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達
【摘 要】本文在“知溝”和媒介效果依賴理論的基礎上,探討了當前存在于新生代農民工與城市青年之間對社交網絡使用的“傳播效果溝”,分析了二者對社交網絡應用的差別及原因,并對在網絡世界中可能產生的社會分化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 社交網絡 傳播效果溝 社會分化
隨著中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生代農民工作為傳統農民與向城市移民的過渡人群,在中國年輕一代的人口中占較大比重。他們已遠離農業生產,在城市打工賺錢成為其主要的生活方式。
但就現實而言,新生代農民工在網絡空間中仍處于邊緣地位,與父輩相比,一定的受教育程度和新媒體接受能力是他們邁向賽博空間的入場券,但在現實的投射下,文化素質、電子技術、興趣愛好甚至社會地位都是他們得到網絡認同的障礙,在互聯網空間中他們同樣處于弱勢地位。這種弱勢表現在傳播能力差、媒介的刻板印象,還表現為在推動社會議題建構方面話語權缺失,網絡政治參與面臨困境,偏離網絡文化的主流等。因此,對于媒體的使用,新生代農民工仍處于“知識鴻溝”的底層。
一、“傳播效果溝”有擴大的趨勢
“知溝”理論認為: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間的知識鴻溝越有擴大的趨勢 ①。
數字技術革命后,“數字鴻溝”也隨之出現,即部分人較先使用計算機、網絡接入、電信設施,能夠享受到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和發展個人能力的機會。社會被分成了“擁有者”和“匱乏者”,并且他們之間的差距會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大②。
在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化和戶籍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當代青年被區隔為城市青年和新生代農民工兩個不同的群體。二者在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社會經濟地位、媒介接觸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別。
在新媒體背景下,雖然年輕一代的農民工從小接觸電子媒介,比父輩有著更好的教育水平和媒介素養,并長期浸染城市文化,他們成為互聯網的積極使用者,同時也成為社交網絡的重要用戶群體。
新生代農民工接觸社交網絡,且有著與城市青年不同的使用方式,兩個群體在現實中的分層反映在虛擬社區中,出現了不同的網絡文化群體。隨著網絡文化整合與分層都日益明顯,新生代農民工也日漸成為一個相對弱勢的網絡亞文化群體。即城市青年與新生代農民工之間的“數字傳播效果溝”存在著擴大的趨勢。
二、新生代農民工對社交網絡的使用
1、新生代農民工
“新生代農民工”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指l8到25歲的外出務工青年,是農民工群體的主流,是計劃生育政策下成長的第二代農民工;另一層是他們不是第二代農村流動人口,而是介于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過渡性的農村流動人口,他們與第一代農村流動人口具有不同的認識、生活期望和行為。③
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成長在電子媒介時代,電視媒體直接、富有沖擊力地向他們介紹了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在現實的巨大反襯下,城市給了他們無限的遐想和期盼。生產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他們有能力和機會脫離農業生產,通過打工賺錢養活自己。電視媒介給他們虛構了一個美麗的遠景,但戶籍制度、城鄉二元制結構等政策性門檻,以及教育水平低、知識技能差等自身條件限制,給他們成為“城市人”的夢想造成重重阻礙。他們渴望融入城市卻不被接納,這種尷尬的處境造成他們不同于城市青年的價值和情感訴求。互聯網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往和傾訴的場所,但它并非現實的避風港。
在新媒體背景下,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關注集中在這一群體中新媒體用戶的增長潛力,強調他們在新媒體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新生代農民工的媒介形象與話語權,以及在“數字鴻溝”中的弱勢地位和“信息扶貧”策略等,較少涉及新生代農民工的網絡社交情況。
2、新生代農民工網民
《2012年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國農村的網民規模達到1.56億,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率為23.7%。而互聯網在城鎮的普及率是59.1%。近4年來農村網民占比一直保持在27%左右。根據歷史數據的對比,互聯網的普及率在城鄉之間呈擴大趨勢,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數字鴻溝”有擴大的趨勢。而農村網民中手機上網的比例達75.3%,比城鎮高3.3 個百分點,農村手機網民規模達11722 萬人,比上年增長20.9%,增速快于城鎮手機網民(13.6%),也快于農村網民整體增長速度(14.6%)。手機上網門檻降低,是造成農村手機網民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也造成了農村網民與城市網民之前截然不同的“上網體驗”。農村網民使用率最高的網絡應用依次為即時通信、搜索、網絡音樂,使用比例均在70%以上。④
新生代農民工對互聯網、社交網絡的使用方式不同于城市青年,他們長期固守于單一的社交工具,形成了固定的線上社交模式,而 “如果需求和動機產生了缺乏選擇的信息搜索策略,會導致個人依賴于某個特定媒體。這種依賴可能引起態度和行為變化,并改變使用者與社會的關系”⑤。新生代農民工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受教育水平差、社會交際面窄、接觸社交網絡較晚、科技敏感度低,他們較難發覺社交網絡工具的新功能或“替代性方式”,用以滿足娛樂、社交甚至是逃避心理的渠道少。因此,儀式化的網絡使用方式凸顯了其在新媒體領域的弱勢。
