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娟 朱倩
【摘 要】繼韓國電視劇席卷我國市場,吸引了大批忠實“韓粉”之后,韓國的綜藝節目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一現象在各大衛視“扎堆”引進韓國綜藝節目的行為中可見一斑。本文以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Man》為研究對象,對節目中的游戲設置、主持人及營銷策略等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綜藝節目 游戲設置 主持人 節目營銷
眾所周知,韓國綜藝節目不僅形態多樣,而且制作水平也很高。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與該國政策上的支持分不開。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過后,韓國就提出了“文化立國”的國策。先后頒布了《國民政府新文化政策》、《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等十幾部法律法規,除此之外,還設立了“文化產業基金”,為文化產業的振興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巨大的發展空間。①韓國三大電視臺KBS、SBS、MBS在這一背景下制作了大量優秀的節目,《RunningMan》便是其中一個。
《RunningMan》自2010年開播以來,除剛開始幾期收視率不太樂觀外,目前每期節目的收視均可保持在10%左右,有時甚至更高。除了高收視率,該節目還先后獲得韓國國內許多優秀的節目大獎。如何把一檔綜藝節目做出如此優秀的成績,值得我們探究。
一、游戲設置
和我國一些綜藝類節目相比,《RunningMan》更偏向戶外和游戲,嘉賓、主持人的互動和節目的主要看點都是在游戲過程中展現的,那么游戲設置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才能打動觀眾,帶來收視率呢?
1、娛樂性
人們喜歡觀看綜藝節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帶給自己歡樂,讓自己在繁忙的生活里有一個放松的機會,這也是符合馬斯洛關于人的情感需求分析的。
《RunningMan》中很多游戲設置具有較強的娛樂性。比如讓主持人和嘉賓站在蹦床上向高處的話筒大聲唱歌,這時候歌唱得好不好已經不重要了。重點是聲音要大,于是觀眾就會看到蹦床上的他們以各種姿態、各種嘶吼來制造更大的分貝,甚至有時還會有人倒在蹦床上,掙扎著站立。種種情況,無不給人帶來歡樂。
2、挑戰性
在游戲設置中,一個游戲不可能對所有參演人員來說都是一樣的挑戰難度。在節目里,面對同一個游戲,有的人敢于挑戰并完成任務,而有的人則沒有勇氣嘗試,以失敗告終,這樣的“差異”組合方式能給節目帶來更多看點。比如《澳門特輯》那期,節目組來到澳門觀光塔,游戲中設置了高空蹦極這項內容。面對233米的高度,大部分主持人和嘉賓都望而卻步,可宋智孝卻欣然挑戰,讓在場人員無不佩服。不同參演人面對相同游戲的不同表現,讓個人的性格特征也更加真實、突出。
3、懸念性
觀眾的好奇心理會驅使他們關注整個節目,到底最終的比賽誰會勝出,它在節目結束前都是懸而未定。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RunningMan》的一期節目基本會設置多個游戲,每個小環節可能會有不同的人勝出,可誰是最后的大贏家,只在節目最后才會告知觀眾。而且在節目錄制過程中,很可能出現“背叛者”,扭轉整個游戲的局勢,導致結果的不可預測性更強。比如有些像劈柴之類的考驗力氣的游戲,金鐘國的勝算本來很大,可是李光洙的蓄意搗亂,讓其多次與勝利失之交臂。如果不是看完整個游戲環節,誰都不能準確預估勝利者是誰。
4、創新性
這里的創新不單單是指創造出一個新游戲,也可以是對日常生活中的游戲、運動、比賽等加入新的元素,從而以新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以《超能力棒球》這一期來說,節目借助基本的棒球程序,可是加入了超能力,比如時間暫停、球場變化,擊球棒、乃至棒球都會有不同于正規比賽的樣式,“不按常理”出牌,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5、真實性
真實性強調在游戲設置中與觀眾心理的契合。以游戲場地的選擇來說,基本都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比如菜市場,讓觀眾一眼看到便有熟悉感。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游戲中邀請觀眾參與,觀眾可以與嘉賓、主持人零距離接觸。這樣做會讓觀眾覺得該節目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離我很近”,增強觀眾對節目的親切性感。
當然,游戲設置得好是節目有看頭的一個關鍵,可是節目中“人”的展現和能動性,對于節目的觀賞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主持人與嘉賓
