行采訪,這樣有利于采集更優秀的人物故事。
3、內容要更簡短、更易懂、更生動
對同一個人的訪談節目最好不要超過三期,因為聽眾好幾天聽同一個人的訪談節目的話,容易產生反感。所以工作人員要嚴把編輯關,把不必要的,過于專業化的部分去掉,盡量給聽眾播出容易聽懂的,有教育作用的,有宣傳價值的訪談內容。
4、改善現場氣氛
盡管《生活》欄目不是現場直播,但仍需要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對訪談對象陳述進行評價,使聽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對聽眾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①瑪拉木·艾克帕爾,《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生活頻道的研究》 [D].新疆大學,2011
(作者: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