互聯網進入移動時代以后,移動互聯網資費門檻的降低、智能手機的普及,讓越來越多沒有固定居所、難以支付電腦和互聯網寬帶費用的新生代農民工享受到隨時隨地上網的樂趣。但他們對移動網絡的應用以數據流量為主,數據流量資費、手機終端應用局限,都成為他們暢游互聯網的局限。選擇面狹窄,是造成媒介選擇單一甚至是媒介依賴的重要原因,同樣也是填補知識鴻溝的主要障礙之一。
網絡媒體平等、開放的特征使不少學者把“新媒體賦權”作為研究新生代農民工網民的方向,探討媒介技術賦予使用者的自主意識與權力。“賦權”機制能夠讓邊緣群體獲得歸屬感,從而充分調動社會成員參與建設的積極性⑥。endprint
許多學者對新生代農民工借助社交網絡,特別是騰訊QQ實現自我賦權持樂觀態度,但對于如何填平廣泛存在于新生代農民工網民與城市網民之間的“傳播效果溝”并沒有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三、新媒體背景下的社會分化
目前,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網絡的研究不多,從新媒體應用的角度研究這一群體的社會網絡建構更不常見。但在新媒體背景下,對社會網絡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探尋新生代農民工在網絡媒介中的新媒體賦權。
學者彭蘭認為,網絡人群的分化是由多重因素在多種維度上作用的共同結果,包括媒體選擇、技術能力偏好、社會網絡、網絡亞文化、網絡話語競爭等⑦。網絡媒體的技術依賴性較強,技術壁壘是造成權力落差、工具選擇的不平等,以及人群分化的重要原因。⑧但“傳播效果溝”的出現是源于知識、態度、社會經濟地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
“議程融合”理論認為,個人會為了融入某一群體而去接觸與該群體相關的媒體,使自己的議程與群體議程保持一致,從而降低認知的不協調,所以,媒體的使用能夠強化群體歸屬感,進而強化人群的分化。新生代農民工同樣會自覺或不自覺的選擇自己所屬群體成員所經常使用的網絡媒體,借此獲得群體準入和認同。因此新媒體,特別是社交網絡具有某種“創造社群”的功能。
個體的社交網絡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際關系網絡。社交網絡會影響人們獲取信息的廣度與深度,甚至社會交往,對網絡社區的人群區隔也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對社交工具的媒介依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生代農民工向異質性網絡探尋的腳步,從而形成群體的信息壁壘,這將成為新生代農民工向城市移民的最大障礙之一。
但是,各種社會和自然因素所造成的亞文化是整體文化不可或缺的分支。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使其在現實和網絡空間中都形成特殊的亞文化群體,他們是文化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話語即權力”,該群體在現實和虛擬空間中話語權的缺失,極大的限制了該群體的文化認同。而只有增加對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文化的認同,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該群體在新媒體中的“賦權”,改變弱勢狀態。
四、啟示
伴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新生代農民工已然成為中國農民的典型生活狀態,這一群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未來農村甚至是城市的面貌。作為媒介消費者,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互聯網空間的常住居民。中國網民增長的潛力主要在農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農民,他們在網民人口構成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高,因此,他們網絡媒介素養既關系到廣大農民個人信息渠道和機遇的拓展,也關系著中國網民的整體素養和網絡文化的發展,以及城鄉在信息技術普及和利用方面差距的縮小。
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是建構社會網絡和關系網絡的重要渠道,它不僅影響了人們獲取信息的廣度和深度,決定社會交往的質量,更將成為造成人群區隔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熟和多樣的社交網絡為人們的社會網絡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手段,也對網絡社區的整合和分層起到推動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年齡、性別、婚姻、社會經濟地位等變量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虛擬社區在多大程度上與現實社區重合或分離?新生代農民工與主流文化趨于匯合還是越來越偏離?或許對于他們的社交網絡使用情況的研究能夠幫助我們尋找答案。
研究新生代農民工對社交網絡的使用不僅是為了強調社會公平,還是希望通過對社會過渡過程中特殊群體對社交網絡的獨特使用方式的研究,探討多種社會經濟因素作用下的“網絡共同體”的形成過程及其背后的社會和心理驅動力量,為網絡傳播模式的研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73-85
②⑤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③國務院,《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2010-1
④CNNIC,《2012年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⑥王錫苓、汪舒等,《農民工的自我賦權與影響:以北京朝陽區皮村為個案》[J].《現代傳播》,2011(10):21
⑦⑧彭蘭,《網絡傳播與社會人群的分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90-94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endprint