《RunningMan》6男1女的主持群體,無論在韓國還是中國來說,人數都算多的。雖然是一個團體,可是團體中的個人應該各具特色才更有看頭。劉在石幽默、控制能強,池石鎮老頑童般可愛,均是老牌主持人;“能力者”金鐘國身體健碩、力大無窮,“開心果”哈哈,“平和帝”Gary都是歌手;唯一女主持宋智孝性格率真、大方和個子最高但總被人欺負的李光洙是演員。而且他們的年齡從60、70后到80后,吸引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保證了節目收視率。②對于所有擁有“主持群體”的節目而言,群體內的個人各具特色是很必要的,也是做好節目的關鍵。
除固定主持人外,《RunningMan》每期都會邀請不同的嘉賓參加節目,以保證節目的新鮮感。這些嘉賓有歌手,有演員,有實力派更有偶像派,節目邀請嘉賓會根據韓國國內最新的流行、輿論走向,所以觀眾經常能在節目里看到當紅明星。
和其他主持人、嘉賓互動的綜藝節目相比,《RunningMan》給人真實感更強。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時候不會手持臺本,很多話都是臨場發揮的,嘉賓進行節目錄制時有時也會還沒搞清楚狀況就開始比賽了。和訪談類節目不同,主持人、嘉賓都是在“動”的過程中將自己展現給觀眾的,所以節目里經常會有“突發狀況”,這種情形下的主持人、嘉賓的反應才是最真實,也是觀眾最想看到的。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主持人、嘉賓放下身價,將最自然、生活化的一面展現出來,越“不顧形象”,節目才越好看。
當然,對一檔電視節目來說,視覺效果也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服裝上的統一、字幕的生動、有趣,還有節目的剪輯方式等,都要遵循“好看”的原則,讓觀眾看得懂、容易理解和接受是最重要的。此外,節目本身應該包含自己獨特的標志,《RunningMan》的名牌、鈴鐺等都是其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內涵化的,節目成功地使這些道具與對節目本身的聯想結合起來。endprint
三、節目營銷
在具有可觀賞性的基礎上,正確的營銷方式對節目的推廣和不斷成長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unningMan》在韓國國內錄制時,基本都會選擇一些有特點、有文化意義的地方,比如國家圖書館等,對本國文化的宣傳使其在形象上就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姿態。此外,《RunningMan》還會在節目中通過節目本身或獲勝嘉賓的名義捐贈一些物品給國內有需要的人。《RunningMan》也會以“合作人”的身份參與一些慈善活動,比如與樸智星的“慈善足球”的合作,既完成了節目的錄制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形象。
對一檔節目而言,廣告收入是其重要的資金來源,與國內“明目張膽”地在節目中以“冠名”的方式打廣告相比,《RunningMan》在節目中的廣告植入則明顯“軟”得多,基本以服裝、鞋帽等的贊助方式出現。雖然有時錄制地點的選擇也是一種廣告植入,但這種方式帶給觀眾日常生活的影響較小,也更容易讓觀眾接受。
韓國的文化一直宣揚“走出去”的方針,《RunningMan》在這一點上也在不斷努力。最近一年來,《RunningMan》先后到達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越南河內等地錄制節目,其主要考慮因素還是該節目在這些地區有較高的人氣。在國外錄制節目,既可以給節目帶來新的元素,又可以開拓國際市場,吸引更多的受眾。
“粉絲營銷”也逐漸成為《RunningMan》重視的一種營銷手段,該節目經常在國內外各地開展粉絲見面會,和粉絲親密互動。在國外錄制節目,也熱情邀請當地觀眾參與游戲,大打“親民”牌。
四、關于《RunningMan》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
《RunningMan》開播已進入第四年,面對一批新節目崛起的沖擊,作為一個老牌節目,其發展會遇到挑戰和沖擊。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是要保持節目本身的優勢,在游戲中增加看點。對于傳統游戲如撕名牌、鈴鐺追捕等,可以邀請有較強對抗能力的嘉賓,增強節目中主持人、嘉賓的“戰斗性”及節目的激烈感。
在節目嘉賓的邀請上,應該注意“均衡性”,所謂均衡性,就是注意嘉賓形象、年齡、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一期節目,嘉賓有年長的、年輕的,有實力派、偶像派,有能力強的也有能力稍弱一點的,這種差異和互補才能讓節目更有看頭。
當然,在節目今后發展中也要不斷創新。“出新”對節目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困難,制作組的人員每天絞盡腦汁設計節目環節、設置新的游戲,為的就是將節目不斷創新進取的形象展現出來。其實,不妨借助觀眾的力量,征集觀眾的想法,這樣既可以保持節目的“常新”又能巧妙地吸引觀眾關注,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①崔昭,《綜藝新模式下的訴求轉變——淺析韓國綜藝節目〈家族誕生〉》[J].《新聞愛好者》,2010(4)
②杜鈴,《探析韓國綜藝游戲類節目特色——以〈runningman〉為例》[J].《中國傳媒科技》,2012(12)
(作者:均為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學生)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